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第十九鎮

出自云南百科

陸軍第十九鎮,清朝末年軍隊現代化改革之後的新軍編制之一,相當於現在的師的規模。第十九鎮駐雲南,共有步、馬、炮等21個營。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派陸軍統制崔祥奎來雲南,將雲南陸軍混成協擴編為一鎮。雲貴總督錫良把「督練處」改為「督練公所」,按全國陸軍編制序列,番號為「陸軍第十九鎮」,統制崔祥奎,下轄兩協,每協兩標,每標三營,每營官兵536人,全鎮官兵1.09萬人。

光緒三十五年(1909年),錫良調任東三省總督,沈秉堃護理雲貴總督,購買德國克虜伯最新式步槍8000支、山炮54門、重機槍50挺,全部用來裝備陸軍第十九鎮。

辛亥革命前夕,其統制為鍾麟同,總參議為靳雲鵬,兵備處總辦為王振畿。第三十七協統領蔡鍔。第三十八協協統曲同豐。

辛亥革命雲南重九起義參加者,主要為該鎮中下層青年官兵。

部隊隸屬組織

  • 第三十七協,統領蔡鍔
    • 第七十三標,標統丁錦,反對革命。
    • 第七十四標,標統羅佩金
      • 七十四標第一營,管帶唐繼堯
      • 七十四標第二營,管帶劉存厚
        • 七十四標二營左隊任司務長(相當於排長)朱德
        • 七十四標二營哨官(連長)武士英(原名吳福銘,山西平陽人,暗殺宋教仁的兇手)
      • 第七十四標第三營,管帶雷飈
  • 第三十八協,統領曲同豐
    • 第七十五標
    • 第七十六標,標統塗孝烈
  • 炮兵第十九標
    • 第二營,管帶劉雲鋒
    • 第三營,管帶謝汝翼
  • 馬軍第十九標
  • 工程第十九營
  • 輜重第十九營
  • 機關槍第十九營
  • 陸軍警察第十九營
  • 軍樂隊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