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沙羅甸軍民府
銀沙羅甸軍民府是元朝雲南行省所轄的一個軍民府,治所在今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北的上允鎮。轄境約當今瀾滄江以西、薩爾溫江以東,小黑江以南地區。[1]
延祐三年(1316年),車裡府曾侵擾銀沙羅甸。泰定四年(1327年),謀粘路土官招降八百媳婦,被銀沙羅甸土官遮殺。[2]
天曆二年(1329年),銀沙羅甸和木連路從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分出,設置銀沙羅甸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北為銀沙羅甸,南為木連路。至順二年(1331年)改為銀沙羅甸軍民總管府,秩從四品。[3][4][5]
至正八年(1348年)麓川思可法南侵,木連路和銀沙羅甸被併入麓川。至正十五年(1355年)思可法歸附元朝,設平緬宣慰司,明朝改為麓川平緬宣慰司。[5]
資料來源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瑞麗江的河水,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