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修订间差异

来自云南百科
→‎外部链接:​清理无用模板 via AWB, removed: {{Yunnan topics}} , {{Authority control}}
(移除多余内链 via AWB)
 
第22行: 第22行:
|footnotes  = <!-- 註腳 -->
|footnotes  = <!-- 註腳 -->
}}
}}
'''云南大学'''({{lang-en|'''Yunnan University'''}},[[ 缩写]] :'''YNU'''),简称'''云大''',原称私立东陆大学,由原云南省省长唐继尧于昆明创办,创建于1922年,创立之时设文、工两科,后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民国时期,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云南省省长唐继尧创办私立东陆大学。1930年,私立东陆大学改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9月,省立东陆大学改称省立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lang-en|'''Yunnan University'''}},缩写:'''YNU'''),简称'''云大''',原称私立东陆大学,由原云南省省长唐继尧于昆明创办,创建于1922年,创立之时设文、工两科,后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民国时期,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云南省省长唐继尧创办私立东陆大学。1930年,私立东陆大学改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9月,省立东陆大学改称省立云南大学


1951,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云南大学由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后,逐步恢复[[工程学| 工科]] [[ 商科]] 等撤销的科系。1999年,复建云南大学法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年11月,恢复重建云南大学医学院。2015年12月,云南省电子计算中心并入云南大学。
1951,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云南大学由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后,逐步恢复工科、商科等撤销的科系。1999年,复建云南大学法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年11月,恢复重建云南大学医学院。2015年12月,云南省电子计算中心并入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之一,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双一流B类]] ”和原 “[[211 工程]] ”建设大学,入选“[[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和“[[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
 云南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之一,是“双一流B类”和原 “211 工程”建设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 发展现状 ==
== 发展现状 ==
第189行: 第189行:


=== 省立和国立时期 ===
=== 省立和国立时期 ===
1930年,学校改组为[[ 省立东陆大学]] ,下设[[ 文学]] 院(包括政治经济和法律系)、[[ 工学]] 院(包括土木和矿冶系)和教育学院。
1930年,学校改组为省立东陆大学,下设文学院(包括政治经济和法律系)、工学院(包括土木和矿冶系)和教育学院。


1934年,学校改名为省立云南大学。包括文理学院(文学院 + 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工学院 + 理科学系),并增设医学专修科。193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出任省立云南大学校长,云南大学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1934年,学校改名为省立云南大学。包括文理学院(文学院 + 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工学院 + 理科学系),并增设医学专修科。193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出任省立云南大学校长,云南大学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1938年,云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熊庆来在任期间,[[费孝通]]、[[楚图南]]、[[ 严济慈]] [[ 彭桓武]] 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到校执教,[[ 中國抗日戰爭]] 时还有不少[[西南联大]]学者在此兼职,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甚大的综合性大学。至[[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國前,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学府,包括五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和3个研究室。1946年,权威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1938年,云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熊庆来在任期间,[[费孝通]]、[[楚图南]]、严济慈、彭桓武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到校执教,中國抗日戰爭时还有不少[[西南联大]]学者在此兼职,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甚大的综合性大学。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学府,包括五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和3个研究室。1946年,权威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 院系调整时期 ===
=== 院系调整时期 ===
[[File:云南大学历史沿革.png|缩略图|[[云南大学]]历史沿革示意图 ([[1922年|1922]] 年至今)]]
[[File:云南大学历史沿革.png|缩略图|[[云南大学]]历史沿革示意图 (1922 年至今)]]
1952年开始的高校[[ 院系调整]] ,把云南大学的法律、政治等学科,分别并入[[ 四川大学]] 、北京航空学院(即现在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南政法学院(现名[[ 西南政法大学]] )等高校,农、医、工等学院则先后分离为独立的高校。调整情况如下:<br />
1952年开始的高校院系调整,把云南大学的法律、政治等学科,分别并入四川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即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名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农、医、工等学院则先后分离为独立的高校。调整情况如下:<br />
 (1)航空专业分别并入[[ 四川大学]] 和北京航空学院(即现在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r />
 (1)航空专业分别并入四川大学和北京航空学院(即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r />
 (2)法律、政治专业与[[ 重庆大学]] [[ 四川大学]] 等学校的相关专业合并建立西南政法学院(现名[[ 西南政法大学]] );<br />
 (2)法律、政治专业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学校的相关专业合并建立西南政法学院(现名西南政法大学);<br />
 (3)土木建筑专业分别并入中南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重庆土木工程建筑学院;<br />
 (3)土木建筑专业分别并入中南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重庆土木工程建筑学院;<br />
 (4)铁道管理专业分别并入北京铁道学院、长沙铁道学院;<br />
 (4)铁道管理专业分别并入北京铁道学院、长沙铁道学院;<br />
第211行: 第211行:
1978年,由于基础学科实力仍然雄厚,云南大学被教育部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法律等各专业先后恢复招生,云南大学重新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978年,由于基础学科实力仍然雄厚,云南大学被教育部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法律等各专业先后恢复招生,云南大学重新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997年,云南大学成为“九五”期间国家 “[[211 工程]] ”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1997年,云南大学成为“九五”期间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File:Yunnan University.png|缩略图|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大门。]]
[[File:Yunnan University.png|缩略图|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大门。]]
1999年云南大学在原有法律系的基础上,合并了[[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了云南大学法学院。
1999年云南大学在原有法律系的基础上,合并了[[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了云南大学法学院。
第225行: 第225行:
2020年9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红会医院)划归云南大学,更名为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眼科医院),作为云南大学下属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2020年9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红会医院)划归云南大学,更名为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眼科医院),作为云南大学下属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2021年2月2日,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批准,原属云南大学管理的[[ 独立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脱离该校管理,并转设为[[民办大学|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由[[云南大博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有<ref name="报道0104A">{{cite news|author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title=教育部关于同意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转设为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的函(教发函〔2021〕33号) |ur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1/202102/t20210208_512960.html |accessdate=2021-02-09 |page= |work=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location=北京 |language=zh-hans}}</ref>。
2021年2月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原属云南大学管理的独立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脱离该校管理,并转设为[[民办大学|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由[[云南大博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有<ref name="报道0104A">{{cite news|author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title=教育部关于同意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转设为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的函(教发函〔2021〕33号) |ur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1/202102/t20210208_512960.html |accessdate=2021-02-09 |page= |work=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location=北京 |language=zh-hans}}</ref>。


==排名聲譽==
==排名聲譽==
第246行: 第246行:
*[[赵忠尧]]:物理学家
*[[赵忠尧]]:物理学家
*[[熊庆来]]:数学家
*[[熊庆来]]:数学家
*[[ 钱穆]] :历史学家
*钱穆:历史学家
*[[费孝通]]:社会学家
*[[费孝通]]:社会学家
*[[ 顾颉刚]] :文学家
*顾颉刚:文学家
*[[楚图南]]:教育家,翻译家
*[[楚图南]]:教育家,翻译家
*[[吴文藻]]:社会学家
*[[吴文藻]]:社会学家
第254行: 第254行:
*[[冯友兰]]:哲学家
*[[冯友兰]]:哲学家
*[[潘光旦]]:社会学家
*[[潘光旦]]:社会学家
*[[ 施蛰存]] :作家
*施蛰存:作家
*[[ 白寿彝]] :历史学家
*白寿彝:历史学家
*[[吕叔湘]]:语言学家
*[[吕叔湘]]:语言学家
*[[华罗庚]]:数学家
*[[华罗庚]]:数学家
*[[ 严济慈]] :物理学家
*严济慈:物理学家
*[[陈省身]]:数学家
*[[陈省身]]:数学家
*[[李广田]]:文学家,诗人,教育家
*[[李广田]]:文学家,诗人,教育家
*[[ 彭桓武]] :物理学家
*彭桓武:物理学家
*[[方国瑜]]:历史学家,纳西文化之父
*[[方国瑜]]:历史学家,纳西文化之父
*[[钱令希]]:力学家
*[[钱令希]]:力学家
*[[于坚]]:诗人
*[[于坚]]:诗人
*[[吴文光 (导演)|吴文光]]:独立纪录片工作者
*[[吴文光 (导演)|吴文光]]:独立纪录片工作者
*[[ 陈庆德]] :人类学家,中国经济人类学的开创者
*陈庆德:人类学家,中国经济人类学的开创者
*[[ 田成有]] :法律学者
*田成有:法律学者
*[[ 何道峰]] :公益名人
*何道峰:公益名人
*[[ 徐中起]] :法律学者
*徐中起:法律学者
*[[ 林耀华]] :社会学家
*林耀华:社会学家
*[[胡永康]]:石油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永康]]:石油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279行: 第279行:
*[[何瑶]]:第三任校长,于1932年-1937年间任职。
*[[何瑶]]:第三任校长,于1932年-1937年间任职。
*[[熊庆来]]:第四任校长,于1937年-1949年间任职。
*[[熊庆来]]:第四任校长,于1937年-1949年间任职。
*[[ 秦瓒]] :第五任校长(职务名称为临时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于1950年-1951年间任职。
*秦瓒:第五任校长(职务名称为临时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于1950年-1951年间任职。
*[[周保中]]:第六任校长,于1951年-1957年间任职。
*[[周保中]]:第六任校长,于1951年-1957年间任职。
*[[李广田]]:第七任校长,于1957年-1960年间任职。
*[[李广田]]:第七任校长,于1957年-1960年间任职。
*[[ 高治国]] :第八任校长,于1960年-1964年间任职。
*高治国:第八任校长,于1960年-1964年间任职。
*[[ 胡泮生]] :第九任校长,于1964年-1977年间任职。
*胡泮生:第九任校长,于1964年-1977年间任职。
*[[刘披云]]:第十任校长,于1978年-1979年间任职。
*[[刘披云]]:第十任校长,于1978年-1979年间任职。
*[[ 赵季]] :第十一任校长,于1980年-1983年间任职。
*赵季:第十一任校长,于1980年-1983年间任职。
*[[ 杨光俊]] :第十二任校长,于1983年-1992年间任职。
*杨光俊:第十二任校长,于1983年-1992年间任职。
*[[ 王学仁]] :第十三任校长,于1992年-1996年间任职。
*王学仁:第十三任校长,于1992年-1996年间任职。
*[[ 朱维华]] :第十四任校长,于1996年-2001年间任职。
*朱维华:第十四任校长,于1996年-2001年间任职。
*[[ 吴松]] :第十五任校长,于2001年-2007年间任职。
*吴松:第十五任校长,于2001年-2007年间任职。
*[[ 何天淳]] :第十六任校长,于2007年-2013年间任职。
*何天淳:第十六任校长,于2007年-2013年间任职。
*[[林文勋]]:第十七任校长,于2013年-2019年间任职。
*[[林文勋]]:第十七任校长,于2013年-2019年间任职。



2023年3月11日 (六) 22:11的最新版本

云南大学
Yunnan University
File:Yunnan University logo.png
校训自尊 致知 正义 力行
校庆日4月20日
校长方精云
党委书记林文勋
地址Template:CHN云南省昆明市
五华区(东陆校区)
模板:Coord使用错误
呈贡区(呈贡校区)
网站www.ynu.edu.cn

云南大学(英语:Yunnan University,缩写:YNU),简称云大,原称私立东陆大学,由原云南省省长唐继尧于昆明创办,创建于1922年,创立之时设文、工两科,后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民国时期,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云南省省长唐继尧创办私立东陆大学。1930年,私立东陆大学改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9月,省立东陆大学改称省立云南大学

1951,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云南大学由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后,逐步恢复工科、商科等撤销的科系。1999年,复建云南大学法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年11月,恢复重建云南大学医学院。2015年12月,云南省电子计算中心并入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之一,是“双一流B类”和原“211工程”建设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发展现状

基本情况

云南大学占地面积4551.84亩,其中校本部535.84亩,呈贡校区4016亩。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3264人,研究生12000人。

目前本科全日制学生以及研究生入住“梓”“桦”“楠”“楸”四大学生公寓,全部为四人宿舍配独立卫浴。

云南大学设有出版社、附属中学、附属外语学校,并主办《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等十余种学术刊物。

院系设置

云南大学下设27个学院、14个研究机构、1个公共课教学部及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1]

学院设置[2]

云南大学学院设置
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与天文学院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学院 软件学院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建筑与规划学院 国际学院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医学院 农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史与档案学院 新闻学院 文学院 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研究机构设置[3]

云南大学研究机构设置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发展研究院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院
现代分析测试中心 国际关系研究院 云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文化发展研究院 周边外交研究中心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滇西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 能源研究院 缅甸研究院
深时陆地生态研究所 东陆书院 非洲研究中心 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民族政治研究院
云南大学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数字经济研究院

国家基地班设置

除此之外,云南大学还设有四个国家基地班。

  • 数理基础科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学院)
  • 历史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学校文化

学校精神

校训

东陆大学成之,唐继尧为之作校训四,如下:

自尊

志学而立,健以自强。不偏不倚,毋怠毋荒。世方万变,我自抱一。高乃自危,立乃毋踬。

致知

子与有言,立乎其大。大者先立,天君自泰。何以致之,在致良知。良知吾心,吾心乃师。

正义

履蹈正谊,罔涉回邪。耿介拨俗,尽扫浮夸。廉隅外砺,诗书内华。不折不挠,凛然孔嘉。

力行

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行合一,允矣名言。庄敬曰强,同撑大厦,愿持此言,质诸天下。

这八字校训,“自尊”谓心态,“致知”求学,“正义”谈道德,“力行”求实践,其下的四首四言诗,系唐氏之注也。[4]

刻有“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石墙,该石墙为“会泽院”基座外立面

自尊 致知 正义 力行 的校训至今亦仍得到云南大学官方的认可。

另,在1938年至1949年“国立云南大学”阶段,云南大学的校训是:诚正敏毅。

校风

云南大学的校风为“高远、务实、勤勉、卓越”。[5]

云大精神

云南大学的精神被阐述为“会泽百家、至公天下”[6],很多人亦将这八个字当作云南大学的校训。“会泽”源于云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会泽院”(因云南大学的创办者唐继尧为云南省会泽县人,故名),“至公”源于另一个标志性建筑“至公堂”(古时的云南贡院建筑,也是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的地方)。

学校标志

校歌

《云南大学校歌》

熊庆来 作词

赵元任 作曲

太华巍巍,拔海千寻;

滇池淼淼,万山为襟。

卓哉吾校,其与同高深。

北极低悬赤道近,

节候宜物复宜人。

四时读书好,

探研境界更无垠。

努力求新,以作我民;

努力求真,文明允臻。

以作我民,文明允臻。[7]

历史沿革

私立时期

云南大学具有9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前身私立东陆大学为当时的云南省都督唐继尧所创办,于1922年12月8日宣布成立,1923年4月23日正式开学,设预科、本科、附中几个部门。首任校长为董泽

省立和国立时期

1930年,学校改组为省立东陆大学,下设文学院(包括政治经济和法律系)、工学院(包括土木和矿冶系)和教育学院。

1934年,学校改名为省立云南大学。包括文理学院(文学院 + 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工学院 + 理科学系),并增设医学专修科。193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出任省立云南大学校长,云南大学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1938年,云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熊庆来在任期间,费孝通楚图南、严济慈、彭桓武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到校执教,中国抗日战争时还有不少西南联大学者在此兼职,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甚大的综合性大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学府,包括五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和3个研究室。1946年,权威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院系调整时期

云南大学历史沿革示意图(1922年至今)

1952年开始的高校院系调整,把云南大学的法律、政治等学科,分别并入四川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即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名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农、医、工等学院则先后分离为独立的高校。调整情况如下:
(1)航空专业分别并入四川大学和北京航空学院(即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法律、政治专业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学校的相关专业合并建立西南政法学院(现名西南政法大学);
(3)土木建筑专业分别并入中南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重庆土木工程建筑学院;
(4)铁道管理专业分别并入北京铁道学院、长沙铁道学院;
(5)1954年8月,理工学院独立为昆明工学院(后经发展合并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
(6)1956年8月,医学院独立为昆明医学院(今昆明医科大学的前身);
(7)1958年8月,农学院独立为昆明农林学院(今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的前身)。

1958年高校院系调整完毕后,云南大学仅设文理两科,六个系,并由教育部下放云南省政府管理。

改革开放之后

1978年,由于基础学科实力仍然雄厚,云南大学被教育部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法律等各专业先后恢复招生,云南大学重新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997年,云南大学成为“九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大门。

1999年云南大学在原有法律系的基础上,合并了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了云南大学法学院。

2004年,云南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经过多轮调整,云南大学已成立有17个学院、8个研究院、1个公共课教学部、1个留学生院,另有两所独立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和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位于丽江)。

2010年8月,云南大学洋浦校区顺利整体搬迁到呈贡校区;9月,呈贡校区作为主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2020年9月,云南省教育厅发布《云南省教育厅关于云南省5所独立学院申请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的公示》,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和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在列。

2020年9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红会医院)划归云南大学,更名为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眼科医院),作为云南大学下属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2021年2月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原属云南大学管理的独立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脱离该校管理,并转设为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由云南大博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有[8]

排名声誉

Template:Infobox university rankings

知名校友

(包括曾在云南大学任教的教员)

  • 赵忠尧:物理学家
  • 熊庆来:数学家
  • 钱穆:历史学家
  • 费孝通:社会学家
  • 顾颉刚:文学家
  • 楚图南:教育家,翻译家
  • 吴文藻:社会学家
  • 刘文典:国学大师,庄子研究专家
  • 冯友兰:哲学家
  • 潘光旦:社会学家
  • 施蛰存:作家
  • 白寿彝:历史学家
  • 吕叔湘:语言学家
  • 华罗庚:数学家
  • 严济慈:物理学家
  • 陈省身:数学家
  • 李广田:文学家,诗人,教育家
  • 彭桓武:物理学家
  • 方国瑜:历史学家,纳西文化之父
  • 钱令希:力学家
  • 于坚:诗人
  • 吴文光:独立纪录片工作者
  • 陈庆德:人类学家,中国经济人类学的开创者
  • 田成有:法律学者
  • 何道峰:公益名人
  • 徐中起:法律学者
  • 林耀华:社会学家
  • 胡永康:石油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任校长

  • 唐继尧:东陆大学创办人。
  • 董泽:首任校长,于1922年-1930年间任职。
  • 华秀升:第二任校长,于1930年-1932年间任职。
  • 何瑶:第三任校长,于1932年-1937年间任职。
  • 熊庆来:第四任校长,于1937年-1949年间任职。
  • 秦瓒:第五任校长(职务名称为临时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于1950年-1951年间任职。
  • 周保中:第六任校长,于1951年-1957年间任职。
  • 李广田:第七任校长,于1957年-1960年间任职。
  • 高治国:第八任校长,于1960年-1964年间任职。
  • 胡泮生:第九任校长,于1964年-1977年间任职。
  • 刘披云:第十任校长,于1978年-1979年间任职。
  • 赵季:第十一任校长,于1980年-1983年间任职。
  • 杨光俊:第十二任校长,于1983年-1992年间任职。
  • 王学仁:第十三任校长,于1992年-1996年间任职。
  • 朱维华:第十四任校长,于1996年-2001年间任职。
  • 吴松:第十五任校长,于2001年-2007年间任职。
  • 何天淳:第十六任校长,于2007年-2013年间任职。
  • 林文勋:第十七任校长,于2013年-2019年间任职。

参考文献

  1. ^ 学校简介-云南大学. www.ynu.edu.cn.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2. ^ 学院-云南大学. www.ynu.edu.cn.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3. ^ 研究机构-云南大学. www.ynu.edu.cn.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4. ^ 识别云大-云南大学. www.ynu.edu.cn. [2019-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5. ^ 大学章程-云南大学. www.ynu.edu.cn. [2019-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6. ^ 大学章程-云南大学. www.ynu.edu.cn. [2019-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7. ^ 大学章程-云南大学. www.ynu.edu.cn. [2019-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8. ^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教育部关于同意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转设为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的函(教发函〔2021〕3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北京). [2021-02-09] (中文(简体)).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Template: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Template:211工程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Template: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单位 Template:中西部高校联盟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省部共建制高等院校 Template:GMSARN Template: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大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