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彝
生平
年輕時在魯史蜢璞岩讀書,天啟四年(1624年),中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中進士。崇禎年間,官南京兵部員外郎,官至兵部郎中。隨永曆帝奔滇,加封為兵部侍郎,永曆帝入緬甸之後,龔彝返回順寧。後與詹事雷躍龍、春坊閃仲儼一起加入孫可望的大西軍。順治六年(1649年)二月,孫可望派遣楊畏知戶部龔彝赴廣東肇慶,四月初六日到達肇慶,獻上黃金三十兩、琥珀四隻、馬四匹,並請封秦王,由於金堡、袁彭年反對,永曆帝不允。永曆帝被清兵俘押回昆明,吳三桂同意龔彝宴請永曆帝。龔彝見永曆帝時伏地痛哭,以頭觸地三日而死[2][3]。
家族
祖籍山東,其祖先在洪武初年,遷徙至滇,世居順寧城北鼓山橋頭。
參考資料
-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本紀第四》:(永曆十六年三月)是月,尚書龔彝卒。
- ^ 2.0 2.1 《順寧縣誌》(1983年版)記:「大清兵已為吳三桂引入緬境,索王諸路兵,聞王執送吳營,遂止。當是時,公之痛不欲生者數矣,既趙州遇王,則尾行至滇城,具酒食言於守者,得進謁王,且拜且哭,亦不能飲,至於淚盡繼之以血,竟觸地三日而死。先是守者內懾於三桂,拒勿許見,公毅然曰:『此呈君也!我為其臣民,君臣之義,南北皆然,我只一見耳,何拒我為?』守者往啟三桂,三桂許之,乃入見。至誠所動,金石為開……鳴呼!明季忠烈之士,如公者曾幾人哉!」
- ^ 3.0 3.1 《小腆紀年·卷第二十》:「(康熙元年)三月丙戌,吳三桂以明桂王由榔還雲南。三桂居王於故都督府,嚴兵守之。明前戶部尚書龔彞具酒餚進謁,守者不許;彞厲聲曰:『此吾君也!君臣之義,南北皆同;拒我何為』?三桂許之入。設宴堂上,行朝禮畢,進酒;王痛哭不能飲。彞伏地哭,再勸王三釂;彞拜不止,觸地死。王撫之,慟幾絕。彞即孫可望之私人也;其死也,論者予之。」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本紀第四
- 1983年《順寧縣誌》
- 1991年《鳳慶志》
- 《小腆紀年》·卷第二十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Eliot、Tombus20032000,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