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連土司

出自云南百科

孟連土司是明、清時期傣族土司,直隸於雲南省,治今孟連娜允鎮[1]

元至正八年(1348年),原木連路麓川路吞併,明朝初為麓川平緬宣慰司轄地,1402年後屬孟定府。永樂四年(1406年)置孟璉長官司,轄境包括元時期的木連路和銀沙羅甸府部分地區(今孟連、瀾滄西盟等縣和緬甸撣邦東北薩爾溫江以東部分地區)[2]車裡宣慰司也贈予孟璉司一片土地(孟連土司曾幫助過車裡宣慰,兩土司曾經聯姻,車裡將部分領土劃給孟連作為酬謝和陪嫁)[3]。嘉靖中期廢除,萬曆十三年(1585年)復設,稱猛臉[4][5]

康熙元年(1662年)孟連土司歸附清朝,依明建制仍為孟璉長官司。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升格孟連宣撫司[3]

資料來源

  1. ^ 云南娜允 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城. cpc.people.com.cn. 新華網. 2009-09-23 [2017-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2. ^ 譚其驤. 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七册.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 24. ISBN 978-7-5031-1844-9. 
  3. ^ 移至: 3.0 3.1 莫汝德. 孟连土司历史简述. 傣族網. 孟連旅遊網. 2009-02-17 [2017-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4. ^ 郭紅, 靳潤成.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211. ISBN 978-7-3090-5598-6. 
  5. ^ 《明史》卷三百一十五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鏈接),主編是孟連土司,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