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勝州

出自云南百科

北勝州,元朝時設置的州。

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施州為北勝州,屬麗江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升北勝州為北勝府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屬雲南布政司,降為北勝州,尋屬鶴慶軍民府。治所在今雲南省永勝縣。西南有瀾滄山。南有九龍山。西有金沙江。南有陳海、呈湖,東南有浪峨海,下流俱入金沙江。東有羅易江,下流入永寧府界。北有蒗蕖州(今寧蒗彝族自治縣)。東有寧番土巡檢司(今華坪縣)。南距雲南布政司千二十五里。洪武二十九年(1393年)改屬瀾滄衛。正統七年九月(1442年)直隸布政司。弘治九年(1496年)徙治瀾滄衛城。天啟中廢。

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北勝州降為屬州,隸大理府。二十六年,省瀾滄衛入州。三十一年(1692年),復為北勝直隸州。三十七年(1698年),升為永北府永寧土府隸屬。三十八年(1699年),以鶴慶府屬故順州地併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為永北直隸廳

參考資料

  • 《明史 志第二十二 地理七》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鏈接),主編是立足東方,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