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過賓川舊址
紅軍長征過賓川舊址 | |
---|---|
![]() | |
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 |
所在 | 大理州賓川縣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民國 |
編號 | 8-81 |
登錄 | 2019年公布 |
紅軍長征過賓川舊址,也稱周官營紅軍標語,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州城鎮周官村(周官營)紅軍長征過大理陳列館內,現屬於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1936年4月20日,賀龍、任弼時、肖克率領的紅二軍團、紅六軍團長征過賓川時,在州城與當地民團發生激烈戰鬥,當時紅軍指揮部設在周官營李藩家,並在他家北廂房西山牆和北廂房及北耳房之間的圍牆上寫下了「打倒賣國的南京政府!紅二政宣」的標語。紅軍走後,國民黨兵隨即追來,追查紅軍傷病員,清除紅軍留下的傳單、標語。李家用生石灰漿將標語塗抹覆蓋,將標語覆蓋隱藏起來,未被發現。直到1953年,征糧隊的同志在這個牆角歇腳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這條標語,使該標語重見天日。[1]
現狀
標語所在的李家大院建於民國初年,正房坐西向東,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為典型的「三方一照壁」土木結構建築。現存正房、南北耳房、南北廂房、照壁等建築。2014年11月開始對李家大院進行全面修繕,2015年在照壁上發現了繪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毛澤東去安源》壁畫,高2.1米,寬1.5米。2016年10月,以李家大院為核心建成了紅軍長征過大理陳列館。[2]
周官營紅軍標語是大理州保存的唯一一條紅軍標語。1988年5月,以「南薰橋(周官營紅軍標語)」的名義與南薰橋一起被大理州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3]2019年,以「紅軍長征過賓川舊址」的名稱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
- ^ “红军长征过大理陈列馆”的前世今生. 賓川縣人民政府. [2021-02-20].
- ^ 文保碑上的介紹
- ^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編 (編). 《大理州文物保护单位大全》.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6年11月: 410. ISBN 7-5367-3459-X.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Zhangmoon618,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