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倬

出自云南百科
高其倬
高其倬

《清代學者象傳》第一集之高其倬像


Template:QING太子太保兩江總督
爵位 三等男
族裔 漢軍
旗籍 鑲黃旗
字號 字章之,號芙沼,室名味和堂
諡號 文良
出生 康熙十五年
(1676年)
逝世 乾隆三年十月
(1738年)(62歲)
墓葬 龍眠山文和園
出身
  • 康熙三十三年進士
著作
  • 《味和堂詩集》

高其倬(1676年-1738年),字章之,號芙沼,漢軍鑲黃旗人,清朝官員,雍正朝重臣,清朝「改土歸流」政策的早期推行者之一。

生平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不久兼任佐領。五遷至內閣學士。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授廣西巡撫。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擢雲貴總督。雍正三年(1725年),升兵部尚書,加太子少傅,調任閩浙總督。雍正八年(1730年),調兩江總督,接替史貽直。一年後復召至京師,隨怡親王勘定太平峪吉地,進世職三等阿思哈尼哈番。隨署雲貴總督。十一年(1733年)春,回任兩江總督。同年秋,以總督銜兼任江蘇巡撫。十二年(1734年)因事降級,即授江蘇巡撫。乾隆元年(1736年)召還京師,復授湖北巡撫,調湖南。三年(1738年),擢升工部尚書,又調戶部。詣京師經過寶應,病發,卒於舟次。朝廷賜祭葬,文良

家庭

家族出於鐵嶺高氏。他與族兄高其位、高其佩最為著名[1]

先祖

曾祖父高景時,贈光祿大夫[2]
祖父高尚義,鎮守杭州協領
祖母繼室趙氏,浙江處州人,錢塘教諭趙邦瑞之女
父高蔭爵,字子和,奉天鐵嶺人,順天府南路同知、湖北德安府同知至四川松茂道、直隸口北道。
母周氏,游擊周尚質之女,贈一品夫人

兄弟

高其倬為高蔭爵的次子。
高其佑,長兄,候選知縣。
高其傃,三弟,鑾儀衛治儀正
高其倓,四弟
高其沅,五弟

配偶

元配夫人那拉氏,納蘭性德之長女。
繼室夫人張氏,山西河東道張士佐女,無子女
繼室夫人蔡琬,字季玉,蔡毓榮將軍的女兒,尚書蔡珽之妹。
副室王氏,淑人

子女

長子,高恪,生母元配那拉氏,戶部廣東司主事,世襲三等男。
次子,高願,生母王氏,太學生,候選知縣。
三子,高書勛,生母蔡琬,娶納蘭性德次子富爾敦之女。
四子,高麟勛,生母蔡琬,二品蔭生。原配馬佳氏,古北口提督索拜之女。
長女,夭折
次女,生母王氏,嫁山西巡撫蘇克濟之子主事達哈塔
三女,生母那拉氏,嫁湖廣總督楊宗義之子、正白旗漢軍都統楊文坤
四女,生母王氏,嫁鑲白旗漢軍廣東提督馮毅之子馮勃
五女,生母王氏,嫁正白旗漢軍周鼎鑒之子,監利知縣周祖壽

注釋

  1. ^ 李理. 《胸中存古意指间弄丹青——高其佩和他的弟子们》. 文物 (遼寧省瀋陽市: 遼寧美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2016, (2016年第10期): 4—15. ISSN 1002-2953 (中文(簡體)). 
  2. ^ 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 镶白旗汉军高氏家乘. 

參考文獻

  • 《清史稿》列傳七十九
官銜
前任:
史貽直
兩江總督
雍正八年五月癸酉-雍正九年七月丁卯
(1730年6月20日-1731年8月8日)
繼任:
尹繼善
前任:
魏廷珍
兩江總督
雍正十一年正月壬辰-雍正十一年九月己卯
(1733年2月23日-1733年10月8日)
繼任:
趙弘恩
前任:
史貽直
戶部漢尚書
乾隆三年七月乙丑-乾隆三年十月甲午
(1738年8月29日-1738年11月26日)
繼任:
任蘭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