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本站仍处于测试阶段,任何问题请通过本站的联系方式联络我们。

水目寺塔:修订间差异

删除27字节 、​ 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1988年,县文管所所长寻到2件残石
(// Edit via Wikiplus)
(1988年,县文管所所长寻到2件残石)
 
第14行: 第14行:


== 历史 ==
== 历史 ==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起,普济庆光禅师倡议在水目山修建一座寺庙,是为水目寺{{r|one|page=582}}。大理国时期,为纪念大理国护法公高量成的儿子高皎渊,其族人在水目寺中修建了这座塔,是为水目寺塔。天开十六年(1220年)建成后,族人们还将碑文《大理国渊公塔之碑铭》竖立在塔旁 。此碑之后不知所踪{{r|three|page=272}}。明清时期,该塔底层塔身周围加盖重檐回廊,并在塔身上绘制了壁画。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新增的附属建筑被全部拆除,壁画暴露在阳光下后大面积剥落{{r|four|page=328-329}}。1987年12月,水目寺塔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r|five|page=7558}}。1989年,大理州文物主管部门对该塔的局部加以维修,2002年由云南省文物主管部门再次主持维修{{r|four|page=330}}。2006年,水目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 name="seven"/>。2015年,祥云县文体局再次组织重修水目寺塔,并在塔的四周按照[[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设计的图纸,复原了四周的重檐回廊{{r|four|page=330-332}}。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起,普济庆光禅师倡议在水目山修建一座寺庙,是为水目寺{{r|one|page=582}}。大理国时期,为纪念大理国护法公高量成的儿子高皎渊,其族人在水目寺中修建了这座塔,是为水目寺塔。天开十六年(1220年)建成后,族人们还将碑文《大理国渊公塔之碑铭》竖立在塔旁{{r|three|page=272}}。明清时期,该塔底层塔身周围加盖重檐回廊,并在塔身上绘制了壁画。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新增的附属建筑被全部拆除,壁画暴露在阳光下后大面积剥落{{r|four|page=328-329}}。1987年12月,水目寺塔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r|five|page=7558}}。1989年,大理州文物主管部门对该塔的局部加以维修,2002年由云南省文物主管部门再次主持维修{{r|four|page=330}}。2006年,水目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 name="seven"/>。2015年,祥云县文体局再次组织重修水目寺塔,并在塔的四周按照[[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设计的图纸,复原了四周的重檐回廊{{r|four|page=330-332}}。


== 结构 ==
== 结构 ==
4,52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