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出自云南百科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紅河州
自治州
紅河哈尼族村落及梯田
紅河哈尼族村落及梯田
紅河州的地理位置
紅河州的地理位置
雲南省
區劃代碼532500
設立1957年9月6日
政府駐地蒙自市
下級行政區4縣級市、6縣、3自治縣
政府
 • 州委書記趙瑞君
 • 人大常委會主任普紹忠(彝族
 • 州長羅萍(女,哈尼族)
 • 政協主席聶明
面積
 • 總計32,173 平方千米
 • 排名全省第2位(佔全雲南省8.4%)
最高海拔西隆山,3,074 米
 • 年均溫14.7-23 ℃
 • 年降水1,491毫米
人口(2015)
 • 總計465萬人
 • 排名全省第4位(佔全雲南省9.81%)
 • 密度144.5人/平方千米
 • 城鎮(2015)199.76萬人
國內生產總值(2015)
 • 總量1,221.08億元人民幣
196.05億美元(匯率)
 • 總量排名全省第4位,佔全雲南省8.81%
 • 人均26,345元人民幣
4,230美元(匯率)
 • 人均排名全省第7位
郵政編碼661400
電話區號873
車牌雲G
網站http://www.hh.gov.cn/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雲南統計年鑑-2016》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語:Haoqhoq Haqniqssaq Haqhholssaq Ziiqziifzel,彝文:ꉼꉸꉳꆃꁈꆃꁈꊨꏦꍓ),簡稱紅河州,是雲南省下轄的自治州,位於雲南省南部,以紅河橫貫州境而得名。州境西界普洱市,北達玉溪市昆明市,東北臨曲靖市,東鄰文山州,南與越南接壤。以紅河為界,以北為滇中高原盆地區,以南為橫斷山脈哀牢山峽谷地帶。紅河南盤江甸溪河藤條江李仙江等流經境內。全州總面積32,173平方公里,人口465萬,漢族哈尼族彝族的人口比例分別約43%、18%和23%,自治州首府駐蒙自市紅河哈尼梯田為雲南梯田的代表,於2013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牂牁郡;又置漏江縣(今瀘西縣境),屬牂柯郡。元封二年(前109年)置益州郡;又置賁古縣(治今蒙自市東南),屬益州郡。東漢析益州郡西置永昌郡。三國蜀漢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又設興古郡。西晉泰始六年(270年),析益州的建寧、興古、雲南、永昌四郡置寧州。東晉分屬興古、梁水晉寧三郡。後地入爨氏,南部屬濮部。唐調露元年(679年)設安南都護府。南詔時南部屬通海都督府,北部屬拓東節度大理國於境內置秀山郡石城郡最寧府

元憲宗七年(1257年)設目則千戶(今蒙自市)。元至元七年(1270年)置石坪州(今石屏縣)。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彌勒千戶(今彌勒市)。至元十三年(1276年)於彌鹿部置廣西路(今瀘西縣),又置臨安路和泥路,隸雲南等處行中書省;改目則千戶置蒙自縣,屬臨安路;以阿僰部置建水州(今建水縣),屬臨安路。至元二十七年改彌勒千戶置彌勒州,屬廣西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置臨安府廣西府元江府;置阿迷州(今開遠市),屬臨安府;改石坪州為石屏州,屬臨安府。南明永曆二年(1648年)改阿迷州為開遠州,改蒙自縣為樂新縣,清復舊名。

清沿明制,仍置臨安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廣西府為廣西直隸州,改彌勒州置彌勒縣,屬廣西直隸州;改建水州為建水縣,為臨安府治。光緒九年(1883年)於蒙自縣箇舊里設箇舊招商局。光緒十一年(1885年)臨安府雙水塘同知遷駐個舊,置箇舊廳,專管礦務,兼收課稅,屬蒙自縣。光緒十三年(1887年)辟蒙自縣為商埠,設蒙自關。光緒十四年(1888年)設臨安開廣道,治蒙自縣,轄臨安、開化廣南三府。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置河口副督辦區(今河口縣),屬臨開廣道。

民國二年(1913年)置靖邊行政區(今屏邊縣);同年廢府州廳改縣,臨安、蒙自、石屏阿迷箇舊廣西彌勒等縣屬臨開廣道,次年改蒙自道。1914年臨安縣因與浙江省臨安縣重名,復名建水縣;改河口副督辦區置河口對汛督辦區。1917年置金河行政區勐丁行政區。1922年析建水縣北部置曲溪縣(今建水縣曲江鎮)。1927年裁蒙自道。1929年廣西縣更名瀘西縣。1931年改阿迷縣為開遠縣。1932年改金河、勐丁兩行政區為金河設治局平河設治局。1933年改靖邊行政區設屏邊縣。1934年析石屏縣北部置龍武設治局(今石屏縣龍武鎮)。1936年金河、平河兩設治區合併設立金平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置雲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轄建水、蒙自、箇舊、石屏、元江、曲溪、金平等縣及龍武設治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除龍武設治局屬第六區,其餘各縣均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改河口對汛督辦區置河口市,析元江、石屏、建水三縣置紅河縣,析建水、蒙自、個舊三縣置新民縣(治今元陽縣新街鎮),龍武設治局改置龍武縣;同年置蒙自專區,轄蒙自、個舊、開遠、建水、曲溪、石屏、金平、屏邊、元江、龍武、新民、紅河12縣及河口市,專署駐蒙自縣。1951年新民縣更名為元陽縣;撤銷個舊縣,改設箇舊市,由省直轄;將紅河縣改設紅河縣愛尼族自治區。1953年設立紅河哈尼族自治區,首府駐元陽縣,轄元江、金平、紅河三縣。1954年將宜良專區彌勒縣彝族自治區劃歸蒙自專區;元江縣劃歸玉溪專區。1955年撤銷河口市,改設河口縣;改彌勒縣為彌勒彝族自治縣;析紅河、元陽、墨江、金平四縣置六村辦事處(駐今綠春縣大興鎮)。1957年9月6日批准將蒙自專區和紅河哈尼族自治區合併,設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政府駐蒙自縣;同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

1958年箇舊市改由紅河州領導,自治州首府遷駐箇舊市;同年撤銷開遠縣,併入箇舊市和文山縣;撤銷蒙自縣,併入箇舊市;撤銷瀘西縣(原屬曲靖專區),併入彌勒縣;撤銷六村辦事處,設立綠春縣。1960年撤銷曲溪縣,併入建水縣;撤銷龍武縣,併入石屏縣;撤銷屏邊縣,併入河口縣;復置開遠、蒙自兩縣,由箇舊市領導。1961年開遠、蒙自兩縣改由自治州領導。1962年恢復瀘西縣、屏邊縣。1963年,屏邊縣改設屏邊苗族自治縣;河口縣改設河口瑤族自治縣。1981年1月,撤銷開遠縣,設立開遠市。1985年6月,金平縣改設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2003年1月,紅河州政府駐地由箇舊市遷至蒙自縣。2010年9月,撤銷蒙自縣,設立蒙自市。2013年3月,撤銷彌勒縣,設立彌勒市

地理

州境以紅河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紅河以北為岩溶高原和湖盆高原,有蒙自、建水、彌勒、石屏等壩子。紅河以南為橫斷山脈哀牢山峽谷區。

水文

南盤江及其支流甸溪河瀘江等流經北部,紅河及其支流藤條江李仙江南溪河小河底河等流經南部。有異龍湖大屯海長橋海三角海等湖泊。

氣候

州境大部分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北部小部分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紅河谷地屬北熱帶乾旱氣候。

政治

現任領導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Danghui.svg
中國共產黨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人民政府

州長
Chart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logo.svg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委員會
主席
姓名 趙瑞君[1] 普紹忠[2] 羅萍(女)[3] 聶明[4]
民族 漢族 彝族 哈尼族 漢族
籍貫 北京市 雲南省開遠市 雲南省元陽縣 雲南省祿勸縣
出生日期 1970年1月(54歲) 1964年3月(60歲) 1971年11月(52歲) 1962年3月(62歲)
就任日期 2021年9月 2012年2月 2017年10月 2017年2月

行政區劃

紅河州下轄4個縣級市、6個縣]]、3個自治縣。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5]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注 1][6]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7]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8]
街道
辦事處
其中:
民族鄉
532500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Hónghé Hānízú Yízú Zìzhìzhōu 32,172.82 4,478,422 蒙自市 661100 7 63 60 5
532501 箇舊市 Gèjiù Shì 1,557.47 419,314 城區街道 661000 3 5 2
532502 開遠市 Kāiyuǎn Shì 1,940.31 323,031 樂白道街道 661600 2 2 3 1
532503 蒙自市 Méngzì Shì 2,171.71 585,976 文瀾街道 661100 2 5 4 2
532504 彌勒市 Mílè Shì 3,912.38 538,083 彌陽鎮 652300 9 2
532523 屏邊苗族自治縣 Píngbiān Miáozú Zìzhìxiàn 1,844.23 129,448 玉屏鎮 661200 4 3
532524 建水縣 Jiànshuǐ Xiàn 3,782.04 534,205 臨安鎮 654300 8 4
532525 石屏縣 Shípíng Xiàn 3,041.81 271,951 異龍鎮 662200 7 2
532527 瀘西縣 Lúxī Xiàn 1,644.94 389,138 中樞鎮 652400 5 3
532528 元陽縣 Yuányáng Xiàn 2,212.32 359,155 南沙鎮 662400 3 11
532529 紅河縣 Hónghé Xiàn 2,028.50 284,607 迤薩鎮 654400 5 8
532530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Jīnpíng Miáozú Yáozú Dǎizú Zìzhìxiàn 3,615.06 331,377 金河鎮 661500 4 9 1
532531 綠春縣 Lǜchūn Xiàn 3,093.17 210,166 大興鎮 662500 4 5
532532 河口瑤族自治縣 Hékǒu Yáozú Zìzhìxiàn 1,328.89 101,971 河口鎮 661300 2 4 1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為450.1萬人[9]。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7.05萬人,增長8.97%,平均每年增加3.71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86%。其中,男性為234.13萬人,占總人口的52.02%;女性為215.96萬人,占總人口的47.9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8.42。0-14歲的人口為96.66萬人,占總人口的21.48%;15-59歲人口為304.78萬人,占總人口的67.713%;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8.65萬人,占總人口的10.81%;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3.36萬人,占總人口的7.4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61.13萬人,占總人口的35.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88.97萬人,占總人口的64.2%。

民族

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92.86萬人,占總人口的42.8%;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57.23萬人,占總人口的57.2%。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構成(2010年11月)[10]
民族名稱 漢族 彝族 哈尼族 苗族 壯族 傣族 瑤族 回族 拉祜族 白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1928601 1043599 789702 326141 111182 106150 92759 74767 11430 4846 11719
占總人口比例(%) 42.85 23.19 17.55 7.25 2.47 2.36 2.06 1.66 0.25 0.11 0.26
占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 40.57 30.70 12.68 4.32 4.13 3.61 2.91 0.44 0.19 0.46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特產

注釋

  1.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1. ^ 赵瑞君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 ^ 州人大主任普绍忠. 中國紅河網. [201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6). 
  3. ^ 罗萍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4. ^ 聂明同志简历. 紅河州政協網. [201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6).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5-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6. ^ 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统计年鉴2015》.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5年9月. ISBN 978-7-5037-7573-4. 
  7. ^ 红河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紅河州人民政府. 
  8.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9. ^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統計局.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0. ^ 雲南省人口普查辦公室、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2年9月. ISBN 978-7-5037-6548-3. 

外部鏈接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鏈接),主編是高晶Hongchoi newYkliuChk2011,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