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瑞麗江的河水/鶴慶府

出自云南百科

鶴慶軍民府,是明朝時期的一個府,位於雲南省。唐時稱鶴川漾工川[1]漾共川[2])。

沿革

東漢時為永昌郡西北邊境地區,唐時屬越析詔開元末年閣羅鳳統一六詔,在漾共川設謀統郡[2]大理段氏改謀統府,為八府之一[2]元憲宗三年(1253年)內附,設鶴州,尋改二千戶,仍稱「謀統」,隸屬大理上萬戶[2],另說改為謀統萬戶[1]至元十一年(1274年)又改鶴州[2],隸屬大理路[1],為燕王真金領地[2]。後改鶴慶府[2],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為鶴慶路,直隸於行省[1]洪武十五年,元鶴慶路總管高隆向明朝投降,隨即病逝,普顏都高森反叛,明朝消滅叛軍,高隆之子高仲率眾歸附,明朝設置鶴慶府[2],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再改鶴慶軍民府[1]正統八年(1443年)改土歸流,更置流官知州[3]

行政區劃

鶴慶軍民府轄劍川順州二州[1]。元朝時還轄有木按州副州,明朝裁撤[4]

府城以西30里設有清水江巡檢司,府城以南20里設有宣化關巡檢司,府城西南120里設有觀音山巡檢司[5]

人口

正德《雲南志》載鶴慶軍民府時有3,815戶、60,135人[6]

城池

鶴慶御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周長459丈,開二門:南門鎮遠、北門安定[7]

文化

教育

鶴慶府學[8]

科甲

  • 陸經: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三甲進士。

交通

驛站

  • 在城驛:在府城內,洪武十八年(1385年)設。
  • 觀音山驛:在府西南120里,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9]

知府列表

姓名 籍貫 時間
林道節 福建莆田
王珉 浙江錢塘
楊禮和 四川江津
胡信 南直隸丹徒
張洪定 四川簡縣
張海 山東德州
賀從政 湖廣湘鄉
劉珏 四川內江
林恂 山東棲霞 正德
[10]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陳文.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鹤庆军民府条·建置沿革. 古名鶴川,又名漾工川。蒙氏立謀統部,段氏改謀統府,元初立謀統萬戶,後改鶴州,隸大理路。至元二十三年,升為鶴慶路軍民總管府,隸行省。今洪武十五年改為鶴慶路,三十一年又改為鶴慶軍民府,領州二,曰劍川、曰順州。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十·鹤庆军民府·建置沿革. 東漢為永昌郡西北之境唐時為越析詔之地夷名鶴川漾共川俱無城邑開元末閣羅鳳合六詔為一稱南詔始於漾共謀統郡段氏改謀統府即八府之一也元憲宗三年內附置鶴州尋置二千戶仍稱謀統屬大理上萬戶至元十一年復為鶴州為燕王分地後升鶴慶府尋改為鶴慶路本朝洪武十五年克大理總管高隆降病卒未幾普顏都高叛王師討之隆子仲率眾歸附改路為府後改為鶴慶軍民府親領編戶一十三里領州二 
  3. ^ 陳文.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鹤庆军民府条·公廨. 府治,在南廂,洪武十六年建置,年久圮壞。正統八年,更置流官知府,時知府林遒節始脩理增創,而廳堂、門廡、庫房、廨宇莫不周完。 
  4.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十·鹤庆军民府·古迹. 廢副州廢木按州二州皆元置屬鶴慶府本朝省 
  5. ^ 陳文.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鹤庆军民府条·公廨. 清水江巡檢司在府西三十里,宣化關巡檢司在府南二十里,觀音山巡檢司去府西南一百二十里。 
  6.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十·鹤庆军民府·户口. 
  7.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十·鹤庆军民府·城池. 
  8. ^ 陳文.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鹤庆军民府条·学校. 府學,在府治之南。 
  9. ^ 陳文.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鹤庆军民府条·馆驿. 
  10. ^ 周季鳳. 正德云南志·卷十·鹤庆军民府·宦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