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妙光寺記
至順二年辛未,姚安路總管高侯歸自京師,既奉命昇州為路,宣授明珠虎符,退自感激,荷國厚恩,蔑以報稱,乃捐己貲,即私第之里,繕修妙光報恩禪寺。面勢岡陵,占勝林石,中建寶殿,像釋迦文佛中,傍繚兩廡,外施三門,以及丈室禪房,具以法式。又割上腴若干以飰四方之僧,命之朝夕梵唄,祝釐皇家[1]。月吉望日[2],侯潔齋至寺,領寺之眾圍繞慶贊,作禮白佛,蘄皇帝壽,永錫民福。此寺之所由作也,是山昔無泉飲,得慶禪師住山,以錫杖卓於岩谷之陰而泉涌焉,故來請記。
昔者先王之制,於五方之民,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是故列國之風,《豳》之農桑,《秦》之車馬,《陳》之巫覡歌舞,采詩之官歸獻於王,詔於大師,列於樂官,王時巡則陳而觀之,豈必皆有所美刺哉!今夫雲南之事佛,俗有所從受也。然而佛之於雲南,有足以助時君之化者,其來亦非一日矣。彼其沉毅悍摯之性[3],一旦歸於清淨慈儉之宗,此蓋威武之所不能屈,教化之所未易漸。而淨名之徒,深居寡言,衣壞食淡,合掌趺坐,伏而擾之,若不勞餘力焉,亦豈小補之哉!世祖皇帝自征氐羌歸,乃表異釋氏,隆其師資,至於宮室服御,副於乘與,蓋有以察其風俗之宜,因以為制遠之術焉,顧世之人不足以喻此也。然則茲寺之建,不獨專事於祝釐,可以為報恩也。
侯名明,勝國高昇泰九世孫,有惠愛於姚安,其民甚德之雲。
點校
本元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