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圖南
楚圖南 | |
---|---|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899年8月18日 雲南省文山縣 |
逝世 | 1994年4月11日 北京市 |
民族 | 彝族 |
職業 | 政治活動家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1926-1943年)[1] 中國民主同盟(1943年後) |
楚圖南(1899年8月18日-1994年4月11日),字方鵬,別名曾,筆名高素、介青、高寒,男,雲南文山人,中國教育家和翻譯家,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家。曾任暨南大學、雲南大學、上海法學院教授。
生平
民國時期
1913年考入昆明的聯合中學,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來的北京師範大學)史地部,求學期間參加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並在李大釗指導下編輯出版《勞動文化》報。1920年畢業後回雲南在一系列中學任教,並在同情共產黨的學生中組織「讀書會」。1926年接李大釗通知,去東北以教師身份為中國共產黨工作,並於1926年冬正式成為中共黨員。
1930年-1934年因涉嫌吉林學潮而被捕入獄。出獄後化名楚曾,在上海暨南大學先後任講師和教授。抗戰爆發後他經香港、海防到昆明,任教於雲南大學文史系。1943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民盟),並成為雲南組織的負責人之一。1946年他在李公朴、聞一多被暗殺後為其主持悼念及抗議活動。1946年8月到上海,任上海法學院教授,後因民盟被禁而流亡香港。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參加了開國大典儀式。
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1952年11月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掃除文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1954年,中國史學會公布第一屆理事會名單,他擔任理事[2][3][4]。1956年當選民盟中央常務委員,1958年當選中央副主席。「文革」期間,楚圖南被下放到河南明港的五七幹校,直到1971年被獲准回京。1979年和1983年他兩次當選為民盟中央副主席,1986年任代主席和中央主席。他還長期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政協常委,並在1986年4月被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作品
- 翻譯作品:惠特曼的《草葉集》,《希臘神話與傳說》,《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 文集:《萄草集——楚圖南詩詞選》(1995年),《楚圖南——跨世紀的探索》(生平攝影集,1996年), 《楚圖南書法作品》(1997年)。
參考資料
- ^ 楚图南(1899—1994).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 錢蓉主編. 观点 历史2004.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6. ISBN 7-211-05020-9.
- ^ 戴學稷,徐如編. 邵循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续编. 2009: 301.
- ^ 張蓬舟,張儀鄭編輯. 1955人民手册. 大公報社. 1955年1月: 417.
- 關國煊:《「民盟」老將楚圖南》。載《傳記文學》71:1(總422期)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Tsiaojian lee、ZTCRV、佛祖西來、Walter Grassroot,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