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

来自云南百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十军由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战场起义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改编成军。至1985年百万大裁军裁撤。

六十军的建军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大清云南都督唐继尧滇军,参加抗战,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又奉命进入越南受降,后转移至东北战场投入国共内战,最后战场起义加入东北人民解放军。

初期

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建立,编制则是从国民革命军第十路军移编。第十路军的前身则是在北伐战争期间改组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下辖国民革命军第98师(师长卢汉)、国民革命军第99师(师长朱旭)、国民革命军第100师(师长张凤春)、国民革命军第101师(师长张冲)。在1930年代,这4个师被改编为旅,以滇军第1旅起头重新编号。

民国26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第十路军在全面抗战时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第30军团,以龙云为首的滇系军阀当时所配备的部队有6个旅、12个团,龙云接受国民政府节制,将滇军旅改编为师,此6个旅集中到昆明,改组成国民革命军第182(师长安恩溥,下辖539旅,旅长高振鸿、540旅,旅长郭建臣)、183(师长高荫槐,辖541旅,旅长杨宏光、542旅)、184(师长张冲、辖543旅,旅长万保邦、544旅)等3个师,并由新成立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指挥,军长卢汉、参谋长赵锦雯,总和人数约有4万人。六十军因为是由原有滇军部队改组,初期使用多半为法国军械,装备相对齐全。同年10月5日,第六十军在云南昆明东南郊的巫家坝操场举行誓师出征大会,行军到长沙后铁运华中前线。由于出省时间较晚,因此并无投入上海与南京战场。

民国二十七年(1938)4月,六十军移防徐州,投入徐州会战,投入作战的部队有35,123人。六十军的作战拆分为两部分,183师与184师运往山东省台儿庄投入台儿庄战役后续防御任务、182师与六十军军部为第二批增援。台儿庄的部队与日军交火时542旅旅长陈钟书中弹战死,职务由副旅长马继武接任,4月24日1084团团长龙云阶战死。4月25日第五战区下令六十军反攻台儿庄,182师作为主攻部队,与183师部分部队偕同攻入蒲汪镇,4月26日539旅1078团团长董文英、183师1082团团长严家训、1083团团长莫肇衡战死。

除了台儿庄,卢汉将尚未投入的543旅等3个团级部队投入禹王山一线,4月27日该地部队与日军交火,直到5月14日才获准撤退。从4月19日5月14日的各处作战中六十军遭到重创,182师、183师原先皆为4团制步兵师,在撤退时被整编剩1个团,184师状况相对完整,整编了3个团。战后卢汉报告阵亡了18,844人。撤退的部队在6月经由平汉铁路后运武汉。

1938年4月,第184师师长张冲在汉口秘密会见叶剑英,申请加入中共,并请中共派人到第184师工作。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遂派出周时英等一批骨干到第184师开展工作,组建地下党支部。1938年冬,蒋介石解除张冲职务,第184师中的地下党员大都撤离,只有少数有社会关系基础、隐蔽较好的继续留下。

在武汉期间,六十军进行短暂休整,补充了1.2万位从云南补充的新兵恢复战力,军委会要求滇军改组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原称第30军团),卢汉升任指挥官,六十军军长则由安恩溥接任。卢汉决定让184师补充恢复4团编装,并将战斗经验最资深的士官兵调入该师确保战力,182师与183师则就地重训。在8月份武汉卫戍司令陈诚指示六十军北上湖北省阳新县布防。由于大部分部队有待重新训练,卢汉在阳新布防时以184师为防线第一梯队,182、183师为防线第二梯队。9月初,日军第9师团自江西省西进湖北,在9月5日下辖之歩兵第35连队与六十军展开交战,激战区主要是在阳新县的排市镇周边。184师在9月初负担大部分的作战任务,直到10月7日退出防线。

在武汉会战期间,卢汉因病住院,除了影响到集团军整编,也影响到滇军在武汉会战终盘时的作战士气。期间主力部队折损,卢汉决定将182师的部队移编给183、184师充实,182师只保留军官返回云南省重建部队。同时183师抽离六十军,组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此后六十军即剩下182、184师,成为二师制的标准步兵军。

武汉会战后,六十军在民国28年(1939年)2月转移至江西省铜鼓县调整编制,整编过后赶赴南昌前线,至1939年底先后参加了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等。

民国29年(1940年)9月,日军占领越南,为了强化云南省境防御,六十军从江西省回师云南省,驻防红河州一带。此后六十军即常驻云南省境作为戍边部队,未再进行调动,为了强化防御力第一集团军将国民革命军暂编21师编入六十军增强兵力规模,师长马继武。民国三十二年(1943),安恩溥卸职赴陆军大学进修,军长职由184师师长万保邦接任。

民国34年(1945年)年,军委会重新整编部队时新三军解散,六十军军长由曾泽生接任。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卢汉率第六十军同第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三军开进越南北部南定接受日军投降。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民国35年(1946年)4月24日,第六十军奉命从越南海防港海运至中国东北地区,5月11日在葫芦岛登岸。隶属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第六十军的编制部队和抗战末期相同,被拆散使用:

  • 军部及其直属队则被遣往新民县驻防。
  • 182师驻防沈阳、铁岭、昌图,归新一军孙立人指挥
  • 184师被指定驻守鞍山至营口一线,师部及魏瑛552团驻海城,张秉昌551团驻鞍山,杨朝纶550团守备大石桥和营口,归第五十二军指挥
  • 暂编第二十一师驻防抚顺等地归东北行营直接指挥。

1946年5月,刘浩到东北,潜入第60军,传达党中央对滇军地下党组织的八项决定。6月,刘浩同第六十军军部副官长兼特务营长、地下党员杨重接上关系,杨重用“赵振华”的化名给刘浩办了一张少校军需官的通行证,刘浩以此为掩护,在第六十军中公开活动,人称“赵主任”。

1946年5月下旬,趁东北国军主力突破四平前线后正在发动吉长之战,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于5月23日开始进攻第184师第551团鞍山守军,5月24日午后肃清鞍山外围守军两个营的兵力。5月25日进攻鞍山市区,守军551团仅剩的第3营集中在市政公署大楼、炼钢厂、对炉山等地继续抵抗。从辽阳增援的第五十二军第2师一个营在途中被阻援部队击溃,第551团残部最后龟缩在鞍山女子中学楼内由营长率350余人向第四纵队投诚,团长张秉昌率领警卫队逃回海城师部。至此,鞍山解放,第551团被歼灭。第四纵队迅即调整兵力部署,一部打援,第10旅配属炮兵团和辽宁第1军分区保安第3团围攻海城。战斗部署为:

  • 第28团强攻海城东主要屏障玉皇山。5月28日3时,第2营开始进攻玉皇山,第一连炸毁守敌2座地堡后,攻占了玉皇山第一个小山头。随后,转入逐堡争夺战斗;22时,第3营占领了玉皇山下的师范学校。尔后由城东、东南向城内突击
  • 第30团于5月28日19时攻占城北2.5公里处的双山子高地一个连阵地;5月29日向城北进攻。
  • 保安第3团由教军场一带进至海城南葫芦山谷,阻击大石桥增援之敌,并切断海城守军南逃之路;
  • 四纵炮兵团在榆树园子以北高地占领发射阵地;
  • 第29团为预备队。5月29日占领教军场后向城东进攻。

5月29日玉皇山岌岌可危,第184师师长潘朔端,听取了参谋长马逸飞提出“要守海城,就要保住玉皇山”的意见,当晚召集负实际指挥的副师长郑祖志,海城最有实力的第552团团长魏瑛,决定起义。围攻海城的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前指的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参谋长蔡正国征得上级统一,同意了潘朔端的起义请求。1946年5月30日凌晨1时,师部及第552团官兵共计2700余人起义投共。由10旅29团护送前往海城东部的析木城。5月31日发出184师起义宣言。第550团驻防大石桥、营口。5月30日,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第10旅第30团、炮兵团与辽宁第1军分区保安3团进至大石桥第550团防御阵地,要求该团起义,但遭到该团团长杨朝纶拒绝。6月2日第30团向第550团发起进攻。6月2日,杨朝纶接到国军发来的代理184师师长任命电。至6月3日晨,攻陷盘龙山阵地,第550团团部及第2、3营被歼,团长杨朝纶被俘;该团第1营由于第九十三军暂编20师、第六十军182师已接近大石桥得以保存。滇军老前辈、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于6月6日发给潘、郑两师长的贺电说:“见义勇为,振臂一呼,揭和平之义旗,张滇军之荣誉,全国人心无不为之振奋。”《解放日报》在同一天发表社论赞扬“海城的光荣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力量。”"走高树勋、潘朔端的道路"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了共产党开展瓦解敌军工作的一个主要口号。6月18日,起义部队在安东市改编为中国民主同盟军第一军,该军下辖184师和一个独立混成团。潘朔端为军长、郑祖志为第一副军长、马逸飞为参谋长、魏瑛为184师师长。杨朝纶被俘后被委任为中国民主同盟军第一军第184师副师长。第184师起义后不到三分之一师的兵力,但还是扩编成一个军,随之"见官升一级",师长升军长,团长升师长,营长升团长,连长升营长,排长升连长。"升官"后,由于官兵一律实行工军的供给制,一些军官又大发牢骚:"升了官还是不发财!"1946年8月初,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徐文烈(云南宣威人)从北安东北军大总校调来担任民主同盟军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华交代了在坚持先"稳定"、后"改造"分两步走的工作步骤基础上,实行"大胆开放民主,大胆发动群众"的改造方针,实现"打破旧制度",争取"士兵翻身"的改造目标,以及"自上而下的合法斗争,自下而上的民主斗争"的"工作方式"。根据新的工作精神,民主同盟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徐文烈、副主任李毅。起义部队驻扎安东市接受了共产党4个月的正面教育,但并没有从整体上和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1946年10月,当国军大举进攻安东、通化根据地,民主同盟军第1军184师副师长杨朝伦,利用旧军官对起义部队的控制,借起义部队向东满大后方转移之机会,在鸭大铁路石人车站附近,乘运输184师的火车遭空袭之机,以躲避空袭为名,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叛变,使扩编后的"民主同盟军第1军"所辖的第184师1300余人被裹胁叛逃,史称"石人车站叛变事件"。1946年11月30日,起义部队余部抵达延吉,受到吉林军区司令员周保中(云南大理人)热烈欢迎。起义部队于1946年年底到达北满根据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1947年,该军政治部主任徐文烈总结了两条主要教训:其一,是组织上对军官、尤其是对"团营两级的争取未做到应得成绩",对少数占据重要职位的反动分子在组织上"未作适当处理";第二条主要教训,是"政治上尚未彻底改造这支部队,在旧军制下军官压迫士兵、士兵盲从军官的反动思想传统没有打垮"。

蒋介石为稳定第60军剩下两个师的军心,表示“宽大为怀、不予追究”重建184师。1946年6月底,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以第550团第1营、收拢的该师溃兵和河北、江苏新兵、从第182师、暂编21师部分军官为骨干,重建第184师。

  • 师长陈开文(第182师副师长升)、副师长甘艺、参谋长刘国举
  • 550团 团长李佐
  • 551团 团长张秉昌
  • 552团 团长曾邦本

184师参加了1946年11月对辽南解放区的扫荡作战。1947年1月调四平以西配属第七十一军。1947年2月保康火车站争夺战中第551团第2营被歼。1947年3月15日,西满军区辽吉前线部队,向保康、茂林两个车站守军第184师551团猛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于3月16日上午八时半解放保康、茂林两地毙伤百余名,缴获重机枪22挺、60炮2门、冲锋枪13支、长短枪390支。在茂林战斗中,保二旅五团团长何光牺牲。1947年3月第184师调梅河口驻防,由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直接指挥。

1947年3月,为争取第六十军起义,东北局决定抽调云南籍干部成立滇军工作委员会,由东北局敌工部长李立三任书记,李力果、刘浩任副书记,其办事机构是设在缸窑镇的吉北联络处。同时成立配合、保卫工委工作的中国民主同盟军第三支队,该支队是从中国民主同盟军第一军(由第一八四师潘朔端起义部队改编)中抽调120人组成的,属吉林军区吉北军分区序列,支队长由军参谋长马逸飞担任。吉林军区也成立了滇军工作委员会,由司令员周保中任书记,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陈方任副书记。办事机构是吉南联络处,联络处下设岔路河取柴河2个工作站(敌工站),担任配合和保卫工作的是吉南武工队。

1947年5月,蒋介石获悉张冲到哈尔滨就任松江省副主席的消息,下令洗刷镇压滇军中张冲旧部。第60军地下党撤走一批,由孙公达负责。

1947年东北夏季攻势中,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韩先楚指挥该纵队并第四纵队第10师围攻梅河口第184师。184师以师部和551团驻防梅河口车站以西地区;师直驻防车站以北的莲河车站;550团驻防梅河口车站并以一个营作游击;552团驻防梅河口大街并以一个营驻防车站以南的上江城车站。战斗经过:

  • 第7师主力5月22日围攻梅河口以西东丰县城;
  • 第8师主力集结于梅河口大杨崴、辽阳街一带,准备阻击由西安(今辽源)、清原来援之敌;
  • 第9师主力进抵梅河口东北地域准备阻击由海龙镇来援之敌。
  • 第10师于5月24日下午以第28、第29团在2个炮兵团火力支援下,夺取梅河口镇北外围阵地,第30团由镇北沿铁路猛攻。5月25日,由于地形开阔,步炮协同欠好和守军在空军支援下依托坚固工事顽强反抗,致纵深战斗进攻受阻,攻击队伍伤亡较大。5月26日,调整突破口,第29团配合第30团夺取梅河口车站,第28团占领外围阵地后沿神社向铁路工厂突击。5月27日,预备队第7师、第9师各1个团投入战斗。5月28日,第10师组织火力,第28、第30、第29团从南、东、东北3个方向一举突入守军主阵地,全歼守军,俘虏第184师师长陈开文。
  • 廖耀湘派遣新六军新22师增援,在南山城子被阻援部队打退。

此役歼灭7188人,击落飞机l架,师长陈开文、团长张秉昌、曾邦本被俘。共军控制了沈吉铁路中段、四梅铁路东段及其两侧地域,与北满主力于四平地域会师,南北满彻底连成一片。随后发动了第三次四平战役。再次重建后的第184师调归锦州的第九十三军。

东北秋季攻势后,策反滇军工作改由东北军区政治部统管,下设联络部,政治部副主任周桓兼部长,王央公任副部长,原东北局敌工部滇军工委的人员全部转到联络部,并根据罗荣桓的建议,成立东北军区政治部前方办事处,刘浩任处长,方正、杨滨(杨重)任副处长,除负责争取第六十军工作外,还兼管掌握前方部队执行俘虏政策情况。刘浩不顾个人安危,亲自面见暂编第21师师长陇耀,将东北军区首长和潘朔端的信交给他,陈说利害。陇耀表示,打内战不是他的本意,条件成熟后,会考虑反蒋起义问题。最后双方确定了联系办法。按照陇耀的要求,吉林军区将暂编第21师的120多名被俘军官释放,并带回吉林军区司令员兼省政府主席周保中给曾泽生、白肇学(第一八二师师长)、陇耀的信。周保中在信中称:“抗战胜利之后,美其名曰‘受降’,把滇军全部骗往越南,滇军前脚才出国门,蒋介石就发动云南政变,致使五华山炮响,三牌坊血流。‘受降’完毕以后,又美其名曰‘接收’,把滇军从气候炎热的越南调到冰天雪地的东北投入内战的烽火之中,……如今之计,只有效潘朔端将军海城起义,并肩作战,打回云南,才能解救家乡。”

民国36年(1947年)11月,暂编第五十二师列入第六十军建制,但“人事、经理自成一系”。该师由原东北第四保安区改编为暂编第五十二师,师长刘伯中。后并编入东北交警总局吉林警务处,中央嫡系李嵩任师长。

1948年3月8日晨,卫立煌派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和参谋长赵家骧飞抵吉林,向六十军军长、吉林警备司令曾泽生传达要六十军撤往长春的命令。同时传达了蒋介石的指令,撤退前销毁不能带走的辎重、粮秣,炸毁吉林火车站和丰满电站。3月8日晚10时许,六十军和吉林省市党政机关、地方部队,仓皇西撤。部队分三路纵队行进:

  • 右路为暂五十二师沿吉长铁路;3月9日到达柳树屯时,遭吉林军区部队的阻击,遂改变原路线,从太平插到中路左翼,迟滞了中路梯队的行动。
  • 左路为省保安队沿吉长公路;
  • 中央纵队是一八二师、六十军军部和暂二十一师。中路先头部队五四四团、五四五团在波泥河子遭吉林军区独六师和吉南分区七十二团的阻击。加上随部队逃亡的数千官吏、地主和士绅随意乱窜,扰乱了秩序,致使联络中断、指挥失灵、各自为战,被我独立六、七、八、九四个师和吉南、吉北地方部队分割、包围、聚歼,计俘敌4000多人,毙伤900余人,缴获各种炮30门,各种枪800多支。

当时道路积雪覆盖。东北剿总配属六十军的4门105毫米榴弹炮刚出城即同牵引车弃置路旁。此次退却行程200余里,走了三天三夜才到达长春。策反滇军的工作机构也随之移往长春周围。东北军区政治部前方办事处移驻九台县卡伦镇,刘浩兼任围城指挥所(后改为第一兵团司令部)联络部长;吉林军区联络部将吉南联络处移至双阳县新安堡镇,在公主岭范家屯镇设立敌工站。5月,敌工站改为东北军区政治部联络部第二联络处,左仲平任处长。与此同时,松江军区、辽北军区也在长春外围设立了敌工办事机构。4月,经东北军区批准,从哈尔滨解放团中,挑选与曾泽生、陇耀关系较深且表现较好、在中下级军官中有一定影响的被俘团长张秉昌、副团长李峥先等人,约定好联系方法,以释放俘虏的形式把他们遣送回长春,并让他们分别带去了给陇耀、李佐(第一八二师副师长)的信。同时,第一八四师起义将领潘朔端、郑祖志、马逸飞等,也以故旧袍泽之谊,不断给曾泽生、陇耀写信。

困守长春时期序列:

  • 第60军军长曾泽生(兼) 参谋长徐树民
    • 第182师师长白肇学 副师长李佐 参谋长杨正隆
      • 第544团团长胡彦
      • 第545团团长朱光云
      • 第546团团长邓应斌
    • 暂编第52师师长李嵩 副师长欧阳午 参谋长汤启圣
      • 第1团团长胡家驹
      • 第2团团长周曙初
      • 第3团团长谢绍贤
    • 暂编第21师师长陇耀 副师长任孝宗 参谋长杨肇骧
      • 第1团团长李树民
      • 第2团团长李家祯
      • 第3团团长赵时雍
    • 军直属:
      • 教导团团长凌发启
      • 骑兵团团长毛尊五

1948年10月14日,曾泽生和其麾下暂编第二十一师师长陇耀、第一八二师师长白肇学等商定投降事宜。最终于10月17日,第六十军倒戈(共产党称为“起义”,国军称为“叛变”,均认为与“投降”不同),一同的新编第七军也被迫投降[注 1]。长春起义后,东北军区迅速向起义部队调派解放军干部410人,其中海城起义的云南籍官兵在60%以上,且多安排在改造起义部队的第一线,担任连指导员或营教导员。国军第六十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十军,辖第148、第149、第150师,曾泽生任军长至197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0年,列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十军名义入朝作战,参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战役。1955年后撤出朝鲜,隶属于成都军区。1967年,50军第149师(1948年由国军暂21师改编)使用18军52师番号,后改编为西藏军区第52旅;其余所属部队及军部番号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被撤销。

参考资料

Template:国民革命军的军 Template: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
引用错误:组名为“注”的<ref>标签存在,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