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城鎮

出自云南百科

順城鎮(越南語:Thuận Thành trấn/順城鎮),越南阮氏王朝在占婆地域設立的行政建制。

歷史

順城鎮的設立

1691年[1]八月,占城國王婆爭(Po Saot,Bà Chanh)反叛阮主的統治,出兵攻打延寧府平康營鎮守阮有威富春告急,阮主阮福淍派該奇阮有鏡為統兵、文職阮廷光為參謀,率領正營、廣南、平康之兵征討占城。[2]

1692年[3]正月,阮軍大破占人,婆爭棄城出逃。婆爭的大臣右茶員屋牙撻、清人阿班逃往大同。三月,阮軍擒獲婆爭,王弟左茶員繼婆子(Da patih,Kế Bà Tí)、親屬娘楣婆恩等人。阮福淍下令改占城國為順城鎮。七月,阮有鏡攜帶占城俘虜,返回富春。阮福淍命令將婆爭等人囚於玉盞山,月給錢米絹布。又命該隊阮智勝守庯諧、該奇阮新禮守潘里、該隊朱兼勝守潘郎,防備效忠於婆爭的占人反抗者。八月,阮主又改順城鎮為平順府,以婆爭的同母弟左茶員繼婆子為勘理,婆恩之子三人為提督,管理平順府,改變占婆的風俗,使之效仿漢式風俗。繼婆子等人尚未抵達平順府,占人已經開始反抗越人。清人阿班改名吳朗,號稱能呼風喚雨,刀劍不傷,占人頭目制榮聚眾追隨。同年十二月,吳朗與右茶員屋牙撻率眾攻擊庯諧,殺死該隊阮智勝。婆地營該隊翊、書記枚率兵救援,又被吳朗等人擊敗。吳朗率占人義軍遂進圍潘里,用計殺死該奇阮新禮吳朗又占人圍攻潘朗,該隊朱兼勝因兵少堅守不出,適逢繼婆子等人抵達潘朗,朱兼勝遂以繼婆子相威脅。屋牙撻擔心繼婆子被殺,乃勸說吳朗退兵。占人撤離後,朱兼勝又將繼婆子釋放。[4]

1693年[5]正月,吳朗再度率眾圍攻潘朗,朱兼勝向平康營告急。平康營鎮守阮有威、留守潤進兵上道,吳朗遂退回泡落,潘郎圍解。不久後阮有威。二月,吳朗進據烏鎌壘,留守潤與該奇宋遵、阮城分兵夾擊,吳朗退走庯針,阮軍一路追擊,占人最後逃往了靠近柬埔寨的上野。留守潤才撤兵返回。阮福淍得知平順之變後,又命該奇阮有鏡、文職禎祥、該奇阮勝虎繼續率兵進討,吳朗起義最終被鎮壓。阮有鏡升任掌奇,領平康營鎮守。八月,繼婆子向阮主報告稱廢國以來,饑饉相仍、瘟疫肆虐。阮福淍下令恢復平順鎮,仍以繼婆子為左都督,統領其地。十一月,阮主冊封繼婆子為順城鎮藩王,撫集兵民,此前所獲印劍鞍馬,以及人口,悉數歸由繼婆子統領。順城鎮則需要歲輸職貢,雄象二、黃犢二十、象牙六支、犀角十座、白布巾五百幅、黃蠟五十斤、魚皮二白斤、沸沙四百簍、白簟五百葉、烏木二百株、長舟一艘。[6]

順城鎮與平順府

婆爭於1693年正月去世,其虬尼雲在順城鎮任職。[7]繼婆子在位三十二年,至1728年去世。[8]

乙酉年(1765),該簿(Kai Bait Mbin)Po Tisundimahrai去位,阮主任命婆爭(Po Saot)之孫、勘理Po Thuntiraidaputih之子(Thắng,Po Tisuntiraydapaghoh)治理順城鎮,同年五月,武王阮福闊去世。 戊子年(1768),勝正式成為順城藩王。號稱藩王勝」、「勝藩王」。[9]

新舊阮之爭

癸巳年(1773)春,西山起義爆發。十一月,西山軍占領了廣義以南至平順地區。甲午年(1774)夏,嘉定阮軍擊敗西山軍,重新占領平順地區。丁酉年(1777)四月,西山軍由海路擊破嘉定,阮福映召鎮守平順的朱文接、富安的陳文職救援。同年秋季,朱文接陳文職先後為西山軍所敗,平順遂為西山所占。

戊戌年(1778)正月,阮福映在柴棍即位,號稱「攝國政」。隨後阮福映派遣大將黎文勻率兵北伐西山。五月,黎文勻率軍攻入平順營順城鎮亦為阮軍所掌控。至庚子年(1780),勝藩王去世,有世子三人名為昭光侯(阮文昭?)、昭誠侯昭清侯。阮福映則任命了外系人阮文佐(Po Tisuntiraydapuran)為掌奇。壬寅年(1782)春,西山軍水軍直入柴棍,阮福映戰敗,原先鎮守平順的阮軍紛紛回援嘉定。四月底,阮軍撤離後,阮文佐遂獻出傳國寶器,投降西山軍。戊申年(1788)八月,阮福映重新占據嘉定後,多次派人前往平順詔諭阮文佐阮文佐畏罪不肯歸降。[10]

庚戌年(1790)四月,阮福映再命黎文勻率兵出征平順,西山軍戰敗,阮文佐逃往平順上游的蠻峒地區。九月,阮福映任命勝藩王之子阮文昭欽差掌奇,管轄順城鎮藩僚、藩民諸務,又賜藩僚哺𣘁到(Bu cà đáo)名「阮文振」(Po Saong Nyung Ceng?),號振威侯,村巴煦(Thon ba hú,Po Ladhuanpuguh)名「阮文豪」(Nguyễn Văn Hào),號豪俠侯,並為欽差統兵該奇。不久後,阮文昭被發現與西山朝的阮惠暗中勾結,於是阮福映罷免了他的職務。同年七月,黎文勻為西山軍所敗,阮軍退守潘里與婆地。阮文佐再度為西山扶植為藩王。其後,阮文佐協助西山軍,多次率兵截殺路過平順地區的阮軍。

癸丑年(1793)夏,阮福映北伐。尊室會率步兵攻入平順,阮文佐跟隨西山都督胡文緒逃往上游地區。

甲寅年(1794)正月,隨着阮福映北伐的節節勝利,大勢已去的阮文佐在被阮文豪帶領的阮軍擒獲,隨後遭到殺害。阮文佐前後在位十三年(1780-1794),他死後,順城鎮藩王的稱號被廢除。阮福映任命阮文豪為順城正鎮、阮文振為順城副鎮,管理順城鎮藩僚及諸蠻柵歲輸租稅,隸屬於平順營管轄。

乙卯年(1795)八月,阮文振以副鎮升為正鎮。[11]

丙辰年(1796),平順野江蠻酋長噌嗎(Po Chongchan)在西山朝的支持下自稱順城鎮王,進攻潘里,被阮文振擊退。同年夏季,阮文振阮文豪協助阮福映鎮壓了鋪針蠻酋長全扶(Tuan Phaow)的起義。

己未年(1799),阮文豪薨,阮文振繼任順城鎮守職務。兩年後,阮福映滅亡西山朝,統一南北,建立阮朝

順城滅亡

1807年(嘉隆六年),阮朝規定了順城鎮官屬軍役的人數。十月,任命阮文永為副鎮。1822年(明命三年),阮文振逝世,由阮文永繼任正鎮。明命初,改為順成鎮。明命十三年(1832年)十月,明命帝改土歸流,署理副鎮守阮文承上疏表示同意。阮朝廢順成鎮,改為寧順府,增設綏定縣、綏豐縣2縣,綏定縣劃歸咸順府管轄,咸順府安福縣劃歸寧順府管轄。

機構

順城鎮早期沿用了占城國時期的官職,國王之下的高級官員有茶員(Taray,Trà Viên),其原意為「王子」。例如首任藩王繼婆子就曾在婆爭王時代擔任左茶員(Sak tiray,Tá Trà Viên)之職。婆爭王之子繼哺子(Da Putih)則以右茶員(Thut tirai,Hữu Trà Viên)為號。

世系

順城正王

順城藩王
譯名 占名 統治時期 越名 備註
繼婆子 Po Saktiray daputih 1693年—1728年 繼婆子 婆爭之弟
迦奴婆子 Po Ganuhpatih 1728年—1731年 繼婆子之侄
繼甫子 Po Thuntiraidaputih 1731年—1732年
繼甫道 Po Rattiraydaputao 1732年—1763年 繼婆子之侄
Po Tisundimahrai 1763年—1765年
Po Tisuntiraydapaghoh 1768年—1780年 勝藩王
阮文佐 Po Tisuntiraydapuran 1780年—1781年 阮文佐 阮主冊封
Po Chongchan 1786年 西山朝支持下的叛亂者
阮文佐
(復位)
Po Tisuntiraydapuran 1786年—1793年 西山朝冊封
順城鎮掌奇
阮文昭 Po Cei Brei 1790年 阮文昭 阮主冊封
順城正鎮守
阮文豪 Po Ladhuanpaghuh 1793年—1799年 阮文豪 阮主冊封
阮文振 Po Saong Nyung Ceng 1799年—1822年 阮文振 阮主冊封
Po Bait Lan 1822年
阮文永 Po Klan Thu 1822年—1828年
阮文承 Po Phaok The 1828年—1832年 阮文振之子
Po War Palei 1833年—1834年 柴嵮羅奔王之亂的起事者之一
自稱占婆王

順城副王

順城副鎮守
越南名字 占婆名字 統治時期 備註
阮文振 Po Saong Nyung Ceng 1794年—1799年
阮文永 Po Klan Thu 1807年—1722年
阮文承 Po Phaok The 1822年—1829年 阮文振之子
阮文元 Po Dhar Kaok 1829年—1832年 阮文永之子

其他

注釋

  1. ^ 黎正和十一年,清康熙三十一年。
  2. ^ 阮朝國史館:《大南寔錄前編》卷7《顯宗孝明皇帝寔錄上》,壬申元年八月。
  3. ^ 黎正和十二年,清康熙三十二年。
  4. ^ 阮朝國史館:《大南寔錄前編》卷7《顯宗孝明皇帝寔錄上》,癸酉二年。
  5. ^ 黎正和十三年,清康熙三十三年。
  6. ^ 阮朝國史館:《大南寔錄前編》卷7《顯宗孝明皇帝寔錄上》,甲戌三年。
  7. ^ 漢文檔,第93-94頁,景興七年十月初九日申文,「順城鎮親子前婆爭王名虬尼雲,即虬尼雲」。
  8. ^ Po Dharma,"Ðặt lại vấn đề về biên niên sử Champa", 2013.
  9. ^ 阮朝國史館:《大南寔錄正編第一紀》卷5,第4頁,「順城鎮阮文昭,前藩王勝之子。」阮文昭即Po Cei Brei,第33代王Po Tisuntiraydapaghoh之子。潘沱浪王宮漢文檔案稱之為「勝藩王」,漢名「勝」來源於占名「Tisun」
  10. ^ 阮朝國史館:《大南寔錄正編第一紀》卷7,第2頁。
  11. ^ 阮朝國史館:《大南寔錄正編第一紀》卷8,第4頁。

參考文獻

  • 《大南實錄前編·顯宗孝明皇帝實錄》
  • 大南實錄正編·第二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