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施路
历史
中统初年,“茫施蛮”内附元朝[1],元王朝在金齿地区设置了金齿等处宣抚司,至元八年(1271年)宣抚司分路,茫施位于东路安抚使境内,十二年(1275年)改称镇康路安抚使[2]。十三年(1276年)从镇康路划出,置茫施路,隶宣抚司[1]。茫施路在柔远路之南、怒江之西,位于腾冲府东南四日里程[2]。茫施路辖有两个“甸”[2]。
元缅战争后,元朝军队与行政官员退回内地,邻近的麓川路孟卯政权开始大规模扩张,茫施路实际属于麓川这一地方政权管理,元末已摆脱中央政府自治一方[3]。明初曾计划在此设置芒施府。
参考文献
|
本条目的最初版本来自中文维基百科(链接),主编是瑞丽江的河水,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CC BY-SA 3.0)发布,现版本可能与维基百科条目有一些差异。如果您重写或大幅修订这篇条目,请将这个模板移除,换上{{原创条目}}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