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源口岸

出自云南百科
滄源口岸
位置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
類型二類公路口岸
出入境
管理機關
雲南公安邊防總隊
臨滄市公安邊防支隊滄源大隊
海關滄源海關
對應口岸緬甸佤邦勐冒縣、南鄧特區
開通日期1996年9月27日[1]:604
經緯度 23°05′45″N 99°14′01″E
統計數據(2016年)
客流量62.80萬人次[2]:616
貨運量4.16萬噸[2]:606

滄源口岸是國家二類陸路口岸,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是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的組成部分。滄源縣共有147.083公里的國境線,西部、南部與緬甸撣邦佤邦接壤。滄源口岸於1980年開闢,1996年被列為二類口岸,共有3條主要通道。[3]

通道

  • 永和通道:開通於1980年,位於勐董鎮永和社區上和村,距縣城15公里,與緬甸佤邦自治區管理的紹帕口岸對接,距勐冒縣紹帕2公里,是滄源口岸三個通道中人員、車輛和貨物流量最大的通道。[3][4]
  • 班老通道:開通於1982年,位於班老鄉新寨,距縣城96公里,與緬甸佤邦南鄧特區接壤,是南鄧金廠礦山的礦石、礦產品進入中國的主要通道,距金廠礦部3公里,境內外均為土路,貨物通行季節主要為10月至次年5月的旱季,雨季貨物無法通行。[3]
  • 達董通道:開通於1980年,位於勐董鎮勐董辦事處達董7社,距縣城13公里,距緬甸佤邦勐冒縣紹帕10公里,境內外路面均為土路,可供人員及小型車輛通行,貨物不通行。[3]

此外還有芒卡、南臘、上戛戛、單甲等通道。[5]:679

資料來源

  1. ^ 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 中國口岸協會. 中国口岸年鉴2016. 北京: 中國海關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175-0180-0. 
  2. ^ 2.0 2.1 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 中國口岸協會. 中国口岸年鉴2017. 北京: 中國海關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175-0240-1. 
  3. ^ 3.0 3.1 3.2 3.3 沧源口岸简介. www2.customs.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滄源海關. [2017-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4. ^ 沧源永和口岸基本情况简介. www.lcmdbhq.com. 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 2014-11-27 [2017-10-22]. 
  5. ^ 滄源佤族自治縣地方志編撰委員會. 沧源佤族自治县志.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8. ISBN 7-5367-1498-X.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鏈接),主編是瑞麗江的河水,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