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泰明
高泰明(?-1116年),宋代云南大理国权臣。上治二年(1096),受父亲大中国主高升泰遗命,还国于段氏,拥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为大理国皇帝,而高泰明仍居相国高位,实际掌控着大理国政。文治七年(1116),高泰明去世,其弟高泰运继承大理相国之位。
生平
高泰明,一名高太明[1],为大理国清平官高升泰的次子。高升泰建立大中国后,以高泰明为继承人。上治二年(1096),高升泰病重,在去世前要求高泰明还国于段氏,高氏一族时代为段氏良臣。高泰明遵循遗命,拥立中宗段正淳为皇帝,建立后理国。段正淳分封高泰明为相国公,以威楚五百里之地为封邑。[2]又以高升泰三子高泰运为栅主。[3]尽管段氏复国,但大理国政实际上一直掌控在高氏的手中。
执政
明开元年(1097),高泰明为相国,[4]政令皆出自于相府,国人仍称之为“国主”。[5]昆仑、波斯诸国入贡,皆先拜谒相府。[6]为了巩固统治,高泰明在封地威楚修筑外城,号称“德江”,任命次子高明量镇守其地。[7]
文安二年(1105)冬,彗星见于西方。文安三年(1106)春,彗星长六丈,掠夺东南。三月,流星如雨。永昌府发生瘟疫,蔓延至鄯阐府。初冬,死亡了三成人口。夏季,大洪水,粮食歉收。文安五年(1108),高泰明、高详明兄弟与妙澄大师共劝段正淳禅位于其子段正严。段正严又名段和誉,即大理国宪宗。[8][9]
文治二年(1111)夏季,地震,月余乃止,损坏房屋万间。海东三十六座寺庙损毁,死亡三千余人。[10][11]由于长年的洪涝灾害,导致大理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高泰明加重税收。三十七部为了抗拒重税,纷纷起兵反叛。高泰明出兵平定叛乱,命四子高明清为演习,镇守鄯阐府,扼守各处关隘,国家逐渐恢复安定。[12][13]
去世
文治七年(1116),宪宗段和誉命儒官钟震、黄渐赍敕褒奖高泰明忠贞,加封为平国公。[14]同年,高泰明去世,追赠为国师。[15]高泰明死后,其弟高泰运为相国。
亲属
父母
兄弟
子女
高泰明生八子[17]可考者四人:
参考文献
- ^ 《大理国渊公塔之碑铭并序》,“故相国高太明之曾孙。”
- ^ 李浩:《三迤随笔》,云南人民出版社,第109页。
- ^ 杨升庵:《南诏野史》,“以高泰明为相国,执政柄,高泰运为栅主。”
- ^ 《大理丛书》卷5《姚郡世守高氏宗谱》,第2566页,“于哲宗元符相焉”。
- ^ 杨升庵:《南诏野史》,“高氏相之,政令皆出其门,国人称为高国主,段氏拥虚位而已。”
- ^ 《大理丛书》卷5《姚郡世守高氏宗谱》,第2566页。
- ^ 《元史》:“及高升泰执大理国柄,封其侄子明量于威楚,筑外城,号德江城。”
- ^ 杨升庵:《南诏野史》,“十月,彗星见西方,大疫。徽宗戊子大观二年,正湻禅位为僧,在位十二年,子和誉立。”
- ^ 李浩:《三迤随笔》,第110页。
- ^ 杨升庵:《南诏野史》,“徽宗辛卯政和元年,地大震,损十六寺。”
- ^ 李浩:《三迤随笔》,第111页。
- ^ 杨升庵:《南诏野史》,“三十七部叛,高相国泰明讨平之。使四子高明清居鄯阐镇守。”
- ^ 李浩:《三迤随笔》,第112页。
- ^ 杨升庵:《南诏野史》,“政和六年。遣儒官钟震、黄渐赍敕褒高泰朋相国忠贞,封平国公。”
- ^ 杨升庵:《南诏野史》,“是年,遣使入贡于宋。高泰明卒,封国师。”
- ^ 一名“高大惠”,《元史》,“蒙氏终,段氏时,高智升使其孙高大惠镇此(善巨)郡。”
- ^ 杨升庵:《南诏野史》,“泰明生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