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鄉

出自云南百科

坐標:24.13333°N 98.57426°E

中山鄉
中山鄉-街道01.jpg
中山鄉政府駐地小街的街道
漢語拼音Zhōngshān Xiāng
中山鄉位置圖.svg
中山鄉在芒市的位置
建置時間1956年
政府駐地小街(芒丙村)
毗鄰勐戛鎮風平鎮
龍陵縣
緬甸
總面積278平方千米
總人口(2020年)7,527人
人口密度27.08人/平方千米
郵政編碼678406
電話區號+86 (0)692
網站中山鄉人民政府信息公開專欄

中山鄉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下轄的一個鄉,位於芒市東南部,與緬甸果敢、勐古為鄰。

歷史

歷史上,今中山鄉為勐板地,明朝時期脫離芒市土司控制,後被緬甸木邦吞併,1899年中英勘界時索回,清政府在此置勐板土千總[1]。1936年國民政府在潞西地區推行鄉鎮建制,勐板土千總轄地為潞西縣第三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潞西縣勐板區。1953年,勐板區撤銷,與芒市區南練鄉、遮放區浩然鄉組建勐戛區。1956年,勐戛區大梁子鄉、和平鄉、老緬城鄉、平河鄉劃出成立中山生產文化站。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運動,改置先鋒公社,1959年取消公社,恢復中山生產文化站。1969年再次實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山生產文化站改稱勝利公社,1971年恢復原名。1984年,恢復區鄉建制,生產文化站統一稱區,改稱中山區;1987年12月,中山區改為中山鄉[2]:25-31

地理

中山鄉總面積278平方千米,距離芒市71千米,有國境線32.5千米[3];2020年有人口7,527人[4],漢族占72.8%(2019年),景頗族占11.05%(2019年),傈僳族占6.39%(2019年),德昂族占6.15%(2019年)[5]:122。中山鄉地處山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峰黑河老坡,海拔2,836米,現開發為旅遊景區;最低點曼辛河匯入怒江的河口處,海拔528米。境內河流屬怒江流域,怒江幹流流經中山鄉東南,是芒市與緬甸的邊界線。[6]:2564

行政區劃

中山鄉下轄以下地區:[7]

芒丙村、小水井村、黃家寨村、賽崗村和木城坡村。

經濟

2016年,中山鄉有耕地面積35,669畝,農業總產值11,348萬元[8],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茶葉、甘蔗、核桃、咖啡、油茶、澳洲堅果等,種植橘子、桃子等溫帶亞熱帶水果。2011年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工業總產值2,403萬元,英茂糖業在鄉內建有中山糖廠。全年社會商品銷售額350萬元,財政收入253.27萬元。[6]:2565

基礎設施

中山鄉有2所小學和1所初中,鄉內建有文化站2個、衛生院1所。鄉內有縣鄉級公路8條,總長75.87千米,鄉村公路通達率100%,236省道龍陵象達至中山。[6]:2565

參見

參考資料

  1.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德宏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辑 德宏土司专辑. 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7: 268. ISBN 7-80525-340-4. 
  2. ^ 何萍 主編; 雲南省潞西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 潞西县志. 昆明: 雲南教育出版社. 1993. ISBN 7-54150-685-0. 
  3. ^ 中山乡基本情况. www.dhms.gov.cn. 芒市人民政府. 2018-03-26 [2019-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8). 
  4. ^ 芒市融媒體中心. 芒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啦!. 「微美芒市」微信公眾號. 2021-06-21 [2021-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0). 
  5. ^ 革安發 主編; 中共芒市委黨史研究室,芒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編. 芒市年鉴2020. 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558-1449-8. 
  6. ^ 6.0 6.1 6.2 段麗元 主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云南省卷.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087-5306-5. 
  7. ^ 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2. 
  8. ^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德宏年鉴2017. 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17: 72-73. ISBN 978-7-5558-0726-1.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瑞麗江的河水,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