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寿
杨海寿 | |
---|---|
杨海寿的肖像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云南石屏 | 1927年6月15日
逝世 | 2013年10月6日 美国得克萨斯州休士顿 | (86岁)
籍贯 | 云南石屏 |
杨海寿(1927年6月15日-2013年10月6日),男,云南石屏人,天文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天体物理的相关研究。退休后前往美国定居。
生平
杨海寿曾就读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导师戴文赛。
1954年至1987年在北京大学天文专业任教三十三年[1]。1960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文专业正式成立,成为第一任教研室副主任(当时主任暂缺)。
2013年10月于美国休士顿逝世,享年86岁。
社会兼职
曾担任北京天文学会第三届理事(1956年~1959年)及第五届理事(1978年8月8日-1981年1月)[2]。
家庭
- 儿子杨强,人工智能科学家,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
- 女儿杨媛
著作
论文
- 《有趣的潮水》[5]
- 《一九五二年八月六日的月偏食》[6]
- 《天文学新成就的哲学意义》[7]
- 《潮汐》[8]
- 《天琴座RR星的质量》[9]
- 《太阳的对流层》[10]
- 《恒星质量的确定》[11]
- 《同1972年5—6月的太阳质子事件有关的大黑子群分析》[12]
- 《太阳黑子的威耳孙效应》[13]
- 《脉冲星的一种分类方法及辐射部位的统计研究》[14]
- 《关于中子星辐射部位的一些探讨》[15]
- 《太阳和恒星的对流层》[16]
- 《太阳单极黑子的无力磁场理论和耀斑能量》[17]
- 《太阳双极黑子的无力磁场理论和耀斑能量》[18]
- 《类星体的X射线辐射研究》[19]
- 《类星体X射线辐射的性质》[20]
- 《大尺度上类星体各向同性分布的一个证据》[21]
- 《X射线选择类星体的一些性质》[22]
- 《射电宁静类星体PHL938的长期光学性质》[23]
参考
- ^ 北京大学天文学系 - 往事悠悠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10-14.[[]]
- ^ 北京天文学会 - 历届理事会名单. [201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布拉日哥. 《球面天文学教程》. 易照华﹑杨海寿译.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4.《球面天文学教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布拉日哥. 《月球和行星上物理条件的研究》. 杨海寿译. 科学出版社. 1957.《月球和行星上物理条件的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有趣的潮水. 科学大众. 1952, 08.《有趣的潮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一九五二年八月六日的月偏食. 科学大众. 1952, 07.《一九五二年八月六日的月偏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天文学新成就的哲学意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 1956, 00.《天文学新成就的哲学意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潮汐. 天文爱好者. 1959, 03.
- ^ 杨海寿. 天琴座RR星的质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61, 02.《天琴座RR星的质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太阳的对流层. 天文学报. 1963, 02.《太阳的对流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恒星质量的确定. 天文爱好者. 1963, 04.
- ^ 杨海寿. 同1972年5—6月的太阳质子事件有关的大黑子群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77, 02.《同1972年5—6月的太阳质子事件有关的大黑子群分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太阳黑子的威耳孙效应.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78, 03.《太阳黑子的威耳孙效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脉冲星的一种分类方法及辐射部位的统计研究. 天文学报. 1979, 03.《脉冲星的一种分类方法及辐射部位的统计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关于中子星辐射部位的一些探讨. 天文学报. 1979, 03.《关于中子星辐射部位的一些探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太阳和恒星的对流层.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80, 04.《太阳和恒星的对流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太阳单极黑子的无力磁场理论和耀斑能量. 天文学报. 1980, 02.《太阳单极黑子的无力磁场理论和耀斑能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太阳双极黑子的无力磁场理论和耀斑能量. 天文学报. 1980, 02.《太阳双极黑子的无力磁场理论和耀斑能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类星体的X射线辐射研究. 空间科学学报. 1983, 02.《类星体的X射线辐射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类星体X射线辐射的性质. 空间科学学报. 1983, 03.《类星体X射线辐射的性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大尺度上类星体各向同性分布的一个证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984, S1.《大尺度上类星体各向同性分布的一个证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X射线选择类星体的一些性质. 空间科学学报. 1985, 02.《X射线选择类星体的一些性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杨海寿. 射电宁静类星体PHL938的长期光学性. 天文学报. 1986, 01.《射电宁静类星体PHL938的长期光学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Google探索2013年10月11日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3年10月11日
- 杨强:《纪念我的父亲杨海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3年10月7日
本条目的最初版本来自中文维基百科(链接),主编是218.250.196.146、Jessica mywiki,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CC BY-SA 3.0)发布,现版本可能与维基百科条目有一些差异。如果您重写或大幅修订这篇条目,请将这个模板移除,换上{{原创条目}}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