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大理行記

出自云南百科
大理行記
又名:南詔紀行
郭松年 元
本文出自《雲南圖經志書·卷八
錄自王叔武《大理行記校注》版本。

中慶距大理,城西顧里有千。歷府治一,曰威楚;州四,曰安寧、鎮南、雲南、趙州;縣三,祿品、安邊、白嵓,皆三府支屬。鎮南而西有雌嶺,即大理之境。

[1]行七十里有甸焉,川原坦夷,山勢回合,周二百餘里,乃雲南州也。州西北十餘里山麓間,有石如鏡,光可鑑[2]面,故舊名[3]鏡州。張氏進求[4]時,州北龍興和山,忽五色雲起,蕭索輪囷,終日不散,人以為祥。州居雲之南,因改今名。

又西行三十餘里,至品甸。按《唐史》,嘗置波州[5],亦名清子川。其川澤土壤不減雲南,而民種蒔為不及爾。甸中有池,名青湖[6],灌溉之利達於雲南之野。湖西官道中有石焉,紋如古篆,號曰地符,行人謹避,莫敢踐之。

又山行三十里,至白嵓甸,其地形南北袤,大小略與雲南、品甸相埒。居民湊[7]集,禾麻蔽野,縣西[8]石崖斬絕,其色如雪,故曰白嵓。赤水江迴環曲折,經於其中。甸西南有古廟,中有鐵柱,高七尺五寸,徑二尺八寸,乃昔時蒙氏第十一主景莊王所造,題曰[9]:「建極十三年壬辰四月庚子[10]朔十有四日癸丑[11][12]鑄。土人歲歲貼金其上,號[13]「天尊柱」,四時享祀,有禱必應。或以為武侯[14]所立,非也[15]

又山行四十里至趙州甸,即趙瞼也。山形四周回抱,有藏風蔽氣[16]之勢。川澤平曠,故家喬木猶有存者。神莊江貫於其中,溉田千頃,以故百姓富庶,少旱虐之災。出州治十五里,路轉峰迴,茂林修竹,蔚然深秀,中而建峰神廟[17]在焉。凡水旱疾疫,祈請[18]有徵,州人賴之。州之北,行約數百步,地極明秀,蒙昭成王保和九年,有高將軍者即此地建遍知寺。其殿像壁繪於今罕見,意非漢匠名筆,不能造也。出寺門,東北行一里余,有高原,號澄城[19]。其地空而不耕,乃世祖駐驊之所也。近歲州寀建一佛宇,遇旦望焚香祝壽,蓋以報聖恩之萬一焉[20]

[21]行三十里,至河尾橋[22],即洱水之下流也;架木為梁,長十五丈,穹形飲水,睨而視之,如虹霓然。順流而下約一里許,有石門,巨石橫楣,號「石馬橋」,為群波爭道之地,懸流奔注,雲濤雪浪,聲聞數里。河尾橋之西有關焉,北入大理,名龍尾關,即蒙氏之[23]所築也。此為州縣之大觀,故記之[24]。西阨蒼山,東屬洱水,其高壁危構,巋然猶存。

入關十五里,山壑濃秀,望之蔚然前陳者,乃點蒼之奔沖也;諸峰羅列,前後參從,有城在其下,是曰太和,周十有餘里,夷語以坡陀為和,和在城中[25],故謂之太和。昔蒙歸義王皮羅閣自蒙舍[26]徙河西,乃築此城。後閣羅風以張虔陀讒構,乃殺之,陷鮮于仲通兵。因自結之吐蕃,受鍾王[按 1],刻石記功,明不得已而改號蒙國大詔,立德化碑,使蜀人鄭回制文,其碑今在,即唐代宗大曆元年也。

又北行十五里至大理,名陽苴咩城,亦名紫城,方圍四五里,即蒙氏第五主神武王閣羅鳳贊[27]普鍾十三年甲辰歲所築,時唐代宗廣德二年也。自後鄭、趙、楊、段四氏皆都其中。是城也,西倚蒼山之險,東挾洱水之阨[28],龍首關於鄧川[29]之南,龍尾關於趙瞼之北;昔人用心,自以為金城湯池,可以傳之萬世。及天兵北來,一鼓而下,良可嘆哉[30]!此[31]非在德不在險之明效大驗歟?

故大理之民,數百年之間五姓守固。值唐末五季衰亂之世,嘗與中國抗衡。宋興,北有大敵,不暇遠略,相與使傳往來,通於中國。故其宮[32]室、樓觀、言語、書數,以至冠昏喪祭之禮,干戈戰陳之法,雖不能盡善盡美,其規模、服色、動作、云為,略本於漢。自今觀之,猶有故國之遺風焉。

若夫點蒼之山,條岡南北,百有餘里;峰巒岩岫,縈雲戴雪,四時不消;上則高河、竇海,泉源噴涌,水鏡澄澈,纖芥不容,佳木奇卉,垂光倒景,吹風噓雲,神龍所宅,歲旱祈禱,靈貺昭著;派為十八溪,懸流飛瀑,瀉於群峰之間,雷霆砰轟,煙霞晻靄,功利布散,皆可灌溉。洱水則源於浪穹,涉歷三郡[33],渟滀紫城之東;北自河首,南盡河尾,波濤二關之間,周圍[34]百有餘里,內則四洲、三島、九皋之奇,浩蕩汪洋,煙波無際。於以見江山之美,有足稱者。

然而此邦之人,西去天竺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珠;一歲之間齋戒幾半,絕不茹葷、飲酒,至齋畢乃已。沿山寺宇極多,不可殫紀。中峰之下有廟焉,是為點蒼山神,亦號中嶽。中峰之北有崇聖寺,中有三塔,一大二小,大者高二百餘尺,凡十六級,樣制精巧,即唐遣大匠恭韜、徽義所造。塔成,韜、義乃歸。中峰之南有玉局寺,又西南有上山寺。凡諸寺宇皆有得道居之。得道者,非師僧之比也。師僧有妻子,然往往讀儒書,段氏而上有國家者設科選士,皆出此輩。今則不爾。其[35]得道者,戒行精嚴,日中一食,所誦經律一如中國;所居灑掃清潔,雲煙靜境,花木禪房,水㶁㶁循堂廚,至其處者,使人名利之心俱盡。

此大理之大觀。南遊則永昌、騰衝,北走則鶴慶、麗江,周行數千里,皆莫若此也。

點校

  1. ^ 出,《讀史方輿紀要》作「山」,疑作「山」字是。
  2. ^ 鑒,程本立《巽隱集》卷三《雲南西行記》引作「照」,與《記古滇說》同。
  3. ^ 舊名,《雲南西行記》引作「又名」。
  4. ^ 張氏進求,萬曆《趙州志》作「張樂進求」。
  5. ^ 波州,《奇晉齋叢書》本(陸本)及各本明代雲南方志作「坡州」。
  6. ^ 青湖,陸本作「清湖」。
  7. ^ 湊,陸本作「輳」,音義並同。
  8. ^ 縣西,《讀史方輿紀要》引作「西山」。
  9. ^ 題曰,《雲南西行記》引作「標曰」。
  10. ^ 庚子,各本明代雲南方志及陸本均誤作「庚午」。如為庚午朔,則十四日為癸未,不得為「癸丑」。
  11. ^ 癸丑,天啟《滇志》誤作「癸酉」。《記古滇說》因據《庚午朔》誤文,將此處改作「癸未」。惟《記古滇說集》(明阮元聲考正本)仍作「癸丑」。
  12. ^ 鐵柱題款全文為「維建極十三年歲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
  13. ^ 《雲南西行記》引「號」下有「曰」字。
  14. ^ 武侯,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卷五《趙州古蹟·鐵柱》條引作「諸葛武侯」。
  15. ^ 非也,陸本誤作「柱也」。
  16. ^ 天啟《滇志》脫「蔽氣」二字。
  17. ^ 中而建峰神廟,陸本作「中峰舊建神廟」。
  18. ^ 祈請,陸本作「祈晴」,誤,「祈請」乃佛教密宗之恆言。
  19. ^ 澄城,陸本倒作「城澄」,《雲南西行記》引作「城墱」。
  20. ^ 自「近歲」至此二十四字,陸本脫。
  21. ^ 川,《讀史方輿紀要》引作「舟」。
  22. ^ 河尾橋,各本誤作「河尾關」,據《讀史方輿紀要》引文改。
  23. ^ 陸本無「之」字。
  24. ^ 陸本脫「也此為」至此十一字。
  25. ^ 和在城中,陸本誤作「和在陂陀」。
  26. ^ 蒙舍,陸本、《記古滇說集》作「蒙社」,當從唐史作「舍」為正。
  27. ^ 贊,陸本訛「輦」。
  28. ^ 阨,原本作「[⿰王厄]」,陸本作「𣲣」,從康熙《大理府志》作「阨」。
  29. ^ 鄧川,陸本誤作「鄧州」。
  30. ^ 陸本脫「良可嘆哉」四字。
  31. ^ 此,陸本、康熙《大理府志》作「豈」。
  32. ^ 宮,天啟《滇志》作「居」。
  33. ^ 郡,原本作「部」,從正德《雲南志》、天啟《滇志》及《讀史方輿紀要》改。
  34. ^ 周圍,《讀史方輿紀要》作「周回」,於義為長。
  35. ^ 其,萬曆《雲南通志》、天啟《滇志》作「而」。

  1. ^ 《大理行記校注》正文作「鐘王」,校注作「鍾王」,「鍾王」是。
  本元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