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量成
高量成(?-?),宋代大理國權臣。相國公高泰明之孫、政國公高明量之子,食邑於威楚。文治十年(1119),高量成平定三十七部叛亂有功,受封護法公,成為相國,在位九年。約在大寶元年(1129),高量成讓相位於其侄中國公高貞壽。
生平
出生
高量成之父為高明量為相國公高泰明次子,世襲威楚德江城之地。[1][2][3]高量成幼年時,高明量已經去世,高量成並沒有得到好的文學教育。[4]但是高量成頗有壯志,十分想立下大功。
初登相位
文治十年(1119)春,出現彗星。慕寧、遠、矣、破、馬等部反叛。三月,大理國出師征討,但是兵敗。三十七部蠻復叛,攻陷鄯闡府,定遠將軍高明清戰死於東堤。[5][6]東都失守,地方大亂。高量成組織封地內的鄉勇,四處征討,逐漸平定了叛亂。威楚官員遂向憲宗段和譽建議,以高量成為相國。段和譽遂封高量成為護法公,以之為國相。[7]
歸隱
大約在保天元年(1129),高量成居相位九年,遜位於其侄中國公高貞壽。高量成於封地威楚府牟州石桑弄修建宮室,定期於此借鑑國中大臣與四方蠻夷使者。高量成娶段氏宗女段成忠,于大寶元年(1149)生子淵公禪師,二十一歲出家為僧。
親屬
父親
配偶
- 段成忠,段氏宗女。
子女
- 淵公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