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修订间差异

来自云南百科
→‎参考文献:​清理无用模板 via AWB, removed: {{Yunnan topics}}
(移除多余内链 via AWB)
 
第2行: 第2行:
|中共机构名称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
|中共机构名称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
|标志1 = Danghui.svg
|标志1 = Danghui.svg
|格言1 = [[ 为人民服务]]
|格言1 = 为人民服务
|届数 = 十
|届数 = 十
|任期始 = 2016年12月
|任期始 = 2016年12月
第14行: 第14行:
|人数2 = 2
|人数2 = 2
|职位3 = 常委
|职位3 = 常委
|人员3 = [[王宁 (1961年)|王 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br>[[王予波]](省委副书记、省长)<br>[[李小三]](省委副书记)<br>[[赵金|赵 金]](宣传部部长)<br>[[宗国英]](常务副省长)<br>[[程连元]]([[昆明]]市委书记)<br>[[李文荣]]([[曲靖市]]委书记)<br>[[冯志礼]](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br>[[余琨|余 琨]](省军区政委)<br>[[杨亚林]](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br>[[刘洪建]](政法委书记、副省长)<br>[[李刚 (1965年)| 李 刚]] (组织部部长)
|人员3 = [[王宁 (1961年)|王 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br>[[王予波]](省委副书记、省长)<br>[[李小三]](省委副书记)<br>[[赵金|赵 金]](宣传部部长)<br>[[宗国英]](常务副省长)<br>[[程连元]]([[昆明]]市委书记)<br>[[李文荣]]([[曲靖市]]委书记)<br>[[冯志礼]](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br>[[余琨|余 琨]](省军区政委)<br>[[杨亚林]](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br>[[刘洪建]](政法委书记、副省长)<br>李 刚(组织部部长)
|人数3 = 12
|人数3 = 12
|职位4 = [[ 秘书长]]
|职位4 = 秘书长
|人员4 = 
|人员4 = 
|授权法源 = [[ 中国共产党章程]]
|授权法源 =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上级机构 =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r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
|上级机构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r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
|机构类型 =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省级地方领导机构
|机构类型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省级地方领导机构
|行政级别 = 正省级
|行政级别 = 正省级
|常设机构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常设机构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本级纪检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本级纪检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场所1 =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场所1 =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地址1 = [[云南省]][[昆明市]][[ 西山区]] 广福路8号
|地址1 =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8号
|电话1 = {{tel|871|6414 3751}}
|电话1 = {{tel|871|6414 3751}}
|a = [[云南省人民政府]]
|a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简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委''',是[[ 中国共产党]] 在[[云南省]]的领导机关。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简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省]]的领导机关。


 中共云南省委由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 选举]] 产生。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云南省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ref>{{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8/c_113714762_5.htm |title=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地方组织 |accessdate=2016-01-15 |archive-date=2017-01-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6123240/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8/c_113714762_5.htm |dead-url=no }}</ref>。中共云南省委成立于1926年。现任中共云南[[ 省委书记]] 是[[王宁 (1961年)|王宁]]。
 中共云南省委由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云南省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ref>{{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8/c_113714762_5.htm |title=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地方组织 |accessdate=2016-01-15 |archive-date=2017-01-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6123240/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8/c_113714762_5.htm |dead-url=no }}</ref>。中共云南省委成立于1926年。现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是[[王宁 (1961年)|王宁]]。


== 历史 ==
== 历史 ==
1926年8月,[[李鑫 (1897年)| 李鑫]] [[ 中共广东区委]] 派遣返回[[云南]]。同年11月,他在建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特别委员会,并担任书记,负责领导云南铁路沿线的工人运动、昆明附近的农民运动。1927年2月,他组织参与驱逐[[唐继尧]]运动成功。当时在[[ 广州黄埔军校]] 任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共产党员[[王德三]],根据广东区委指示,率干训班部分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回昆,在云南省特别委员会的基础上扩大建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德三任书记,[[ 李鑫 (1897年)|李鑫]] 、[[吴澄 (1900年)|吴澄]]等任委员<ref>{{Cite book|title=云南文化艺术词典|last=郭思九等主编;云南国际华人总会,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编|first=|publisher=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year=1997|isbn=7-222-02152-3|location=|pages=63}}</ref>。并成立昆明市总工会、云南农民协会、云南妇女解放协会等<ref>{{Cite book|title=滇越铁路与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last=王玉芝,彭强,范德伟著|first=|publisher=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year=2012.02|isbn=978-7-222-08751-4|location=|pages=85-86}}</ref>。
1926年8月,李鑫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返回[[云南]]。同年11月,他在建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特别委员会,并担任书记,负责领导云南铁路沿线的工人运动、昆明附近的农民运动。1927年2月,他组织参与驱逐[[唐继尧]]运动成功。当时在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共产党员[[王德三]],根据广东区委指示,率干训班部分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回昆,在云南省特别委员会的基础上扩大建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德三任书记,李鑫、[[吴澄 (1900年)|吴澄]]等任委员<ref>{{Cite book|title=云南文化艺术词典|last=郭思九等主编;云南国际华人总会,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编|first=|publisher=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year=1997|isbn=7-222-02152-3|location=|pages=63}}</ref>。并成立昆明市总工会、云南农民协会、云南妇女解放协会等<ref>{{Cite book|title=滇越铁路与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last=王玉芝,彭强,范德伟著|first=|publisher=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year=2012.02|isbn=978-7-222-08751-4|location=|pages=85-86}}</ref>。


1930年1月28日,中共云南临时省委在[[昆明]]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央指示选举产生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组织部长[[ 刘平楷]] ,宣传部长[[ 张经辰]] ,委员[[ 李国柱]] [[ 吴缉熙]] [[ 吴澄]] 、[[刘林元]],候补委员[[ 陈加铣]] [[ 吴永康]] 。同年底,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机关遭到破坏,王德三等主要领导人被捕牺牲。中共云南省委结束<ref>{{Cite book|title=云南辞典|last=施之厚主编;《云南辞典》编辑委员会编辑|first=|publisher=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year=1993.05|isbn=7-222-01264-8|location=|pages=165}}</ref>。
1930年1月28日,中共云南临时省委在[[昆明]]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央指示选举产生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组织部长刘平楷,宣传部长张经辰,委员李国柱、吴缉熙、吴澄、[[刘林元]],候补委员陈加铣、吴永康。同年底,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机关遭到破坏,王德三等主要领导人被捕牺牲。中共云南省委结束<ref>{{Cite book|title=云南辞典|last=施之厚主编;《云南辞典》编辑委员会编辑|first=|publisher=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year=1993.05|isbn=7-222-01264-8|location=|pages=165}}</ref>。


1947年11月底,云南省工委根据党中央、[[ 香港分局]] 的指示,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发动武装斗争。省工委派[[黄平_(1918年)|黄平]]为特派员,领导开辟[[一平浪镇|一平浪]]以西的整个滇西地区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中共党组织,发动各族群众,争取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动武装斗争。[[黄平_(1918年)|黄平]]等到[[剑川]]后,在乔后地区、[[剑川]]、[[鹤庆]]发动各族人民反“三征”斗争。同时,从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入手,按照“积极慎重,个别吸收,单线联系,横不跨组,纵不越级”的方针,积极发展党员和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成员。到1947年底,先后在剑川、[[ 沙溪]] 、鹤庆建立了党的组织。1948年3月,先后建立了金华(含东岭)、西湖(含甸南)、巩北、沙溪、乔后及剑川中学等党支部。1948年5月,根据云南省工委决定,中共滇西工委在[[剑川]]县城秘密成立,书记[[黄平_(1918年)|黄平]],副书记[[欧根]],委员王以中、徐铮(女)、王立政、杨苏、王北光(女,后到通兰地区工作),确定当前的工作任务是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在斗争中建立党的组织,为发动武装斗争积极作准备;工作部署是建立以剑川、祥云、保山为中心的三个工作区;工作重点放在剑川和乔后地区;工委委员的分工为[[黄平_(1918年)|黄平]]、欧根负责全面工作,王以中负责剑川,徐铮负责学校和妇女工作,王立政、杨苏负责乔后地区。
1947年11月底,云南省工委根据党中央、香港分局的指示,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发动武装斗争。省工委派[[黄平_(1918年)|黄平]]为特派员,领导开辟[[一平浪镇|一平浪]]以西的整个滇西地区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中共党组织,发动各族群众,争取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动武装斗争。[[黄平_(1918年)|黄平]]等到[[剑川]]后,在乔后地区、[[剑川]]、[[鹤庆]]发动各族人民反“三征”斗争。同时,从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入手,按照“积极慎重,个别吸收,单线联系,横不跨组,纵不越级”的方针,积极发展党员和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成员。到1947年底,先后在剑川、沙溪、鹤庆建立了党的组织。1948年3月,先后建立了金华(含东岭)、西湖(含甸南)、巩北、沙溪、乔后及剑川中学等党支部。1948年5月,根据云南省工委决定,中共滇西工委在[[剑川]]县城秘密成立,书记[[黄平_(1918年)|黄平]],副书记[[欧根]],委员王以中、徐铮(女)、王立政、杨苏、王北光(女,后到通兰地区工作),确定当前的工作任务是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在斗争中建立党的组织,为发动武装斗争积极作准备;工作部署是建立以剑川、祥云、保山为中心的三个工作区;工作重点放在剑川和乔后地区;工委委员的分工为[[黄平_(1918年)|黄平]]、欧根负责全面工作,王以中负责剑川,徐铮负责学校和妇女工作,王立政、杨苏负责乔后地区。


1952年10月成立'''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简称“云南省委边疆工委”、“云南省委边委”。省委书记[[谢富治]]兼任边疆工委书记,副书记[[胡荣贵 (少将)|胡荣贵]](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王连芳]]、[[侯方岳]]。1955年初,西南大区撤销后,[[孙雨亭]]从西南民委调任云南省委常委、省委边疆工委书记。设办公室(建国前的[[鹤庆]]县委书记、白族[[ 张贡新]] )、边疆处(白族[[马曜]])、内地处、干部培训处,机关定编38人(但一直未满编),出版不定期内部刊物《边疆工作通报》,开展边疆各民族调查。沿革为[[ 文革]] 前期于1967年成立的云南省军管会边疆组、云南省革委会边疆组、1973年1月成立党政一体的云南省民族边疆工作委员会、1979年3月设立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部。<ref>陈琪:“五六十年代原省委边委机关工作的片断回顾”,《今日民族》,1999年第7期,第45-47页。</ref>
1952年10月成立'''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简称“云南省委边疆工委”、“云南省委边委”。省委书记[[谢富治]]兼任边疆工委书记,副书记[[胡荣贵 (少将)|胡荣贵]](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王连芳]]、[[侯方岳]]。1955年初,西南大区撤销后,[[孙雨亭]]从西南民委调任云南省委常委、省委边疆工委书记。设办公室(建国前的[[鹤庆]]县委书记、白族张贡新)、边疆处(白族[[马曜]])、内地处、干部培训处,机关定编38人(但一直未满编),出版不定期内部刊物《边疆工作通报》,开展边疆各民族调查。沿革为文革前期于1967年成立的云南省军管会边疆组、云南省革委会边疆组、1973年1月成立党政一体的云南省民族边疆工作委员会、1979年3月设立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部。<ref>陈琪:“五六十年代原省委边委机关工作的片断回顾”,《今日民族》,1999年第7期,第45-47页。</ref>


== 职责 ==
== 职责 ==
第111行: 第111行:
* 书记:[[秦光荣]](-2014年10月)、[[李纪恒]](2014年10月-2016年8月)、[[陳豪 (1954年)|陈豪]](2016年8月-)
* 书记:[[秦光荣]](-2014年10月)、[[李纪恒]](2014年10月-2016年8月)、[[陳豪 (1954年)|陈豪]](2016年8月-)
* 副书记:[[李纪恒]](-2014年10月)、[[仇和]](-2015年3月)、[[锺勉]](2015年4月-2016年12月)、[[陳豪 (1954年)|陈豪]](2014年10月-2016年8月)、[[李秀领]](2016年10月-)、[[阮成发]](2016年12月-)
* 副书记:[[李纪恒]](-2014年10月)、[[仇和]](-2015年3月)、[[锺勉]](2015年4月-2016年12月)、[[陳豪 (1954年)|陈豪]](2014年10月-2016年8月)、[[李秀领]](2016年10月-)、[[阮成发]](2016年12月-)
* 常务委员:[[秦光荣]](-2014年11月)、[[李纪恒]]、[[仇和]](-2015年3月)、[[李江 (1958年)|李江]](女)、[[张田欣]](-2014年7月)、[[ 黄毅]] (景颇族)、[[孟苏铁]](-2016年8月)、[[曹建方]](-2015年12月)、[[辛维光]](-2015年3月)、[[刘维佳]](-2016年2月)、[[杨成熙]](-2013年12月)、[[赵金]]、[[李培]]、[[石晓]](2014年5月-2014年12月)、[[陳豪 (1954年)|陈豪]](2014年10月-)、[[锺勉|钟勉]](2015年4月-2016年12月)、[[张硕辅]](2015年4月-)、[[杨光跃]](2015年7月-)、[[程连元]](2016年3月-)、[[李小三]](2016年5月-)、[[李邑飞]](2016年5月-)、[[李秀领]](2016年10月-)、[[阮成发]](2016年12月-)
* 常务委员:[[秦光荣]](-2014年11月)、[[李纪恒]]、[[仇和]](-2015年3月)、[[李江 (1958年)|李江]](女)、[[张田欣]](-2014年7月)、黄毅(景颇族)、[[孟苏铁]](-2016年8月)、[[曹建方]](-2015年12月)、[[辛维光]](-2015年3月)、[[刘维佳]](-2016年2月)、[[杨成熙]](-2013年12月)、[[赵金]]、[[李培]]、[[石晓]](2014年5月-2014年12月)、[[陳豪 (1954年)|陈豪]](2014年10月-)、[[锺勉|钟勉]](2015年4月-2016年12月)、[[张硕辅]](2015年4月-)、[[杨光跃]](2015年7月-)、[[程连元]](2016年3月-)、[[李小三]](2016年5月-)、[[李邑飞]](2016年5月-)、[[李秀领]](2016年10月-)、[[阮成发]](2016年12月-)


; 第十届省委(2016年12月至今)
; 第十届省委(2016年12月至今)

2023年3月11日 (六) 22:41的最新版本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

Danghui.svg

第十届
(2016年12月-2021年)
现任委员
书记 王 宁
副书记(2) 王予波李小三
常委(12) 王 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予波(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小三(省委副书记)
赵 金(宣传部部长)
宗国英(常务副省长)
程连元昆明市委书记)
李文荣曲靖市委书记)
冯志礼(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余 琨(省军区政委)
杨亚林(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
刘洪建(政法委书记、副省长)
李 刚(组织部部长)
秘书长
机构概况
上级机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
机构类型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省级地方领导机构
行政级别 正省级
本级纪检机构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常设机构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联络方式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实际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8号
 电话号码 +871 6414 3751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简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省的领导机关。

中共云南省委由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云南省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1]。中共云南省委成立于1926年。现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是王宁

历史

1926年8月,李鑫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返回云南。同年11月,他在建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特别委员会,并担任书记,负责领导云南铁路沿线的工人运动、昆明附近的农民运动。1927年2月,他组织参与驱逐唐继尧运动成功。当时在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共产党员王德三,根据广东区委指示,率干训班部分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回昆,在云南省特别委员会的基础上扩大建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德三任书记,李鑫、吴澄等任委员[2]。并成立昆明市总工会、云南农民协会、云南妇女解放协会等[3]

1930年1月28日,中共云南临时省委在昆明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央指示选举产生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组织部长刘平楷,宣传部长张经辰,委员李国柱、吴缉熙、吴澄、刘林元,候补委员陈加铣、吴永康。同年底,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机关遭到破坏,王德三等主要领导人被捕牺牲。中共云南省委结束[4]

1947年11月底,云南省工委根据党中央、香港分局的指示,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发动武装斗争。省工委派黄平为特派员,领导开辟一平浪以西的整个滇西地区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中共党组织,发动各族群众,争取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动武装斗争。黄平等到剑川后,在乔后地区、剑川鹤庆发动各族人民反“三征”斗争。同时,从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入手,按照“积极慎重,个别吸收,单线联系,横不跨组,纵不越级”的方针,积极发展党员和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成员。到1947年底,先后在剑川、沙溪、鹤庆建立了党的组织。1948年3月,先后建立了金华(含东岭)、西湖(含甸南)、巩北、沙溪、乔后及剑川中学等党支部。1948年5月,根据云南省工委决定,中共滇西工委在剑川县城秘密成立,书记黄平,副书记欧根,委员王以中、徐铮(女)、王立政、杨苏、王北光(女,后到通兰地区工作),确定当前的工作任务是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在斗争中建立党的组织,为发动武装斗争积极作准备;工作部署是建立以剑川、祥云、保山为中心的三个工作区;工作重点放在剑川和乔后地区;工委委员的分工为黄平、欧根负责全面工作,王以中负责剑川,徐铮负责学校和妇女工作,王立政、杨苏负责乔后地区。

1952年10月成立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简称“云南省委边疆工委”、“云南省委边委”。省委书记谢富治兼任边疆工委书记,副书记胡荣贵(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王连芳侯方岳。1955年初,西南大区撤销后,孙雨亭从西南民委调任云南省委常委、省委边疆工委书记。设办公室(建国前的鹤庆县委书记、白族张贡新)、边疆处(白族马曜)、内地处、干部培训处,机关定编38人(但一直未满编),出版不定期内部刊物《边疆工作通报》,开展边疆各民族调查。沿革为文革前期于1967年成立的云南省军管会边疆组、云南省革委会边疆组、1973年1月成立党政一体的云南省民族边疆工作委员会、1979年3月设立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部。[5]

职责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机构设置

根据《Template:S》,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设置工作机关14个,工作机关管理的机关(副厅级)3个。中共云南省委设置下列机构[6]

职能部门

(省委办公厅挂省档案局牌子;省委组织部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省公务员局牌子;省委宣传部挂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省电影局牌子;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挂省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

办事机构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司法厅。省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审计厅。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农村厅。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挂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挂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挂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区域合作办公室牌子。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挂省国防科技工业局牌子。)

派出机关

(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与省教育厅合署办公,不计入机构限额。)

直属事业单位

(省委党校挂云南行政学院牌子。云南社会主义学院挂云南中华文化学院牌子。省委党史研究室挂省地方志办公室牌子。)

工作机关管理的机关

(省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挂省国家保密局牌子。省委机要局挂省国家密码管理局牌子。)

历届组成人员

第九届以前历届省委书记(省委第一书记)
第九届省委(2011年11月-2016年12月)
第十届省委(2016年12月至今)

参考文献

  1. ^ 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地方组织. [2016-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6). 
  2. ^ 郭思九等主编;云南国际华人总会,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编. 云南文化艺术词典.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63. ISBN 7-222-02152-3. 
  3. ^ 王玉芝,彭强,范德伟著. 滇越铁路与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2.02: 85–86. ISBN 978-7-222-08751-4. 
  4. ^ 施之厚主编;《云南辞典》编辑委员会编辑. 云南辞典.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05: 165. ISBN 7-222-01264-8. 
  5. ^ 陈琪:“五六十年代原省委边委机关工作的片断回顾”,《今日民族》,1999年第7期,第45-47页。
  6. ^ 质量云. 总汇:31个省份机构改革方案全部获批(图表). 搜狐网新闻. 北京.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7) (中文(中国大陆)). 

Template:中国共产党各省级行政区委员会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党务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