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忍涛

来自云南百科
李忍涛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6年10月2日
逝世1944年10月28日
籍贯云南鹤庆
政党中国国民党

李忍涛(1906年10月2日-1943年10月28日)云南鹤庆人,国民革命军化学兵科创始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日本军机突袭牺牲。

《抗战军人忠烈录》(第一辑)中的李忍涛烈士遗像

生平

李忍涛毕业于云南师范学校,考入北平清华学校,民国15年(1926)6月毕业。因成绩优秀,同年获得公费资助派美国,进入维吉尼亚军校就读,在班宁堡完成相关军事训练,并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历史。因其毕业成绩优秀,毕业后被美国政府公派德国陆军参谋大学,攻读理化科学和军事化学。[1]在德期间,与德裔李佩珍女士结婚。

1931年,李忍涛完成德国学业返国,蒋介石在汉口亲自接见,并赠安家费500银元。但因为当时国民政府尚无专业生化战单位,李忍涛回国后暂时安置在中央军校军官训练班副主任兼高等教育班副主任,不久即被蒋委任为留德预备班上校主任。

1932年2月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军政部防化学兵队,作为化学兵器防护与攻击的种子单位,具有完整化学知识且接受过军事教育的李忍涛成为主持该单位的不二人选,随即任命为被任命为上校队长。中央军校则从第12期生(民国24年9月入伍)开始招收培训化学兵科军官,招生中称为“特科”,李忍涛作为该兵科的主管者,培训国民革命军之化学作战与防御人才。特科后续发展成三个体系,与陆军官校结合培训化学防护与作战军官的学兵总队、补强现役军官对化学防护知识的特科干部教育训练班、以及实际进行防护教范开发的军政部防毒处。

防化学兵部队为了回避外界情侦,对外化名学兵队;学兵队在1937年淞沪会战时也参与战斗,李忍涛当时率领学兵总队改装原本用于毒气散布的英国制李文斯抛射炮,将其改射燃烧弹和高爆弹对上海指挥军舰的江湾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发动攻击。曾从军统特务手下救出清华校友,中共地下党的陈冠荣(后任北京市化工局长)和胡光适(后任北京化工学院院长)。

1942年,学兵队扩大为学兵总队,李忍涛晋升少将兼军政部防毒处处长,学兵总队编有两个炮兵团和两个步兵团,并直属高射炮营、工兵营、通信营、汽车营、重炮营、军士大队、烟幕队、气象队、特务连、兵队、医院等,总规模约2万人。李忍涛还兼任川南清乡指挥官和军委外事局高参,经常担任史迪威和蒋介石会谈的翻译。

1943年2月,李忍涛奉军政部指令将学兵总队所属炮兵第一团、炮兵第二团移调至印度兰伽,两团由中国远征军指挥,换装美制4.2吋重迫击炮,这两团部队后皆参与了远征军缅北反攻战役。在远征军作战逐渐步入佳境后,李忍涛回国,计划将国内学兵总队编制完整两个步兵团改组为使用化学迫击炮的炮兵第三团、第四团。

1944年10月24日,李忍涛飞赴印度视察重迫击炮团改编整训情形;1944年10月28日,自印度搭乘运输机回国时,在缅甸北部遭遇4架日军战机,运输机遭击落,同机包含机组员计9人全数阵亡,后全葬于中华民国驻印军兰伽公墓。1946年2月21日国民政府追赠中将。

家庭

李忍涛的父亲李实为,清朝举人,留学日本,在东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为广东督军府中将参谋长,后任广东代省长。

李佩珍一直在云南师范大学担任外语教授,1953年,返回东德,担任高尔基纪念馆副馆长。其长子李定一,在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次子李定国在柏林大学获硕士学位,并加入德国籍,担任德国煤炭气化研究所所长。

参考资料

  1. ^ 《俞大维传》. 作者:李元平; 出版社:台湾日报社; 出版日:1992年01月05日,392 页,0102增订版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4-02-21.[[]]

外部链接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条目的最初版本来自中文维基百科(链接),主编是方洪渐220.129.206.37Darkmoon0715,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CC BY-SA 3.0)发布,现版本可能与维基百科条目有一些差异。如果您重写或大幅修订这篇条目,请将这个模板移除,换上{{原创条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