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哈尼梯田
![]() 元陽縣的梯田 | |
官方名稱 | Cultural Landscape of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s(英文) Paysage culturel des rizières en terrasse des Hani de Honghe(法文) |
位置 | 中國 |
標準 | 文 (iii)(v) |
編號 | 1111 |
登錄年份 | 2013年(第37屆大會) |
面積 | 16603.22公頃 |
緩衝區 | 29501.01公頃 |
網站 | UNESCO的記錄(英文) |
紅河哈尼梯田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所在 |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 |
分類 | 其他 |
時代 | 唐至中華人民共和國 |
編號 | 7-1942-6-006 |
登錄 | 2013年3月 |
紅河哈尼梯田是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梯田。雲南多山,亦多梯田,哀牢山哈尼梯田為雲南梯田的代表作,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山嶺雕刻」。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哈尼梯田通過投票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也是繼新疆天山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後,2013年中國成功「入遺」的第二個景點。[1]
簡介
哈尼梯田至今有1200多年歷史,規模宏大,分布於雲南南部紅河州元陽縣、紅河縣、金平縣、綠春縣四縣,總面積約100萬畝,其中元陽縣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區,當地的梯田修築在山坡上,最高可達3000級,景觀壯麗。[1]
登錄基準
紅河哈尼梯田因為符合以下標準,而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 (iii)獨一無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別地代表了一種文化傳統或是一種現存或已經滅絕的文明。
- (v)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範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於損壞。
此次申報的遺產區面積為16,603公頃,緩衝區面積29,501公頃,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連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統、民族村寨。[2]
註釋
參考文獻
-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國土資源局.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
-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統計局.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 雲南省人口普查辦公室、雲南省統計局. 《雲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037-6548-3.
|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Siyuwj、Huandy618,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