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王地
葫蘆王地是清朝及民國時期佤族葫蘆酋長轄地的他稱,位於阿佤山區的北部區域,約為今日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西部、滄源佤族自治縣西部、緬甸佤邦勐冒縣北部(或緬甸官方的邁莫鎮、戶板鎮)一帶。葫蘆王地曾分屬為耿馬、孟定土司管轄,後成為「甌脫」地。[1][2]
亞新地學社1939年地圖中的葫蘆王地局部。底端的「邦桑」即是今天緬甸佤邦首府邦康;圖正中「(新地方)猛茅」卽今勐冒縣公明山區;「莽冷」並非莽冷地,而是今日勐冒縣王冷區。
亞新地學社1943年地圖中的葫蘆王地局部。
劉萬勝、陳燦與詹姆斯·喬治·斯科特於中英滇緬議界時,中分葫蘆王地。認定班洪屬地為上葫蘆,歸中。班況屬地為下葫蘆,歸英。
方國瑜在《滇西邊區考察記》的班洪風土記中,採訪到另一個較大的葫蘆地觀點,與劉萬勝等人不同。認為上下葫蘆應以公明山以南的南崁烏為界,以北為上葫蘆,以南為下葫蘆。[3]:3
1987年雲南大學出版的《中國西南邊疆變遷史》整理各方文獻,認為葫蘆酋長地東起滄源縣中部(勐角、勐董西部),西止南汀河口的滾弄以下至公明山的西部的一段薩爾溫江東岸,北起南汀河下游南岸,南至公明山附近。而葫蘆酋長地又分為上葫蘆地與下葫蘆地,上葫蘆地在大南滾河上游兩岸至公明山北部一帶,下葫蘆地在南汀河下游以南至大南滾河下游以北一帶。[4]:276
參考文獻
- ^ 1.0 1.1 朱昭華. 《從班洪事件到中緬「1941年線」的劃定》.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6. ISSN 1002-6800. OCLC 865949034.
- ^ 2.0 2.1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 3.0 3.1 方國瑜. 《滇西邊區考察記》. 昆明. 1943 [2021-04-26]. OCLC 10017237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 ^ 4.0 4.1 尤中. 《中國西南邊疆變遷史》. ISBN 9787548218609. OCLC 1003288362.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Jasonzhuocn,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