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瑞丽江的河水/永昌府

来自云南百科

永昌府明朝清朝云南下辖府,保山为附郭县。

沿革

古为哀牢地,汉武帝时内附,设不韦县,属益州郡,后叛[1]建武年间哀牢王贤栗再次归附,光武帝封其为君长[1]永平元年(58年)再次反叛,汉朝派将军张翕讨平,立澜沧郡,后改永昌郡,以广汉人郑纯为太守[1]。永平十二年(69年)设哀牢博南二县,将益州郡西部六县划归永昌郡[2]。蜀汉、晋仍为永昌郡,唐属姚州都督府,后被南诏占据,南诏、大理时为永昌府[1]元宪宗四年(1254年)归附蒙元[2],七年(1257年)于永昌设三千户,隶属大理万户府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永昌州,十五年升为永昌府,隶属大理路[1]。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在永昌府增设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兼管军万户府[1],后改宣抚司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大理、永昌、迤西、迤东、金齿诸路[2]。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永昌府、立金齿卫,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革永昌府,金齿卫兼管民政,改称金齿军民指挥使司[1]。景泰年间设镇(边镇),嘉靖初年撤镇,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军政、民政拆分,复设永昌军民府永昌卫[3]

政治

明朝永昌军民府有知府一人、同知一人、通判一人、推官一人,下设部门有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儒学、税课司、足食仓、金齿巡检司(府南35里蒲蛮关)、沙木和巡检司(府东北120里)、甸头巡检司(府北40里,土官巡检一人)、施甸巡检司(府南100里)、水眼关巡检司(府南50里,土官巡检一人)、金齿驿、沙木和驿、蒲骠驿、潞江驿、阴阳学、医学、僧纲司、道纪司。[4][5]

镇守太监、金沧道、布政分司、兵备分司、永昌卫驻扎永昌府[6]

行政区划

明初,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辖一县(永平县)、一安抚司(潞江安抚司)和二长官司(施甸长官司凤溪长官司[2]。嘉靖元年(1522年)增设保山县[7]。嘉靖二年(1523年)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军政、民政拆分,设立腾越州,隶属永昌军民府[8]

城池

永昌府城,在太保山下,始建于天宝二年(743年),南诏皮罗阁创筑土城,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都元帅段阿庆重筑。洪武十五年(1382年)指挥王真依旧基重建,十六年(1383年)被麓川思瓦法夷为平地,十八年(1385年)指挥李观在故址重建,并在太保山上建子城。二十八年(1395年),指挥胡渊扩建西面,拆除西墙,以太保山为西面屏障。东、南、北城墙高二丈二尺,周长十三里十四步,开八门:东门升阳、南门镇南、西南门龙泉、安定、西门永镇(又作勇镇[9])、西北门仁寿、北门通华、东北门拱北,各门有楼。东北门外有子城,子城开二小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副使韩廷伟筑西城,高五尺。[10]

人口

明《正德云南志》载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时有9,085户、48,078人[11]。明《万历云南通志》载永昌府时有6,361户、43,661人[12]

文化

教育

永昌府儒学,在府治西,正统九年(1444年)刑部侍郎杨宁建。府城内外有社学四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兵备副使韩廷伟在老姚、施甸、阿思郎、木瓜郎四寨各设社学。[13]

科甲

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时期
  • 文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三甲进士,官至四川重庆府知府。
  • 张志淳: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二甲进士,官至南京户部侍郎。
  • 滕槟: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二甲进士,官至南京户部侍郎。
  • 马文: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三甲进士,官至四川重庆府知府。
  • 陆芸: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二甲进士,官至北直隶真定府知府。[14]

交通

驿站

  • 金齿驿:在城北门外2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
  • 沙木和驿:在城东北120里,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设。
  • 蒲缥驿:在城南60里,正统十二年(1447年)设。
  • 永平驿:在永平县城东5里,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
  • 打牛坪驿:在永平县城东北120里,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
  • 潞江驿:在潞江安抚司以北15里,正统十一年(1446年)设。[15]

知府列表

姓名 籍贯 时间 备注
李观 南直隶寿州 洪武 指挥佥事,镇守金齿,兼署永昌府事
胡志 正统 指挥佥事,镇守金齿
陈昇 正统 金齿司指挥使,调腾冲司掌印
严时泰 浙江余姚 嘉靖二年(1523年)
童蒙正 四川铜梁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16]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周季凤. 正德云南志·卷十三·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建置沿革. 禹贡梁州西南徼外之地天文井鬼分野古哀牢国汉武帝时内附置不韦县属益州郡后叛建武中其王贤栗等率其种人万余诣越嶲太守郑鸿降光武封为君长永平元年诸夷复叛遣益州太守张翕讨平之立澜沧郡寻改永昌郡以广汉郑纯为太守十二年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蜀汉诸葛亮取南中仍为永昌郡晋因之唐属姚州都督府后为南诏蒙氏所据历段氏高氏皆为永昌府元宪宗七年于永昌立三千户所隶大理万户府至元十一年置永昌州十五年升为府隶大理路及置金齿等处宣抚司于此本朝洪武十五年仍置府又立金齿卫至二十三年省府以金齿卫为军民指挥使司编户九里领县一安抚司一长官司一 
  2. ^ 2.0 2.1 2.2 2.3 陈文.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六·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条·建置沿革. 古哀牢夷之地。世传其先有妇名沙壹,居哀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产男子,名九隆。后渐相滋长,散居山谷,不通中国。汉建武中,其酋贤栗等始内附,遂封为君长。永平元年,诸部叛,遣张翕讨之,立澜沧郡,后改永昌郡。十二年,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蜀建兴元年,诸葛武侯南征,平永昌。晋、唐以来,俱不能制。蒙氏细奴逻本哀牢人,后徙蒙舍川,段氏以此为八府之一。宋保祐二年,附于元,立千户,隶大理万户。后改为永昌州,又改升为府。至元二十二年,并立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兼管军万户府,又改宣抚司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大理、永昌、迤西、迤东、金齿诸路。今洪武十五年,置永昌府,立金齿卫镇之,二十三年,革永昌府,改为军民指挥使司。近年以来,惟领千户所一十二;安抚司一,曰潞江;县一,曰永平;长官司二,曰施甸,曰凤溪。 
  3. ^ 李元阳. 万历云南通志·卷二·地理志·永昌军民府·沿革. 皇明洪武十五年仍置府立金齿卫二十三年省府改卫为军民指挥使司景泰中设镇嘉靖初疏请罢镇复设军民府 
  4. ^ 李元阳. 万历云南通志·卷五·建设志·永昌府·职官. 
  5. ^ 李元阳. 万历云南通志·卷五·建设志·永昌府·治署. 
  6. ^ 周季凤. 正德云南志·卷十三·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公署. 
  7. ^ 李元阳. 万历云南通志·卷二·地理志·永昌军民府. 保山县附郭……皇明嘉靖元年置县隶府 
  8. ^ 李元阳. 万历云南通志·卷二·地理志·永昌军民府. 腾越州……嘉靖二年复置腾越州隶永昌军民府 
  9. ^ 周季凤. 正德云南志·卷十三·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城池. 
  10. ^ 李元阳. 万历云南通志·卷五·建设志·永昌府·城池. 
  11. ^ 周季凤. 正德云南志·卷十三·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户口. 
  12. ^ 李元阳. 万历云南通志·卷六·赋役志·永昌府. 
  13. ^ 李元阳. 万历云南通志·卷八·学校志·永昌府·庙学. 
  14. ^ 李元阳. 万历云南通志·卷八·学校志·永昌府·科目. 
  15. ^ 陈文.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六·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条·馆驿. 
  16. ^ 李元阳. 万历云南通志·卷十·官师志·永昌府·名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