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王国
琅勃拉邦王国 ອານາຈັກຫລວງພຣະບາງ | |||||||||
---|---|---|---|---|---|---|---|---|---|
1705年-1893年 | |||||||||
国旗 | |||||||||
首都 | 琅勃拉邦 | ||||||||
常用语言 | 老挝语 | ||||||||
宗教 | 上座部佛教 | ||||||||
政府 | 君主制 | ||||||||
历史 | |||||||||
• 由兰沧王国独立 | 1705年 | ||||||||
• 合并为老挝保护国 | 1893年 | ||||||||
| |||||||||
今属于 | Template:Flag Template:Flag |
琅勃拉邦王国(老挝语:ອານາຈັກຫລວງພຣະບາງ,Kingdom of Luang Phrabang),又作芒龙国、牢笼国、南掌国。18世纪末,兰沧王国衰亡后,以琅勃拉邦为中心的上老挝地区于1705年成为独立的王国。因其以琅勃拉邦为都,故称为琅勃拉邦王国。其领土包括今天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丰沙里、乌多姆赛、华潘等省。1893年,琅勃拉邦王国成为法国的保护国。1946年,琅勃拉邦王国灭亡。
历史
独立时代(1705-1765)
兰沧分裂
1695年[1],兰沧国王苏里亚旺萨(Suriya Vongsa)逝世,由于缺乏合法的成年继承人,老挝陷入内乱。大臣披耶禛(Phraya Chan)登基为王,在位仅六个月。乐凡王难陀(Nanda Raja)起兵反叛,披耶禛不敌,服毒自尽。难陀攻占圆禛城后,自立为王。不服难陀的老挝贵族转而支持流亡于越南的王子塞翁渭(Xai Ong Ve)[2]。1696年九月[3],后黎朝册封塞翁渭为哀牢王,并且派兵护送塞翁渭返回圆禛城。[4]在越南的支持下,塞翁渭击败了难陀,夺得了王位。由于惧怕塞翁渭的报复,景基萨(King Kissa)、因达森(Inda Som)、翁堪(Ong Kham)等年幼的王室成员逃到了芒龙(Meuang Luang)[5]不久后,景基萨等人继续逃亡至车里的勐腊(Meuang La)、勐俸(Meuang Phong)等地,因达森则与芒盆的昭翁益(Chao Ong Ek)逃到了乌河一带。塞翁渭派遣大臣陶农(Thao Nong)率兵占领了芒龙。
塞翁渭与乐凡人[6]交战多年,互有胜负。1705年三月[7],景基萨、翁堪等人招集傣乌人(Tai U)、傣天人(Tai Thaeng)共计六千,趁着塞翁渭衰落之际,攻打芒龙。芒龙城主陶农十分惧怕,携带家眷与碧玉佛仓皇逃回圆禛。景基萨等人顺利占领芒龙,于此自立为王。塞翁渭向越南寻求援助无果后,又希望得到暹罗的支持。在暹罗的斡旋下,兰沧分裂为两个国家.南北双方以芒清坎(Meuang Xiang Khan)为界,芒清坎以北,湄公河上游之地,包括华潘六城,都属于芒龙国的疆土。
王位争夺
流亡于乌河地区的因达森、昭翁益得知景基萨在芒龙自立为王后,招集华、帕、坤那、坤梛、傣乌、傣天诸部,进攻景基萨,但是被击溃。昭翁益回到芒盆,因达森退往勐腊、勐俸,寻求车里土司的支持。
约于1713年[8],景基萨去世,群臣拥立翁堪为国王。因达森得知后,率领华、帕、傣乌、傣腊、傣俸人攻打芒龙。尽管因达森的部众被翁堪击败,但是翁堪仍然允许因达森居住在维琼寺(Vat Vijul)。芒瓜侯(Phraya Meuang Khua)十分支持因达森。约于1723年[9][10],芒瓜侯与因达森等人,趁翁堪出游之际,发动政变,占据国都。翁堪得知后,出逃清迈,后来成为清迈王,率领清迈人与缅甸作战。
因达森登基后,派人邀请流亡在外的公主娘登绍(Nang Thaeng Sao)、娘登康(Nang Thaeng Kham)等人归国。娘登绍要求王位由其子继承,方才答应返回国都。因达森准许了娘登绍的要求。娘登绍生子昭难(Chao Nan)、昭蓬(Chao Phum)、昭旺(Chao Vong);娘登康生子昭乔(Chao Xo)、昭弩(Chao Nud)、昭匿(Chao Nak)、昭苏(Chao Sud)。
1729年[11]五月,因达森首次遣使至清朝进贡。清廷称之苏吗喇萨提拉岛孙[12],或岛孙[13] ,又将兰沧(Lan Xang)译称为南掌国。次年,南掌国使团抵达北京,清朝制定了南掌国五年一贡的贡期。
因达森去世,根据娘登绍的要求,群臣拥立其子因陀蓬(Inda Phom)为王。因达蓬后来又让位于昭乔(Chao Xo)继位,即乔第迦(Jotika)[14]。1761年[15],乔第迦遣使前往清朝进贡,清代文献称之为苏吗喇萨提拉准第驾公满。
附庸时代(1765-1893)
缅甸入侵
1763年[16]11月,缅王辛标信(Hsin Byu Shin)即位。次年3月,清迈发生叛乱,辛标信下令出兵镇压清迈起义,并继续征服兰沧,然后集中清迈、兰沧的兵力,征讨阿瑜陀耶。缅军有18支军队,战象100头、士卒10000人、马军十队1000人,由内谬底哈勃德(Nemyo Thihapate)为元帅、觉廷底哈都(Kyawdin Thihathu)、都因亚马觉(Tuyin Yamagyaw)为副将。[17]
1764年[18]11月,缅军自难城开拔,经25程至湄公河,于孟垒(Maing Leik)渡河,经19程抵达芒龙(Maing Lon)边境。芒龙王乔第迦调集国中贵族、战象1000、战马2000、士兵50000人防守湄公河东西两岸。缅军击溃老军,包围芒龙,猛烈围攻数日。最终,乔第迦派遣使者向缅军求和,承认缅甸为宗主国。[19]
1765年4月[20],缅军离开芒龙,返回勒宫(Lagun)。乔第迦向缅王进献三位公主,以及大量奴隶、金银、火器、象马等物品,王弟昭旺(Chao Vong)也被缅军俘虏,送往阿瓦。[21]缅甸入侵,以及老挝农荒,造成了大量老挝百姓逃往中国边境。缅王任命昭旺为军官,命其率军入侵云南的勐腊、勐勐。
1768年[22],昭旺在缅甸待了五年之久[23],趁机带着部下600人逃回老挝。昭旺到达边地,致书乔第迦,请求进入境内。但是遭到了乔第迦的拒绝。愤怒的昭旺招集华潘五城、西双楚泰的部众,趁着夜晚夺取了芒龙城,乔第迦逃至阇耶武里(Jayaburi)。迫于王室成员的压力,昭旺将乔第迦招回芒龙,使之继续为王,但是大权由昭旺掌控。昭旺夺得大权之后,派遣前往云南,试图联合清朝出兵攻打缅甸,清代文献称之为召翁。不久后,清缅战争结束,昭旺联清抗缅的计划无果。
老挝内讧
乔第迦与昭旺共同执政,与万象王国多次交战。1772年,昭旺亲征万象王国。至1773年正月,才返回芒龙。[24]同年,万象王国请求清迈城的缅甸军队袭击芒龙。缅军于1774年初袭击了芒龙,国王乔第迦被迫归降,昭旺则逃往了勐天(越南奠边府)。1775年,遭到越南军队攻击的昭旺逃离了勐天,并且率众返回芒龙,再次夺得大权。1778年,乔第迦去世,昭旺成为了国王。
暹王郑信于1778年出兵入侵万象王国,要求芒龙出兵协助,昭旺派遣三千人攻打万象王国的北部。1779年4月,南掌军队与暹军围攻圆禛城,长达四个月之久。9月13日,暹军攻克圆禛城,征服万象王国。南掌王国也被迫成为暹罗的属国。
昭温猛事件
1785年三月,昭旺去世,其子昭温猛(Chao On Muang)继位。[25]当时昭温猛年幼[26],由昭旺之弟昭弩(Chao Nud)代理国政。1790年前后,万象王国在暹罗的支持下,出兵攻打芒龙,擒获昭弩和昭温猛等一众王室成员。不久后,万象国王将昭弩放回国中,留下昭温猛母子于圆禛。1791年九月,越南西山朝出兵攻打万象王国,昭温猛母子趁机逃回芒龙。此时的昭温猛已经十三岁,昭弩对其十分猜忌。受到威胁的昭温猛于1793年夏季逃往了车里,并以“南掌国王”的名义于1794年遣使至清朝求封。1795年,清朝授予昭温猛印敕。昭温猛招集部众攻打昭弩,但是失败,最后流亡至越南,居住在昭晋州。后又因昭温猛与州人刁国威不合,乘夜逃走,常年辗转于越南、车里之间。1809年,越南阮朝奉清朝之命,将昭温猛安插在昭晋州,赐银一百两,钱二百缗。1813年,昭温猛去世。
繁荣年代
1817年[27],昭弩去世,其子昭曼(Chao Mang)即位,即曼塔图腊(Manthaturath)。1819年,昭曼遣使至清朝进贡,清代文献称之为召蟒塔度腊。昭曼请求清朝颁赐印敕,得到了清朝的准许。[28]。1827年,昭曼探知万象国王昭阿弩密谋反叛暹罗,特地将此情报告诉暹罗朝廷。昭阿弩率兵偷袭暹罗失败后,暹罗出兵镇压,南掌也出兵协助。次年,暹罗吞并万象。暹越战争爆发前后,南掌秘密与阮朝联络,后迫于暹罗的命令,出兵骚扰阮朝边境地区。
1836年[29],昭曼去世。由于暹罗没有任命新的国王,南掌国内没有国王长达三年。1839年[30],暹罗任命昭曼之子昭苏迦森(Chao Sukkasoem)为南掌国王。王弟昭翁禛(Chao Ong Chan)被任命为三王(Rajavong)。1841年[31],昭苏迦森向清朝进贡,清代文献称之为召喇嘛呢呀宫满。[32]
1850年,昭苏迦森去世。1852年,三王昭翁禛登基为南掌国王。王弟昭温堪(Chao Un Kham)被任命为二王(Uparaja)、昭逋(Chao Bua)成为三王。1853年[33],昭翁禛遣使至清朝进贡,清代文献称之为召整塔提腊宫满。[34]此为南掌国最后一次向清朝进贡。
贺人来袭
1871年,昭翁禛去世。1873年,二王昭温堪正式加冕为王,长子昭堪苏(Chao Khamsuk)被任命为三王。当时来自中国广西的黄旗军进入越南北部,被傣泰人称为贺人(Ho)。黄旗军的余部红旗军从奠边府进入到南掌境内,但是被南掌军队击溃,逃往了华潘与川圹。此后,华人长期占据着华潘、川圹与老挝人交战。1887年,贺人袭击了琅勃拉邦,杀死了南掌二王,昭温堪在法国领事奥古斯特·巴维的帮助下,成功逃脱,向暹罗求援。暹罗任命王子昭堪苏为南掌王,管理南掌国事务,王子昭西素攀(Chao Sisuphan)为三王,王子昭堪澳(Chao Kham Ngau)为财政大臣。1889年,昭堪苏正式登基为王。
殖民时代(1893-1946)
1893年,法暹战争爆发。暹罗战败后,被迫割让湄公河以东土地。琅勃拉邦王国脱离暹罗的控制,成为了法国的保护国。
统治
统治体系
早期的南掌王国延续了兰沧时代的统治体系。处于国家顶端的统治为安牙(Ana)集团,主要由国王(Chao Phaen Din)、二王(Upphaat)、三王(Rajavong)组成,后又有四王(Rajabut)。二王、三王等视情况而授予王室男性成员。当国王老迈、去世、或者因故缺席时,由二王、三王等接替代管国政。
官僚系统分为十个品秩,十品最高,一品最低。爵位分为叭雅(Phanga)、叭(Phia)[35]、先(Saen)、闷(Mun)等几级。
- 叭,原为国王头衔,到了17世纪为高级官员的爵位,穿红色袍帽子,只设五七人,有大叭、次叭之分,掌握着兵权。主要为左右丞相、左右镇守、南北城官。19世纪初,叭称号泛化。清代文献提到的叭主要有:叭猛花(叭花,Phia Muang Khwa?)、叭细礼松发、叭龙整代(Phia Luang Siang Tai)、叭细哩闷遮昆、叭本他朗、叭猛结、叭整烘、叭猛先(Phia Muang Saen)、叭猛赛(Phia Muang Sai)、叭豸松坎(Phia Si Songkhram)、叭达先(叭达先龙、召大先)、叭易幸、叭龙官鼎(叭龙官应乃?Phia Luang Kwan Wiang)、叭龙洒吗(Phia Luang Samat)、叭官洪(Phia Luang Kwan Klang)、叭品麻信。
- 先,十万户长。
- 闷,万户长。
高级官员有右丞相芒先(Muang Saen)、左丞相芒禛(Muang Chan),禄田1600亩。右丞相为武官之首,管理军事,相当于暹罗的都督府(Kalahom);左丞相为文官之首,管理民政,相当于暹罗的内政府(Mahathai)。二人同时负责日常国务,颁发路引,协定公文、审理文件。[36]
- 右方:右丞相芒先的属官有右镇官、北城官、北田官等。芒夸镇官治所位于丰沙里省孟夸县(Muang Khoua),负责接待使者,监管乌河(Nam U)上游地区的诸侯,维持北部的稳定。北城官呈梛(Siang Nua)为其副,禄田俱为1400亩。1780年代,镇官治所在孟威(Muang Ngoy)。[37]。北田官那梛(Na Nua)负责北方地区粮食征收、三年一次的人口调查与造册。芒浑(Muang Ham)为右方典狱官。
- 左方:左丞相芒禛的属官有左镇官、南城官呈岱(Siang Tai)、南田官那岱(Na Tai)等。左镇官、南城官,禄田俱为1400亩,管理着以乌多赛姆省芒塞县(Muang Sai)为中心的西北部地区,同样负责接待使者,监管当地诸侯,维持地方稳定。南田官的职责与北田官相同,负责辖区内的粮食征收与人口调查。芒曲(Muang Khuk)为左方典狱官。
- 中方,首官为芒刚(Muang Klang),负责管理武器。芒番为中方典狱官。
都城
琅勃拉邦城为王国的都城,又名芒龙、泼邦、陇缚邦芒。该城位于湄公河与看江(Nam Kan)的交汇处。1837年前后,该城附近人口有10000余人,日常守卫都城的兵丁有500人。
区划
全国分为芒龙(Meuang Luong)、芒瓜(Meuang Khwa)、芒塞(Meuang Sai)、华潘(Hua Phan)等四个主要区域。芒龙地区由王室直接控制,其余芒瓜、芒塞、华潘各设镇官,镇官统辖各城。华潘镇官管理着华潘五、六城之地,驻所在圆塞(Viengxay)。[38]
1730年前后,南掌国有“三十六版”,“每版如中国之一府”。[39]1767年前后,兰沧国(Linzin)统治着芒龙(Maing Lon)[40]、芒汉(Maing Han)[41]、芒山(Maing San)[42]、芒米(Maing Myi)[43]、芒吞(Maing Thwin)、芒拉(Maing La)[44]、芒良(Maing Nyaung)、芒廷(Maing Thin)[45],以及芒潘(Miang Pan)[46]等八、九处城镇。[47][48]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猛天和华潘先后已经归属越南统治,所以1830年代的南掌国只统治着七个“芒”(Mường),此时。[49]
道路
琅勃拉邦城东至川圹城十七天[50];东北至猛天峒(芒青)十四日[51];西北至车里宣慰司勐腊十六七日[52];西至清盛十五日,又经清盛至缅甸一个月[53][54];南至暹罗曼谷约三十二天[55];东南至万象王国都城圆禛需要过七十站,每站三四十里[56]。
琅勃拉邦王国诸王
君主 | 英文名 | 在位 | 清代史料译名 | 越南史料译名 | 备注 |
---|---|---|---|---|---|
景基萨 | King Kissa | 1705年–1713年 | 兰沧国王苏里亚旺萨之孙、昭罗阇补达罗之子。 | ||
翁堪 | Ong Kham | 1713年-1723年 | 兰沧国王苏里亚旺萨之孙、昭因达之子。 | ||
因达森 | Inda Som | 1723年—1759年 | 岛孙[57] 、苏吗喇萨提拉岛孙[58] | 昭印[59] 、佋森[60] | 兰沧国王苏里亚旺萨之孙、昭罗阇补达罗之子、景基萨之弟。 |
因达蓬 | Inda Phom | 1759年-1760年 | 昭占[61] | 因达森之子。 | |
乔第迦 | Jotika | 1760年–1779年 | 准第驾公满、苏吗喇萨提拉准第驾公满[62] | 昭丑[63] | 因达森之子。 |
昭旺 | Chao Vong | 1779年–1785年 | 召翁[64] | 昭枫[65] | 因达森之子。 |
昭温猛 | Chao Ong Muang | 1785年 | 召温猛 | 佋温猛[66] | 昭旺之子。 |
昭弩 | Chao Nud | 1785年 - 1819年 | 召蛇荣[67]、召哈札罔[68] | 召蛇荣、𦵚乍[69] | 因达森之子。 |
昭曼 | Chao Mang | 1819年 -1836年 | 召蟒塔度腊[70] | 芦芒、肥罗蛇遏牙[71] | 昭弩之子。 |
苏迦森 | Sukka Som | 1839年-1850年 | 召喇嘛呢呀宫满[72] | 昭曼之子。 | |
昭翁禛 | Chao Ong Chan | 1852年-1871年 | 召整塔提腊宫满[73] | 昭曼之子、苏迦森之弟。 | |
昭温坎 | Chao Un Kham | 1873年-1895年 | 昭曼之子、苏迦森之弟。 | ||
昭康苏 | Chao Kham Suk | 1895年-1904年 | 又名萨迦林(Sakkarin)、扎卡林(Zakarine),昭温坎之子。 | ||
西萨旺·冯 | Sisavang Vong | 1904年-1946年 |
注释
- ^ 小历1057年,癸亥(Ca Khaeu/Ka Khai)。
- ^ 越南文献中称之为“朝福”。
- ^ 小历1058年,甲子(Kab Tiaeu)。
- ^ 《大越史记全书》,正和十七年,“九月,封朝福为哀牢王。朝福,哀牢国王之后,其父遭难,奔山渭岗(山渭岗在会元县),居数年。至是哀牢王没,国人访知朝福所在,报该县琴乙郎、琴当等,乞迎回立之。乂安镇守郑柳以事闻,召黎僖,黄公寘等入议,许之。命柳遣兵护送归芒禛城,立为王。至今世奉职贡。”。
- ^ 即琅勃拉邦。
- ^ 越南文献中称之为“乐凡芒”。
- ^ 小历1067年,乙酉(Hab Hao)。
- ^ 小历1075年。
- ^ 小历1085年。
- ^ 一说是1726年或1727年。
- ^ 雍正七年。
- ^ 鄂尔泰:《报南掌国进贡疏》。
- ^ 《清世宗实录》卷86,雍正七年九月甲午。
- ^ 因陀蓬又名昭禛。奥古斯特·巴维:《兰沧史略》:“昭禛(Chan)继位,他的在位时间很短。在此期间,昭旺(Vong)退往安南。”
- ^ 乾隆二十六年。
- ^ 缅历1124年,乾隆二十八年。
- ^ INTERCOURSE BETWEEN BURMA AND SIAM,as recorded in Hmannan Yazawindawgyi.
- ^ 小历1125年,乾隆二十九年。
- ^ INTERCOURSE BETWEEN BURMA AND SIAM,as recorded in Hmannan Yazawindawgyi.
- ^ 小历1126年,乾隆三十年。
- ^ INTERCOURSE BETWEEN BURMA AND SIAM,as recorded in Hmannan Yazawindawgyi.
- ^ 乾隆三十三年。
- ^ 《清高宗实录》卷827,乾隆三十四年正月,“召翁既为缅匪拘留五年,今忽遣遣人探问消息,其情形原属可疑。”
- ^ 《朱批奏折》,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十七日。
- ^ 《朱批奏折》:乾隆五十年三月,昭温猛承袭父职,掌管国事。
- ^ 《朱批奏折》载乾隆五十九年时,召温猛年甫十六岁(1794),则昭温猛出生于1779年。然而越南阮朝《大南寔录》则记载昭温猛即位时年仅三岁,则昭温猛出生于1782年或1783年。
- ^ 小历1179年,丁丑(Moeng Pau)。一说1819年
- ^ 《清仁宗实录》卷359,嘉庆二十四年六月丁丑。
- ^ 小历1198年,道光十六年。
- ^ 小历1201年,道光十九年。
- ^ 小历1203年,道光二十一年。
- ^ 《清宣宗实录》卷354,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己卯。
- ^ 咸丰三年。
- ^ 《清文宗实录》卷100,咸丰三年七月戊午。
- ^ 《琉璃宫史》作“比亚”(Bra)。
- ^ 《南掌纪略》:“其官名称芒刚、芒连、芒禛、芒番、𦀚祚、𦀚梛、那祚、那梛等。”
- ^ 黎贵惇:《见闻小录》卷6《封疆》:“芒𣳢,牢国镇官治于此。”
- ^ 黎贵惇:《见闻小录》卷6《封疆》:“牢笼国镇官治所芒萃处。”
- ^ 雍正七年八月十八日,鄂尔泰奏折。
- ^ 琅勃拉邦。
- ^ 乌多姆赛省孟昏县(Muang Houn)。
- ^ 东吁王朝时期,缅甸征讨兰沧,抵达芒山(Maing San,Miangzin),指的是芒禛城。南掌王国时期的芒山可能是右方的主城芒塞。
- ^ 丰沙里省孟迈县(Muang May)。
- ^ 乌多姆赛省孟拉县(Muang La),清代文献作猛喇。
- ^ 越南奠边府省的奠边府市(Thành phố Điện Biên Phủ)?
- ^ 华潘?
- ^ INTERCOURSE BETWEEN BURMA AND SIAM,as recorded in Hmannan Yazawindawgyi,p.23,“Nemyo Thihapate administered the oath of allegiance to the King of Linzin, the governors of the following towns, namely, Maing-Lon, Maing-Han,Maing-San,Maiug-Myi,Maing-Thwin, Maing-La, Maing-Nyaung,and Maing-Thin, and the ministers and nobles.”
- ^ INTERCOURSE BETWEEN BURMA AND SIAM,as recorded in Hmannan Yazawindawgyi,p.28,“Nine regiments were raised one from each of the following towns in Linzin territory, viz., (1) Maing-Lon, (2) Maing-La, (3) Maing-Han,(4) Maing-San, (5) Maing-Myi, (6) Maing-Thwin, (7) Maing-Nyaung, (8) Maing-Thin,and (9) Maing Pan, and they were placed under the command of Thiri Yazathingyan, who already had a Burmese regiment under him and who thus became the commander of the Linzin division.”
- ^ 《大越地舆全编》卷4《南掌国传》,第31页,“国有七芒。”
- ^ 佚名:《南掌纪略》:“自该国抵乂安镇之镇宁府陆行十七日程。”
- ^ 黎贵惇:《见闻小录》卷六《封疆》:“芒青入牢笼国路程......共十四日。”
- ^ 佚名:《南掌纪略》:“自该国城由穹江水行约八九月到泊冷溪,又起陆行八日至芒虑。”
- ^ 黎贵惇:《见闻小录》卷六《封疆》:“自牢笼行至呈扦属呈买,乃渃闽地分,二个月。自呈扦行至南蛮国一个月。”
- ^ 鄂尔泰等撰:《朱批鄂太保奏折》:“臣查莽子国,亦名阿瓦,距南掌东南计程四十五日。”
- ^ 佚名:《南掌纪略》:“自该国城抵暹罗国城陆行一月零贰天程。”
- ^ 《朱批奏折》:“(永占)在该国之南七十站,每站不过三四十里。”
- ^ 《清世宗实录》卷86,雍正七年九月甲午。
- ^ 鄂尔泰:《报南掌国进贡疏》。
- ^ 阮朝国史馆:《大南正编列传初集》卷33《南掌传》。
- ^ 佚名:《南掌纪略》。
- ^ 阮朝国史馆:《大南正编列传初集》卷33《南掌传》。
- ^ 《清高宗实录》卷633,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己巳。
- ^ 阮朝国史馆:《大南正编列传初集》卷33《南掌传》。
- ^ 《东华续录》卷94,乾隆四十六年七月乙丑,“至另片所称,查询该国王准第驾公满物故,是以伊弟召翁列名具禀之处,此系外夷承替,兄终弟及之常,既据查明,听其自然可也。将此并谕福康安知之。”
- ^ 阮朝国史馆:《大南正编列传初集》卷33《南掌传》。
- ^ 佚名:《南掌纪略》。
- ^ 《清仁宗实录》卷359,嘉庆二十四年六月丁未
- ^ 《朱批奏折》,乾隆五十九年。
- ^ 阮朝国史馆:《大南正编列传初集》卷33《南掌传》。
- ^ 《清仁宗实录》卷359,嘉庆二十四年六月丁未
- ^ 阮朝国史馆:《大南正编列传初集》卷33《南掌传》。
- ^ 《清实录·宣宗实录》卷三百五十四,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己卯
- ^ 《清文宗实录》卷100,咸丰三年七月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