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瑞麗江的河水/曲靖府
曲靖府,是明朝和清朝時期的一個府,位於雲南省,南寧為附郭縣。蠻名烏普籠[1]。
沿革
漢置味縣,屬益州郡,蜀漢設建寧郡,治味縣,後分置興古郡,治律高,晉時建寧、興古二郡皆屬寧州[2]。南朝梁時被豪強爨瓚占據,隋設恭州、協州,唐設南寧州,又改恭州為曲州,分協州置靖州,皆屬戎州都督府[2]。貞觀年間,唐朝任命西爨歸王為南寧都督,攻打東爨首領蓋聘,南詔閣羅鳳以兵威脅西爨,東爨重振兵力,遷徙至西爨故地,世代與南詔通婚,定居曲州、靖州[2]。南詔改置石城郡,大理國時期仍為石城郡,後被磨彌部(又作末迷部[1])占據[2]。元憲宗六年(1256年)設磨彌部萬戶,至元八年(1271年)合併為中路總管府,十三年(1276年)又改曲靖路總管府,二十年(1283年)成為皇太子真金的封邑,二十五年(1288年)升為宣撫司[2],又後改曲靖宣慰使司兼萬戶府[1]。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為曲靖軍民府[1]。
政治
明朝曲靖府有知府一人、同知一人、通判一人、推官一人、安插土官宣撫一人,下設部門有經歷司(經歷一人、土官知事一人)、照磨所、司獄司、儒學、廣盈倉、南寧驛、醫學、僧綱司、平夷衛儒學。[3]
安普道、布政分司、察院、曲靖衛駐於曲靖府[4]。
行政區劃
明初,曲靖軍民府轄四州、二縣[1]。
人口
明《正德雲南志》載曲靖軍民府時有8,492戶、59,995人[5]。明《萬曆雲南通志》載曲靖府時有8,492戶、59,995人[6]。
城池
曲靖府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磚石城,周長六里,開四門:東門樂耕、南門來薰、西門勝峰、北門迎恩。[7]
平夷衛城,弘治十七年(1504年)遷建,周圍二里一百六十步,開東、南、北三門。[7]
越州衛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周圍二里三百四十五步,開東、南、西、北四門。[7]
文化
教育
曲靖府儒學,在府治東南,永樂元年(1403年)建,成化三年(1467年)御史朱愷、知府張純重修,弘治年間御史何琛、耿明、知府章忱再修。城外西北山麓有「靖陽書院」。[8]
交通
驛站
- 南寧驛:在府城西15里安仁鄉,洪武三十三年(1390年)設。[9]
知府列表
姓名 | 籍貫 | 時間 |
---|---|---|
王政 | 洪武 | |
王禎 | 江西 | 永樂 |
操安 | 江西饒州 | 景泰 |
許南傑 | 浙江餘姚 | 景泰 |
章忱 | 浙江會稽 | 弘治 |
張純 | 四川銅梁 | |
楊泉 | 四川成都 | |
李鳳 | 陝西扶風 | |
焦韶 | 四川灌縣 | |
林堪 | 福建莆田 | 正德 |
[10] |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陳文.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二·曲靖军民府条·建置沿革.
蠻雲烏普籠。漢為味縣,晉為興古郡,唐為南寧州,蒙氏更為石城郡,段氏為末彌部。元為曲靖路總管府,後改宣撫司,又後改宣慰使司兼萬戶府。今洪武十四年,改為曲靖軍民府,領四州,治南寧、亦佐二縣。
- ^ 2.0 2.1 2.2 2.3 2.4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九·曲靖军民府·建置沿革.
禹貢梁州之界天文井鬼分野漢為夜郎味縣地蜀漢改置建寧郡治味後分置興古郡治律高晉二郡俱屬寧州梁時有爨瓚者據其地隋置恭州協州唐置南寧州治味縣及改恭州為曲州分協州置靖州俱屬戎州都督府初東西爨分為烏白蠻二種自曲靖州西南昆川距龍和城通謂之西爨白蠻自彌鹿升麻二川南至步頭通謂之東爨烏蠻貞觀中以西爨歸王為南寧都督襲殺東爨首領蓋聘南詔閣羅鳳以兵脅西爨徙之至龍和皆殘於兵東爨烏蠻復振徙居西爨故地世與南詔為婚居故曲靖州天寶末征南詔進次曲靖州大敗其地遂沒於蠻南詔改石城郡宋時大理段氏因之後為磨彌部所據元憲宗六年置磨彌部萬戶至元八年改為中路十三年改曲靖路總管府二十年以隸皇太子二十五年升宣撫司本朝洪武中改為曲靖軍民府領縣二州四
- ^ 李元陽. 万历云南通志·卷五·建设志·曲靖府·职官.
-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九·曲靖军民府·公署.
-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九·曲靖军民府·户口.
- ^ 李元陽. 万历云南通志·卷六·赋役志·曲靖府.
- ^ 7.0 7.1 7.2 李元陽. 万历云南通志·卷五·建设志·曲靖府·城池.
- ^ 李元陽. 万历云南通志·卷八·学校志·曲靖府·庙学.
-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九·曲靖军民府·驿堡.
-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九·曲靖军民府·宦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