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施路

出自云南百科

茫施路是元朝在雲南行省西部設置的一個路,位於今芒市一帶。

歷史

中統初年,「茫施蠻」內附元朝[1],元王朝在金齒地區設置了金齒等處宣撫司,至元八年(1271年)宣撫司分路,茫施位於東路安撫使境內,十二年(1275年)改稱鎮康路安撫使[2]。十三年(1276年)從鎮康路劃出,置茫施路,隸宣撫司[1]。茫施路在柔遠路之南、怒江之西,位於騰衝府東南四日裡程[2]。茫施路轄有兩個「甸」[2]

元緬戰爭後,元朝軍隊與行政官員退回內地,鄰近的麓川路孟卯政權開始大規模擴張,茫施路實際屬於麓川這一地方政權管理,元末已擺脫中央政府自治一方[3]。明初曾計劃在此設置芒施府

參考文獻

  1. ^ 1.0 1.1 元史. 卷六十一. 茫施路,在柔遠路之南,瀘江之西。其地曰怒謀,曰大枯睒,曰小枯睒。即《唐史》所謂茫施蠻也。中統初內附。至元十三年,立為路,隸宣撫司。 
  2. ^ 2.0 2.1 2.2 李治安; 薛磊.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 208-209. ISBN 978-7-309-05601-3. 
  3. ^ 高金和. 麓川思氏王国的历史兴衰. 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4, (3): 19-23+35.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瑞麗江的河水,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