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黑龍潭

出自云南百科

坐標:26°53′15.39″N 100°13′59.79″E

黑龍潭古建築群
Black Dragon Pool.jpg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雲南省麗江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明至清
編號6-749
登錄2006年

麗江黑龍潭公園也稱玉泉公園,位於麗江古城北部,總占地面積625.3萬平方米,海拔2419米,為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一部分。黑龍潭泉群主要由象山東麓的九子海窪地及其周邊山系的泉水補給,潭水經玉河向南流入麗江古城,是麗江古城水系的主要來源。

歷史

黑龍潭風景區的古建築始建於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文保單位由文明坊(即黑龍潭公園大門),鎖翠橋、一文亭、解脫林門樓、光碧樓、戲台、龍神祠、得月樓和福國寺五鳳樓九個單體組成。1996年列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009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

黑龍潭水與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所成為麗江盆地,四面環山。黑龍潭由眾多泉水組成,位於盆地東北部象山山麓,由海拔高程2800米到3588米的九子海斷塊溶蝕區補給,九子海斷塊溶蝕區將伏流的暗河水轉化為地下水(泉水)後形成大氣降水、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運輸到20千米外的黑龍潭泉群[3],當九子海的年降水量達到1400毫米時黑龍潭水終年不斷流,而小於1000毫米會持續枯竭[4]。黑龍潭岩溶地下水係為南北向,北高南低,匯水面積約180平方公里,黑龍潭水體面積則約5萬立方米[5],黑龍潭泉群地下水屬碳酸鹽岩類半裸露型岩溶地下水,含水層主要為三疊系北衙組灰岩和白雲質灰岩[4]。象山山麓百餘米內有十幾處泉眼,出水量為2立方米每秒到4.4立方米每秒,黑龍潭水自鎖翠橋下瀉,分東、中、西三路流入麗江古城。除中河為天然河流外,東河和西河分別於清代和元代[5]

黑龍潭水在歷史上有多次斷流,自20世紀初至20世紀80年代,約每20年出現一次;自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約每5年出現一次。而自21世紀以來出現年年斷流情況,至2012年1月21日黑龍潭水再次全面斷流[4],一直持續至2014年4月10日斷流809天,為歷史上黑龍潭斷流天數最久的一次[6]

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十條蛟龍常作惡於人間,呂洞賓收服了其中的九條,鎮壓在市區拓東古幢(即古塔)之下,留下一條小黑龍住在這裏,要其為民謀利。

參考資料

  1. ^ 黑龙潭旅游资源介绍. 新浪城市. 2010-07-12 [201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1). 
  2. ^ 黑龙潭晋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文笔山被评定为3A景区. 中國麗江旅遊網. 2009-04-08 [201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周有妹. 丽江古城黑龙潭泉水断流原因分析. 《人民珠江》. 2015年, (1): 第54頁. 
  4. ^ 4.0 4.1 4.2 康曉波; 張華、王波等. 丽江黑龙潭泉群断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岩溶》. 岩溶水文地質研討會暨第十八屆全國洞穴學術會議: 第37頁至42頁. 
  5. ^ 5.0 5.1 木建文. 丽江古城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浅析. 《環境科學導刊》. 2011年, 30 (5): 第37至41頁. 
  6. ^ 和慧東、謝佩琦. 黑龙潭断流809天已创史上最长断流时间……. 雲南信息報. 2014年4月10日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月5日).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Zhangmoon618尋森,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