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脚鼓舞是傣泰民族的传统舞蹈,也在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哈尼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等民族中流行,分布于中国云南省以及东南亚等地。傣族象脚鼓舞在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芒市艺人朗四成为象脚鼓舞的国家级传承人[2]。
舞蹈
表演者肩斜挎象脚鼓,用拳、掌、指击打鼓面,脚向前移动,腰、腹、臀跟随膝部的起伏前后晃动,跳法有独舞、对舞、群舞等形式[3]。象脚鼓分为长、中、小三型,长象脚鼓身长1.8米至2米,主要出现在群众性舞蹈场合,舞步简单;中象脚鼓身长1米,舞蹈扎实稳重,以鼓因和鼓尾的摆动大小定优胜;小象脚鼓长60厘米,舞蹈最为灵活[4]。西双版纳的象脚鼓舞多用小象脚鼓,德宏的象脚鼓多为长象脚鼓,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的象脚鼓舞多使用短象脚鼓。象脚鼓舞在地域分布上也有不同,勐腊傣族的象脚鼓舞较为灵活;景谷傣族的象脚鼓舞上身动作少、步伐不多,几乎每一步都要跳跃;沧源傣族的象脚鼓舞上身倾斜,膝部常为半蹲姿态;盈江的象脚鼓舞注重象脚鼓舞的甩鼓技巧;瑞丽、芒市的象脚鼓舞通过身体不同部位击打鼓面,发出不同的声音,常与孔雀舞配合[5]。
象脚鼓舞是男性的舞蹈,仅临沧市临翔区的部分傣族村寨流传有女性象脚鼓舞[6]。
历史与传说
明朝钱古训在《百夷传》中记载“以羊皮为三、五长鼓,以手拍之”,“三、五长鼓”即象脚鼓,《百夷传》是最早记载象脚鼓的汉文史籍[7]。
传说中,有一驯象师在森林中,听到大风将空心的树干吹得“嗡嗡”作响,芒果被风落,掉入河中发出“嘣”的声音。他很喜欢这种声音,于是将芒果树锯成圆木镂空,按大象腿的形状做成象脚鼓,模拟象的动作边敲边跳,从此有了象脚鼓舞[8]。此传说有可能为杜撰,“象脚鼓”这一名称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象脚鼓”傣语为“光酣咬”,意为“长尾巴鼓”,现代研究认为象脚鼓的形态与傣族早期的生殖崇拜有关[9]。
现状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傣族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傣族青少年对象脚鼓舞兴趣不大,仅在村社组织参加重大活动时不得不勉强为之。象脚鼓舞原是傣族人民劳作时的伴乐,栽秧、插谷的第一天都要在象脚鼓声中劳作,闲暇时跳象脚鼓舞;如今却沦为节日的点缀[10]。
参见
参考资料
|
---|
| 民间文学 | |
---|
| 传统音乐 | |
---|
| 传统舞蹈 | |
---|
| 传统戏剧 | |
---|
| 曲艺 | |
---|
| 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 | |
---|
| 传统美术 | |
---|
| 传统技艺 | |
---|
| 传统医药 | |
---|
| 民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