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雲縣

出自云南百科

修雲縣,蜀漢、西晉時期的縣,一說在通海縣河西鎮,一說在彌勒市,一說在宜良縣。《中國歷史地圖集》將修雲縣定於今彌勒市[1]

歷史

《晉書·地理志》有修雲縣,列在俞元之後[2];《華陽國志》建寧郡亦有脩雲縣[3]。《宋書》無修雲縣,但律高縣條有載「晉武帝咸寧元年,分建寧郡脩雲、俞元二縣間流民復立律高縣」[4]。修雲縣應為俞元縣分置,晉武帝時已有修雲,則修雲當是蜀漢時置[5],東晉併入律高[6][7]

地望

謝鍾英[8]、楊守敬、任乃強[9]等定於江川縣,但江川應為俞元縣地。方國瑜定於河西縣(今通海縣河西鎮[6];孟剛、鄒逸麟定於彌勒市[10];劉琳定於宜良縣[11]

腳註

  1. ^ 譚其驤(1982年),第24-25頁
  2. ^ 晉書,卷十四·地理上,第441頁:"建寧郡,蜀置,統縣十七,戶二萬九千。味、昆澤、存䣖、新定、談槀、母單、同瀨、漏江、牧麻、谷昌、連然、秦臧、雙柏、俞元、修雲、泠丘、滇池。"
  3. ^ 任乃強(1987年),第273頁
  4. ^ 宋書,卷三十八·州郡四,第1188頁:"律高令,漢舊縣,屬益州郡,後省。晉武帝咸寧元年,分建寧郡脩雲、俞元二縣間流民復立律高縣。脩雲、俞元二縣,二漢無。"
  5. ^ 《補三國疆域志補註·九》,引自三國志補編,第523頁:"脩雲,《沈志》晉武帝咸寧元年,分建寧郡脩雲、俞元二縣,復立律高縣。則脩雲縣當屬蜀漢時立也。"
  6. ^ 6.0 6.1 方國瑜(1987年),第64頁
  7. ^ 東晉疆域志,卷三·實州郡縣第三·寧州,第242頁:"修雲、俞元二縣,閒流民復立律高縣,而二縣則《沈志》已無,疑東晉亦同,且核其地理亦不在建寧以西,疑益州郡七縣中必無修雲、俞元也。余又無縣足以當之,姑從《沈志》共闕疑焉。"
  8. ^ 謝鍾英《補三國疆域志補註·九》,引自三國志補編,第523頁:"鍾英按:《方輿紀要》「澂江府江川縣漢時名碌雲異城」,考益州無碌雲縣,疑即脩雲之誤。"
  9. ^ 任乃強(1987年),第277頁
  10. ^ 孟剛 & 鄒逸麟(2018年),第418頁
  11. ^ 劉琳(1984年),第412頁

參考資料

  • 房玄齡 撰. 晋书.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CSBN 11018·640. 
  • 常璩 撰; 任乃強 校注.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ISBN 7-5325-1778-0. 
  • 常璩 撰; 劉琳 校注. 华阳国志校注. 成都: 巴蜀書社. 1984. CSBN 11329·2. 
  • 洪亮吉 編. 东晋疆域志. 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68. 
  • 《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 編. 三国志补编.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 ISBN 7-5013-2734-3. 
  • 沈約 撰. 宋书.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CSBN 11018·639. 
  • 譚其驤 主編. 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3册 三国·西晋时期.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1982. ISBN 7-5031-1842-3. 
  • 方國瑜.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ISBN 7-101-00125-4. 
  • 孟剛; 鄒逸麟. 晋书地理志汇释.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336-8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