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韶

出自云南百科
王文韶
王文韶

雲貴總督任內的王文韶


大清武英殿大學士
籍貫 浙江省杭州府仁和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夔石,號耕娛、賡虞,晚號退圃
諡號 文勤
出生 道光壬辰年十月二十一日(1832年)
逝世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
出身
  • 咸豐元年辛亥恩科舉人
  • 咸豐二年壬子恩科同進士出身

王文韶(1832年-1908年),字夔石,球石,號耕娛賡虞,晚號退圃,諡文勤。浙江省杭州府仁和縣(今杭州市下城區清吟巷)人。晚清重臣,洋務派中堅之一。歷仕咸同光三朝,官運亨通,權傾一時,但為人圓滑,明於趨避,有「琉璃蛋」之稱。

咸豐二年壬子恩科進士王文韶

生平

道光壬辰年十月二十一日(1832年)生於蘇州府嘉定,有資料訛記為杭州,然其籍貫則為杭州府無誤。[1][2]出身貧寒,文韶通過科舉步入仕途。[1]其家族於明代自上虞遷至杭州,祖父為一無名鹽商。[3][4]

咸豐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舉人,咸豐二年(1852年)聯捷進士,授予戶部主事之職。後累遷郎中,出為湖北安襄鄖荊道道員。才能優異。得到左宗棠、李鴻章賞識,交相推薦。在同治回亂以及捻軍戰亂期間作為陝甘後路糧台助理左宗棠的戰事。[2]升湖北按察使,遷湖南布政使。同治十年(1871年),署理湖南巡撫,農曆十一月到任。任職總共6年。期間曾多次軍事鎮壓民眾,包括張秀眉的苗民起事等。於1872年5月基本平定苗疆反清叛亂,其餘部亦於6月遭剿滅。[5][2]此後任職兵部侍郎,並直軍機。還曾擔任禮部侍郎,兼總理衙門行走。光緒十五年(1889年),授雲貴總督,鎮壓起義有功。

甲午戰爭後,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繼續推進李鴻章的洋務運動,任內散遣冗兵、興辦水師和武備學堂、革漕運積弊、開礦(吉林三姓金礦、磁州煤礦)、興築京漢鐵路,並奏設北洋大學堂、鐵路學堂、育才館、俄文館,成就斐然。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入值軍機,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正盛,他反對對外啟釁。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是唯一一路隨護皇室到西安的軍機大臣,力主對外妥協,晉升體仁閣大學士。後歷任外務部會辦大臣、全權大臣、政務處大臣、督辦路礦大臣,授文淵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1907年回到杭州養老。於清吟巷府邸居住。[4]

王文韶十分敬佩左宗棠,稱其為「偉人」,對於林則徐則有微議,認為他行事作風過於強硬,拖累大局。[6]王文韶在仕途早期即與西方國家外交官有來往。他對西方文化持開放態度,並願意聽取西洋外交官的意見。在一次參訪美軍軍艦時,他曾感嘆「兵制如此嚴肅,軍火如此壯麗,誠未可以力與之角勝也」。[7]在清末民變問題上,王文韶並不完全認同清廷,對苗疆起事者抱有同情,但仍全力執行被授予的職責。[5]

其府邸王文韶大學士府今為杭州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西泠印社和民居占用。[8][4]

著作

著作有《退圃老人宣南奏議》、《王文韶日記》等。

註釋

  1. ^ 移至: 1.0 1.1 晚清重臣王文韶出生地考. [2018-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7). 
  2. ^ 移至: 2.0 2.1 2.2 袁, 英光; 胡, 逢祥 (編). 王文韶日记. 北京: 中華書局. 2014. 前言. ISBN 9787101005882. 
  3. ^ 王文韶日記 pp.257
  4. ^ 移至: 4.0 4.1 4.2 小营巷里藏着太平天国在杭州的最高指挥部 要作为文物好好保护. 2017-07-12 [2018-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7). 
  5. ^ 移至: 5.0 5.1 王文韶日記 pp.315-320
  6. ^ 王文韶日記 pp.1-4
  7. ^ 王文韶日記 pp.8
  8. ^ 8月18至19日 西泠印社拍卖杭州全门类公开征集. 2018-08-14 [2018-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7). 

參考文獻

  • 《清史列傳》卷64,6-16
  • 《清史稿》

外部連結

官銜
前任:
翁同龢
戶部漢尚書
光緒二十四年五月丁巳-光緒二十六年十月癸丑
(1898年6月23日-1900年12月6日)
繼任:
鹿傳霖

Template: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