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悯忠寺记

来自云南百科
悯忠寺记
又名:重修五华寺记
支渭兴 元
本文出自《云南图经志书·卷八
录自李春龙、刘景毛《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版本。

夫佛法以慈悲为教,而冥昧含弘[1],若言其有,而相不可寻;若言其无,而化之者众[2]。能仁降迹西天,教法入于东土[3],自汉之唐、之宋,暨我朝隆盛崇重,天下响应。云南去京里以万数[4],而真乘佛印与儒典并兴,上自豪贵,下及贱隶,莫不顶戴钦奉。

至元十四年,忽哥赤云南王、平章赛典赤公及郁凹麻师谋为保国安民之计[5],于中庆城北隅高阜之上创建五华大殿,扁曰“悯忠寺”[6]。其地左蟠龙,右玉案,滇池朝于前,商山耸于后。像设五如来于其中,周檐四壁绘画诸佛、菩萨、神龙之仪形[7],范金填彩,绚烂人目,其殿制高爽宏丽,重檐叠栱奇巧[8],异乎他构,真一方兰若之甲者也。又置田庄以给苾𫇴之𫗴粥,备人户以隶院宇之使,令旦望禅诵,祝皇帝万万岁以无疆[9]

至正癸卯春三月,红巾贼兵乘虚入寇,陷中庆城,毁民庐以为寨栅,梵宇神祠亦不免焉,于是寺之门庑僧房,扫地面尽,惟大殿俨然独存。官军克复之后[10],住持僧庆堂罄其衣钵修葺之,未底完美[11]。今行省平章政事脱欢普花荣禄公嘉其志[12],启奉梁王,令旨捐俸廪,增置寝殿,备金碧丹漆之饰[13],焕然一新,前之废者咸复其初,而庆堂求记于予[14]

窃惟天下之物,成毁有数,废兴有时,而皆不离乎人。兹寺昔创于王公贵人,中更寇变,躏蹂圮坏,今值荣禄公与庆堂[15]同心协力,复葺完之,岂非人数相参而致然欤?荣禄公由本省郎中历升首相,既用兵以静边境之难,轻徭薄赋,宽裕民力,公私有馀,更新佛宇[16],深得昔贤先致力于民而后致于神之意。庆堂讳慧喜[17],乃官渡万夫长赵天祥之伯仲昆弟,年弱冠,薙染于本空和尚[18],后游江浙,历受明师之传,以得其教台而归[19]。至正壬寅,会兹寺久乏住持,佥议启于梁王,固请主之[20],视今仅阅七年,说法度人数百馀会,受其戒牒五干馀人。噫!若庆堂者,亦可谓难遇者矣[21],故不辞而为之书[22]

点校

  1. ^ 夫佛法以慈悲为教而冥昧含弘 此句《新纂云南通志》作“夫佛法者一气平分,具合众象”。
  2. ^ 化之者众 《新纂志》作“性不可易”。
  3. ^ 入于东土 《新纂志》作“传东土”。
  4. ^ 云南去京里以万数 京,《新纂志》作“天”。
  5. ^ 之计 二字原阙,据《新纂志》补。
  6. ^ 扁曰悯忠寺 悯忠寺,《新纂志》作“五华寺”。
  7. ^ 仪形 《新纂志》作“形仪”。
  8. ^ 其殿制高爽宏丽重檐叠栱奇巧 《新纂志》作“其殿制高美,而廊庑重檐、叠拱奇巧”。
  9. ^ 祝皇帝万万岁以无疆 此句下《新纂志》有“省府宪司诸公僚属祀香于慈,遐迩人民祷禳者亦时集焉,八九十年香火之盛有隆无替”等一段。
  10. ^ 官军克复之后 句下《新纂志》有“公私赤立,未暇重修”八字。
  11. ^ 住持僧庆堂罄其衣钵修葺之未底完美 此句《新纂志》作“主持僧法主庆堂罄其衣钵,修理门窗,创建僧堂厨舍,鼎新如故”。
  12. ^ 嘉其志 《新纂志》作“嘉其补葺”。
  13. ^ 捐俸廪增置寝殿备金碧丹漆之饰 《新纂志》作“捐俸廪禄,修寝殿,又备酒灰以泥浮图,其赭垩之馀及于珠像宝盖”。
  14. ^ 而庆堂求记于予 庆堂,《新纂志》下有“法主”二字。
  15. ^ 荣禄公与庆堂 庆堂,《新纂志》作“法主”。
  16. ^ 更新佛宇 《新纂志》作“视城内外佛宇神祠漫漶倾欹者皆易新之”。
  17. ^ 庆堂讳慧喜 堂,《新纂志》下有“法号”二字。
  18. ^ 薙染于本空和尚 本空和尚,《新纂志》前有“圆照大休禅师之高弟”九字。
  19. ^ 历受明师之传以得其教台而归 《新纂志》作“受具戒于宣州广教寺明律师所,得禅于江陵智者洞空庵和尚之门,嗣慈恩教于天禧平山宗祖,驰于长生御修,五山十刹游览殆遍,归后”。
  20. ^ 佥议启于梁王固请主之 《新纂志》作“诸山龙象及故王师萨南鉴藏佥议启于梁王,令旨省宪致疏确情为住持”。
  21. ^ 噫若庆堂者亦可谓难遇者矣 《新纂志》作“年高德勋,为众所尊,皆今日至难遇者也”。
  22. ^ 故不辞而为之书 《新纂志》文末有“赐进士出身奉训大夫中庆路总管郃阳支渭兴撰,时至正二十八年岁舍戊申夏六月,住持扶宗树教正行禅师庆堂立石,管阿左棃僧长老杨坚、匠人生刊”。
PD-icon.svg 本元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远远超过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