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祥:修订间差异

来自云南百科
(创建页面,内容为“thumb|200px '''李鸿祥'''({{bd|1879年||1963年}}),'''仪廷'''或'''仪庭'''。云南新兴州人。清…”)
 
(移除多余内链 via AWB)
第1行: 第1行:
[[File:Li_Hongxiang.jpg|thumb|200px]]
[[File:Li_Hongxiang.jpg|thumb|200px]]


'''李鸿祥'''({{bd|1879年||1963年}}),[[表字|字]]'''仪廷'''或'''仪庭'''。[[云南]][[新兴州]]人。[[ 清朝]] [[ 中华民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军事将领、政治家。曾参加[[云南省|云南]][[ 辛亥革命]] ,后成为[[滇军]]主要指挥官。
'''李鸿祥'''({{bd|1879年||1963年}}),[[表字|字]]'''仪廷'''或'''仪庭'''。[[云南]][[新兴州]]人。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将领、政治家。曾参加[[云南省|云南]]辛亥革命,后成为[[滇军]]主要指挥官。


== 生平 ==
== 生平 ==
 清末,李鸿祥赴日本留学,毕业于[[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其间加入[[ 中国同盟会]] 。1909年([[ 宣统]] 元年),归国,任[[陆军第十九镇|新军第19镇]][[ 第73标]][[ 管带]] 兼[[云南陆军讲武堂]][[ 教官]] 。1911年(宣统三年),参加[[蔡锷]]、[[唐继尧]]等发动的[[昆明市|昆明]][[重九起义]](云南辛亥革命)。云南军政府成立后,任援川滇军第2梯团团长。
 清末,李鸿祥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其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宣统元年),归国,任[[陆军第十九镇|新军第19镇]]第73标管带兼[[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1911年(宣统三年),参加[[蔡锷]]、[[唐继尧]]等发动的[[昆明市|昆明]][[重九起义]](云南辛亥革命)。云南军政府成立后,任援川滇军第2梯团团长。


 回滇后,李鸿祥任滇军第1师师长。不久,任云南省政务厅长。1913年([[民国纪元|民国]]二年),李鸿祥接替[[罗佩金]]任云南省民政长。次年,赴[[北京市| 北京]] [[ 参政院]] 参政。此后李未参加过较有影响的政治活动。1931年(民国二十年),回滇,专心致志搜集地方历史文献。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当选[[云南省参议会]]议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后,李鸿祥历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回滇后,李鸿祥任滇军第1师师长。不久,任云南省政务厅长。1913年([[民国纪元|民国]]二年),李鸿祥接替[[罗佩金]]任云南省民政长。次年,赴北京任参政院参政。此后李未参加过较有影响的政治活动。1931年(民国二十年),回滇,专心致志搜集地方历史文献。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当选[[云南省参议会]]议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李鸿祥历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63年,李鸿祥逝世。享年84岁。
1963年,李鸿祥逝世。享年84岁。

2023年3月11日 (六) 21:11的版本

Li Hongxiang.jpg

李鸿祥(1879年-1963年),仪廷仪庭云南新兴州人。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将领、政治家。曾参加云南辛亥革命,后成为滇军主要指挥官。

生平

清末,李鸿祥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其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宣统元年),归国,任新军第19镇第73标管带兼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1911年(宣统三年),参加蔡锷唐继尧等发动的昆明重九起义(云南辛亥革命)。云南军政府成立后,任援川滇军第2梯团团长。

回滇后,李鸿祥任滇军第1师师长。不久,任云南省政务厅长。1913年(民国二年),李鸿祥接替罗佩金任云南省民政长。次年,赴北京任参政院参政。此后李未参加过较有影响的政治活动。1931年(民国二十年),回滇,专心致志搜集地方历史文献。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当选云南省参议会议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李鸿祥历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63年,李鸿祥逝世。享年84岁。

参考文献

  •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 增订版》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ISBN 978-7-202-03014-1
  • 《云南辞典》编辑委员会编:《云南辞典》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ISBN 7-222-01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