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約奘寺
芒約奘寺 | |
---|---|
瑞麗市文物保護單位 | |
所在 |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代 |
登錄 | 1989年4月20日 |
芒約奘寺,傣語稱雷奘相(傣那語:ᥘᥩᥭ ᥓᥩᥒᥰ ᥔᥦᥒᥴ),意為「寶石山佛寺」,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姐相鎮順哈村西北2.5千米處的山丘上,是上座部佛教傳入德宏地區最早建立的奘寺[1]。
歷史
傳說中,雷奘相始建於13世紀中晚期,1340年後發生滅教運動,寺廟倒塌,歷史中斷[1]。1982年文物普查時,曾在雷奘相挖掘出明代燒制的紅磚遺物,據此推斷雷奘相始建年代至少為明朝[2]。1880年,隴川人波素院根據經書記載,發掘出雷奘相遺址,與戶育景頗族頭人商議,重建了雷奘相佛寺[1]。1895年再次倒塌,1902年,棒蚌佛爺牽頭重建佛寺,其後勐卯土司祖太又在此建塔一座,自此成為土司的「官寺」[1]。1958年「大躍進」時期被毀,1984年重建磚木結構大殿,1988年重建白象塔[1]。1989年4月20日,以「芒約雷奘相奘寺」名稱列入瑞麗縣文物保護單位[3]。2012年8月,在原址重建新寺,在白象塔旁新建金象群塔[3]。
雷奘相大殿前坡下有一片文化層,出土有新石器時代遺物[3]。
建築
雷奘相由大殿、僧侶住房、沙彌尼居室組成,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其中大殿建築面積約120平方米[2]。重建前,大殿為磚木結構,單檐廡殿式屋頂,面闊三間、進深六間,坐西向東,殿內供奉釋迦牟尼像[2]。大殿南面200米處建有高6米的群塔[2]。
參考資料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瑞麗江的河水,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