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
个编辑
第69行: | 第69行: | ||
至元十五年(1278)初,元军攻破江头城(Ngasaunggyan),摧毁缅人将领细安构筑的军事据点。成功招降附近地区三万五千二百余户。由于春夏之际,天气炎热,元军班师。<ref>《元史》卷210《缅》:十月,雲南省遣雲南諸路宣慰使元帥納速剌丁率蒙古、爨、僰、摩些軍三千八百四十餘人征緬,至江頭,深蹂酋首細安立寨之所,招降其磨欲等三百餘寨土官、曲蠟蒲折戶四千、孟磨愛呂戶一千、磨柰蒙匡里荅八剌戶二万、蒙忙甸土官甫祿堡戶一萬、木都彈禿戶二百,凡三万五千二百戶,以天熱還師。</ref>至元十六年(1279),云南行省将所获的驯象十二头送往大都。<ref>《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六年六月)纳速剌丁将大理军抵金齿、蒲骠、曲蜡、缅国界内,招忙木、巨木秃等寨三百,籍户十一万二百。诏定赋租,立站递,设卫送军。军还,献驯象十二。</ref>云南行省击败缅军,增强了忽必烈征缅的信心,于是下令重庆平定之后,增兵征缅。<ref>《元史》卷210《缅传》:“先奉旨,若重庆诸郡平,然后有事缅国。”</ref> | 至元十五年(1278)初,元军攻破江头城(Ngasaunggyan),摧毁缅人将领细安构筑的军事据点。成功招降附近地区三万五千二百余户。由于春夏之际,天气炎热,元军班师。<ref>《元史》卷210《缅》:十月,雲南省遣雲南諸路宣慰使元帥納速剌丁率蒙古、爨、僰、摩些軍三千八百四十餘人征緬,至江頭,深蹂酋首細安立寨之所,招降其磨欲等三百餘寨土官、曲蠟蒲折戶四千、孟磨愛呂戶一千、磨柰蒙匡里荅八剌戶二万、蒙忙甸土官甫祿堡戶一萬、木都彈禿戶二百,凡三万五千二百戶,以天熱還師。</ref>至元十六年(1279),云南行省将所获的驯象十二头送往大都。<ref>《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六年六月)纳速剌丁将大理军抵金齿、蒲骠、曲蜡、缅国界内,招忙木、巨木秃等寨三百,籍户十一万二百。诏定赋租,立站递,设卫送军。军还,献驯象十二。</ref>云南行省击败缅军,增强了忽必烈征缅的信心,于是下令重庆平定之后,增兵征缅。<ref>《元史》卷210《缅传》:“先奉旨,若重庆诸郡平,然后有事缅国。”</ref> | ||
=== 第二次元缅战争 | === 第二次元缅战争 (1282-1283 ) === | ||
至元十七年(1279)二月,四川平定,云南行省请求增兵征讨缅国。忽必烈下诏由纳速剌丁统帅精兵万人,南征缅国。<ref>《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七年二月,“诏纳速剌丁将精兵万人征缅国”;《元史》卷210《缅传》:“十七年二月,纳速剌丁等上言:“缅国舆地形势皆在臣目中矣。先奉旨,若重庆诸郡平,然后有事缅国。今四川已底宁,请益兵征之。”帝以问丞相脱里夺海,脱里夺海曰:“陛下初命发合剌章及四川与阿里海牙麾下士卒六万人征缅,今纳速剌丁止欲得万人。”帝曰:“是矣。”即命枢密缮甲兵,修武备,议选将出师。”</ref>五月,元廷再次下诏,四川出兵万人,由药剌海统领,与云南行省元军一同征缅。<ref>《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七年五月,“诏云南行省发四川军万人,命药剌海领之,与前所遣将同征缅国。”</ref> | 至元十七年(1279)二月,四川平定,云南行省请求增兵征讨缅国。忽必烈下诏由纳速剌丁统帅精兵万人,南征缅国。<ref>《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七年二月,“诏纳速剌丁将精兵万人征缅国”;《元史》卷210《缅传》:“十七年二月,纳速剌丁等上言:“缅国舆地形势皆在臣目中矣。先奉旨,若重庆诸郡平,然后有事缅国。今四川已底宁,请益兵征之。”帝以问丞相脱里夺海,脱里夺海曰:“陛下初命发合剌章及四川与阿里海牙麾下士卒六万人征缅,今纳速剌丁止欲得万人。”帝曰:“是矣。”即命枢密缮甲兵,修武备,议选将出师。”</ref>五月,元廷再次下诏,四川出兵万人,由药剌海统领,与云南行省元军一同征缅。<ref>《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七年五月,“诏云南行省发四川军万人,命药剌海领之,与前所遣将同征缅国。”</ref> 由于云、贵地区罗氏鬼国、乌蛮(哈剌章)土官起义,云南行省调兵镇压,征缅之事只能搁置。 | ||
至元十九 年 (1281)二月 ,元 廷才再次下诏思、播 、 叙诸郡及亦奚不薛诸蛮夷等处发士卒 征 缅 。<ref> 《 元 史》 《世祖本纪》:至元十九年二月 , “壬子 , 诏佥亦奚不薛及播、思 、 叙三州军征缅国。”</ref>八月,又调罗罗斯军助征缅国 。<ref>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九年二月 , “癸巳,发罗罗斯等军助征缅国。”</ref> 至元二十年(1282)正月,敕药剌海统帅的四川军前往云南。<ref>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年正月,癸亥,敕药剌海领军征缅国。</ref> 四月,又命药剌海驻守于亦奚不薛。<ref>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年四月,敕药剌海戍守亦奚不薛。</ref> 五月 ,元 廷调整征缅的军事力量 , 以蒙古军和新附军为主 , 免除四川军征讨缅国的任务 。<ref>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年五月,戊午,丞相伯颜、诸王相吾答兒等言:“征缅国军宜参用蒙古、新附军。”从之;“以西南蛮夷有谋叛未附者,免西川征缅军,令专守御,支钱令各驿供给。”</ref> 征缅军统帅也由宗王相吾答兒、云南行省右丞太卜、参知政事也罕的斤担任。<ref>《 元 史》 卷210《缅传》:“先是 , 诏宗王相吾答兒、右丞太卜、参知政事也罕的斤将兵征缅。”</ref> | |||
至元二十年(1282)九月初一,一切准备就绪的元军自中庆开拔,征讨缅国。十月二十七日,元军抵达南甸。云南行省右丞太卜分兵由罗必甸进军。十一月二日,宗王相吾答儿命参知政事也罕的斤取道阿昔江,前往镇西路,于阿禾江造舟二百,顺流而下攻击江头城,断绝缅人水路。相吾答儿自己则率军从骠甸进入缅国边地。十一月十一日,相吾答儿与太卜会师。十三日,诸将与缅人交战。十九日,元军攻破江头城,击杀缅军万余人。<ref>《元史》 卷210《缅传》 :二十年十一月,官軍伐緬,克之。先是,詔宗王相吾荅兒、右丞太卜、參知政事也罕的斤將兵征緬。是年九月,大軍發中慶。十月,至南甸,太卜由羅必甸進軍。十一月,相吾荅兒命也罕的斤取道於阿昔江,達鎮西阿禾江,造舟二百,下流至江頭城,斷緬人水路;自將一軍從驃甸徑抵其國,與太卜軍會。令諸將分地攻取,破其江頭城,擊殺萬餘人。別令都元帥袁世安以兵守其地,積糧餉以給軍士,遣使持輿地圖奏上 。</ref>元军攻破江头城后,留都元帅袁世安戍守,同时派遣使臣招降缅王,但是未得回应。于是,元军水陆并进,继续攻击太公城。在元军的围攻下,太公城最终陷落。元朝于此设置太公路。随后元军以太公、江头城为据点,囤积粮饷,主力班师。<ref>《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一年正月,“丁卯,建都王、乌蒙及金齿一十二处俱降。建都先为缅所制,欲降未能。时诸王相吾答兒及行省右丞太卜、参知政事也罕的斤分道征缅,于阿昔、阿禾两江造船二百艘,顺流攻之,拔江头城,令都元帅袁世安戍之。遂遣使招谕缅王,不应。建都太公城乃其巢穴,遂水陆并进,攻太公城,拔之,故至是皆降......辛未,相吾答兒遣使进缅国所贡珍珠、珊瑚、异彩及七宝束带 。</ref> | |||
=== 緬境戰事 === | === 緬境戰事 === |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