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出自云南百科

徐琳(1922年11月13日-2005年8月9日),雲南洱源人,白族,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學家。畢生從事少數民族語言事業,主要貢獻是建立了白語現代語言學和傈僳語現代語言學。她的丈夫是語言學家傅懋績。

生平

徐琳祖籍劍川縣喬後(現屬洱源縣),1922年11月13日生於昆明。1935年考入雲南省立昆華女中。1938年放棄學業,入五十八軍政治部做抗日宣傳工作。1942年,入華中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二年級肆業。1948年轉入雲南大學文史系。1950年畢業,分配到雲南人民廣播電台編輯部,任助理編輯兼文教組組長。1951年到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1956年,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成立,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其中1980年6月1981年4月赴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1987年離休,仍繼續參與學術活動,並任中國少數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理事、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學會常務理事。2005年8月9日,徐琳病逝,享年82歲。[1][2][3]

著作

  • 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編. 傈僳语语法纲要.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59. 
  • 徐琳, 趙衍蓀編著. 白语简志.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4. CSBN 9049·44. 
  • 徐琳, 木玉璋, 蓋興之編著. 傈僳语简志.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6. CSBN 9049·54.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主編; 趙衍蓀, 徐琳編著. 白汉词典.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 ISBN 7-5409-1743-1. 
  • 徐琳 主編. 大理丛书·白语篇.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367-3879-9. 

參考資料

  1. ^ 本刊編輯部. 沉痛悼念徐琳先生. 民族語文. 2005, (5): 38. CNKI MZYW200505005. 
  2. ^ 吳安其. 徐琳先生生平. 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5年卷.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6: 528–531. ISBN 978-7-105-08323-7. 
  3. ^ 楊恆燦主編; 大理市白族文化研究所編. 大理当代文化名人·文史篇.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5: 390–393. ISBN 7-5367-3343-7.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鏈接),主編是Kcx36,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