麗江市

出自云南百科
麗江市
地級市
玉龍雪山下的麗江古城
麗江市在雲南省的地理位置
麗江市在雲南省的地理位置
雲南省
區劃代碼530700
設立2002年12月26日
政府駐地古城區
下級行政區1市轄區、2縣、2自治縣
政府
面積
 • 地級市20,554 平方千米
 • 市區1,263 平方千米
 • 排名全省第11位(佔全雲南省5.36%)
最高海拔玉龍雪山扇子陡,5,596 米
氣候中亞熱帶濕潤氣候
人口(2015)
 • 地級市128萬人
 • 排名全省第12位(佔全雲南省2.7%)
 • 密度62.3人/平方千米
 • 市區(2015)21.75萬人
 • 城鎮(2015)45.57萬人
國內生產總值(2015)
 • 總量289.61億元人民幣
46.5億美元(匯率)
 • 總量排名全省第14位,佔全雲南省2.09%
 • 人均22,670元人民幣
3,640美元(匯率)
 • 人均排名全省第10位
郵政編碼674100
電話區號888
車牌雲P
網站http://www.lijiang.gov.cn/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雲南統計年鑑-2016》

麗江市雲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市境西北接迪慶州,西連怒江州,西南界大理州,東南臨楚雄州,東鄰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北通四川省涼山州。地處橫斷山脈北段向雲貴高原過渡帶,有聞名的玉龍雪山,並有瀘沽湖程海等湖泊,金沙江流經市境。全市總面積20,554平方公里,總人口128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比例超過五成,市人民政府駐古城區。麗江是古代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站,麗江古城始建於南宋。1986年國務院將麗江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麗江是中國重要的旅遊城鎮之一,被《米其林旅遊指南》評為「三星級旅遊推薦」(最高級別)[1]

歷史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越巂郡,今市境屬之。三國蜀漢建興三年(225年),分建寧越巂永昌三郡之地設置雲南郡,屬庲降都督。西晉改庲降都督地為寧州。隋置南寧州,今市境屬之。後地入南詔,今境屬南詔劍川節度大理國時屬善巨郡,今永勝縣為郡治。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麗江路(治今玉龍縣石鼓鎮),因金沙江環繞而得名,金沙江古名犁水,後訛為麗水,故名麗江。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善巨郡為旋州,又置順州(治今賓川縣州城鎮),均屬麗江路。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永寧州(治今寧蒗縣永寧鎮)、蒗蕖州(治今寧蒗縣),屬麗江路。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旋州為北勝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為北勝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麗江路為麗江府;降北勝府為北勝州,與順州均屬鶴慶府。永樂四年(1406年)升永寧州為永寧府,天啟中廢蒗蕖州。正統七年(1442年)北勝州改隸雲南布政司。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以永寧、北勝各取一字置永北府(治今永勝縣)。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原順州地劃屬永北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設麗江縣,為麗江府治;改永北府為永北直隸廳。道光十九年(1839年)復置蒗蕖州,屬永北直隸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置華坪縣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廳改縣,計有麗江縣、永北縣、華坪縣,屬滇西道,次年改騰越道,1927年廢騰越道。1934年因屢經兵禍,以「北」字含有敗北之意,縣名「詞欠雅馴」,遂改永北縣為永勝縣。1935年析永勝縣原蒗蕖州地為寧蒗設治局,治今大興鎮。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各縣、設治局屬雲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設立麗江專區。轄麗江、永勝、華坪、劍川鶴慶蘭坪中甸維西碧江9縣和寧蒗、德欽福貢貢山4個設治區,專員公署駐麗江縣,並析寧蒗設治區南部置涼山彝族辦事處。1952年碧江縣和福貢、貢山、德欽3設治區改設自治區。1954年碧江、福貢、貢山3自治區劃歸怒江傈僳族自治區。1956年德欽自治區和維西、中甸2縣劃歸迪慶州;劍川、鶴慶2縣劃歸大理州;蘭坪縣劃歸怒江州;同年9月20日,寧蒗縣與涼山辦事處合併,成立寧蒗彝族自治縣。1961年4月10日,麗江縣改設麗江納西族自治縣。1965年將華坪縣10個公社劃歸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1970年麗江專區改稱麗江地區。2002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麗江地區和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設立地級麗江市;原麗江縣改設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麗江古城(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大研鎮或大研古城)始建於南宋時期。麗江土司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木府」「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1996年2月3日,麗江發生7級強烈地震,造成309人死亡、4070人重傷和12987人輕傷。震後修復的麗江古城區是保存相對比較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地理

麗江拉市海全景

麗江處於青藏高原與雲貴高原的銜接地段,市區古城區在麗江壩子[2][3](或麗江壩區[4])內。麗江地貌多樣,有雪山、草甸等自然景觀[5],且因麗江各地地形狀況和熱力狀況迥異,故該市各區域小氣候十分顯著[6]

麗江市位於北緯25°23'-27°56',東經99°23'-101°31'之間。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麗江古城坐落在麗江壩區中部,海拔2,400餘米[7]。麗江市區附近有主峰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該市亦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之一的虎跳峽的一部分。

氣候

由於地處低緯度和高原地形,麗江壩區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屬亞熱帶高原型氣候(柯本 Cwb)。麗江壩區的氣候特點為:冬無嚴寒、晴朗,夏無酷暑、潮濕、相對陰沉但月中仍易見陽光。

坐落在麗江市區的麗江國家氣象基準站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6.0℃,最熱月(6月)平均氣溫為18.4℃。

1981–2010年間麗江市的平均氣象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C) 22.6 23.6 26.3 28.9 30.8 31.8 31.4 28.2 28.7 25.9 23.6 22.8 31.8
平均高溫(°C) 14.0 15.0 17.3 20.2 22.9 24.1 23.3 22.9 21.4 20.2 17.1 14.6 19.4
日均氣溫(°C) 6.4 8.0 10.7 13.6 16.6 18.6 18.2 17.5 15.9 13.6 9.5 6.6 12.9
平均低溫(°C) 0.3 2.5 5.4 8.3 11.3 14.5 14.8 14.0 12.4 8.9 3.7 0.3 8.0
歷史最低溫(°C) −6.1 −5.7 −4.0 0.7 3.5 6.2 8.6 6.6 3.4 1.7 −3.7 −10.3 −10.3
平均降水量(mm) 4.0 5.7 14.6 18.2 66.0 165.1 242.3 215.7 165.5 66.3 13.4 3.4 980.2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1.9 3.9 6.6 7.9 11.7 20.3 24.2 22.3 20.8 11.5 4.3 1.5 136.9
平均相對濕度(%) 45 44 47 51 59 71 80 82 83 72 61 52 62
月均日照時數 259.9 229.7 248.4 233.4 225.1 156.7 134.2 155.0 138.8 195.2 226.6 260.3 2,463.3
可照百分比 79 73 67 61 54 38 32 38 38 55 70 80 56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8][9]

政治

現任領導

麗江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Danghui.svg
中國共產黨
麗江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麗江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麗江市人民政府
 
Chart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logo.svg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麗江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浦虹(女)[10] 和炳壽[11] 蘇永忠[12] 張衛國[13]
民族 漢族 白族 漢族 彝族
籍貫 雲南省宣威市 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 雲南省建水縣 雲南省寧蒗縣
出生日期 1972年12月(51歲) 1962年10月(61歲) 1968年10月(55歲) 1965年7月(58歲)
就任日期 2021年6月 2013年2月 2021年6月 2016年3月

歷任領導

行政區劃

麗江市下轄1個市轄區、2個縣、2個自治縣。

麗江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4]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注 1][15]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16]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7]
街道
辦事處
其中:
民族鄉
530700 麗江市 Lìjiāng Shì 20,554.38 1,253,878 古城區 674100 7 26 32 15
530702 古城區 Gǔchéng Qū 1,262.78 288,787 西安街道 674100 7 2 2 1
530721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Yùlóng Nàxīzú Zìzhìxiàn 6,198.76 224,039 黃山鎮 674100 7 9 3
530722 永勝縣 Yǒngshèng Xiàn 4,924.84 336,832 永北鎮 674200 9 6 6
530723 華坪縣 Huápíng Xiàn 2,141.85 159,695 中心鎮 674800 4 4 4
530724 寧蒗彝族自治縣 Nínglàng Yízú Zìzhìxiàn 6,026.15 244,525 大興鎮 674300 4 11 1

經濟

2011-2020年麗江市國內生產總值
參考:[18]

2020年統計,麗江市地區生產總值512.75億元,同比增長8.2%。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77.53億元、165.50億元、269.7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5.1 : 32.3 : 52.6[19]:39。人均生產總值40,841元,低於雲南省平均值(51,975元),[19]:3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22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0元。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3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15億元,人均3,438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5.6億元,人均13,992元[20]

人口

麗江古城街頭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常住人口)共有1,253,878人,391,061戶,城鎮的人口597,447人(占47.65%),鄉村人口656,431人(52.35%)[21]。根據2019年統計公報,麗江市2019年常住人口共有130.24萬人。

民族

麗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中國的納西族(擁有自己的象形文字)主要分布在麗江,人口約為23萬(包含摩梭人,與大多數納西族人不同,母系氏族,當地人稱為走婚)。還有彝族傈僳族花傈僳等民族。麗江有中國唯一的一個納西族自治縣,縣內居民以納西族為主,兼有白族彝族傈僳族普米族等少數民族。其中納西族的東巴文被譽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2010年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37,893人,占總人口的43.2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706,876人,占總人口的56.79%。

麗江市民族構成(2010年11月)[22]
民族名稱 漢族 彝族 納西族 傈僳族 白族 普米族 傣族 苗族 藏族 回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537893 243400 240580 115730 52071 20400 11236 6884 5199 4615 6761
占總人口比例(%) 43.21 19.55 19.33 9.30 4.18 1.64 0.90 0.55 0.42 0.37 0.54
占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 34.43 34.03 16.37 7.37 2.89 1.59 0.97 0.74 0.65 0.96

交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友好城市

  • 俄羅斯喀山[23]
  • 日本高山市[24]
  • 加拿大新威斯敏斯特[24]
  • 澳大利亞大謝珀頓[24]
  • 美國羅亞諾克[24]
  • 美國馬利布[25]
  • 德國巴特洪堡[26]
  • 法國阿爾比[27]
  • 瑞士采爾馬特[28]
  • 柬埔寨柏威夏省[29]

注釋

  1.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1. ^ travelguide.michelin.com. Travelguide Lijiang. travelguide.michelin.com.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English). 
  2. ^ 丽江古城. www.ncha.gov.cn. [2022-04-21]. 
  3. ^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古城盛夏全景温泉之旅. www.moa.gov.cn. [2022-04-21]. 
  4. ^ 國家民委. 纳西族. www.neac.gov.cn. [2022-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中文). 
  5. ^ 云南丽江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groups.kib.cas.cn. [2022-04-21]. 
  6. ^ 雲南網-雲南日報. 丽江市2020年气候公报. [2022-04-21]. 
  7. ^ 世界文化遗产——“高原水乡”丽江古城. www.gov.cn. [2022-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1). 
  8.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中國氣象局. [2020-04-15]. 
  9. ^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71-2000年). 中國氣象局. 
  10. ^ 浦虹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11. ^ 和炳寿同志简历. 麗江市人民代表大會網. [2017-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12. ^ 苏永忠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1-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13. ^ 张卫国当选丽江市政协主席. 搜狐網. [2017-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5-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15. ^ 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统计年鉴2015》.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5年9月. ISBN 978-7-5037-7573-4. 
  16. ^ 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麗江日報. [2021-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17.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8. ^ 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经济建设. 麗江市廣播電視台. [202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2). 
  19. ^ 19.0 19.1 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统计年鉴 2021.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037-9653-1. 
  20. ^ 2020年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麗江市統計局. 2021-03-05. 
  21. ^ 麗江市統計局、麗江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麗江日報. 2021-05-26 [2021-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0). 
  22. ^ 雲南省人口普查辦公室、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2年9月. ISBN 978-7-5037-6548-3. 
  23. ^ 甘娜. 世界遗产城市云南丽江与俄罗斯喀山结为友好城市. www.china.com.cn. 中國網. 2006-10-17 [201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24. ^ 24.0 24.1 24.2 24.3 中国云南-国际友好城市. ynwsb.djoin.cn. 雲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2016年 [2018-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25. ^ 王鵬. 丽江与美国加州马里布市结为友好城市. xw.kunming.cn. 麗江政務網. 2011-02-24 [201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6). 
  26. ^ 楊穎融. 云南丽江与德国巴特洪堡市缔结友好. www.chinanews.com. 中國新聞網. 2011-07-28 [201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27. ^ 丽江市与法国阿尔比市正式签署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www.yfao.gov.cn. 麗江市外事僑務辦公室. 2017-01-03 [201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6). 
  28. ^ 張麗偉. 丽江与瑞士采尔马特市正式签署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麗江日報. 2017-10-10 [201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29. ^ 劉蓉. 丽江市与柬埔寨柏威夏省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 yndaily.yunnan.cn. 雲南日報. 2018-05-10 [2018-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外部鏈接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鏈接),主編是TIYHongchoi newZhangmoon618Mathpianist93Chk2011瑞麗江的河水Happyseeu列寧格勒郊外的護林員Donwun,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