蒗蕖州,明朝瀾滄衛轄州,州治位於瀾滄衛城北180里羅古鄉[1],古稱羅共川、蒗蕖村[2]。
沿革
唐時地名羅共賧,有羅落(彝族)、麽㱔(納西族)等三種世居民族,元憲宗時內附[3]。至元十八年(1281年)設蒗蕖州,隸麗江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隸北勝府[2]。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隸鶴慶軍民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改隸瀾滄衛[2]。
人口
明正德《雲南志》載蒗蕖州時有394戶、9,251人[4]。
參考資料
-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十二·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公署.
- ^ 2.0 2.1 2.2 陳文.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蒗蕖州条·建置沿革.
古羅共川也,一名蒗蕖村。元至元十八年立蒗蕖州,隸麗江路軍民宣撫司,二十四年改隸北勝府。今洪武十五年,仍為州,改隸鶴慶軍民府,二十九年撥屬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
-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十二·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建置沿革.
蒗蕖州在衛城北一百八十里唐時地名羅共賧羅落麽㱔三種蠻世居之元憲宗時內附至元中以羅共賧置蒗蕖州屬麗江路後改屬北勝府本朝洪武十五年屬鶴慶軍民府二十九年改屬本衛編戶三里
-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十二·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