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縣

出自云南百科
雲龍縣
Nudeng Village - panoramio (7).jpg
雲龍「太極鎖水圖」
雲龍縣位置圖.jpg
雲龍縣在雲南省的位置
坐標: 25°53′23″N 99°22′3″E
隸屬行政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區劃代碼53 29 29
政府駐地諾鄧鎮人民路46號
鄉級行政區數11
 • 鎮數4
 • 鄉數5
 • 民族鄉數2
縣委書記任敏[1]
縣長白慶武[2]
總面積4,370平方千米
海拔1640米
氣候類型亞熱帶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15.9 ℃
年降水量746.9毫米
年日照時數1844.6小時
人口(2020)
 • 總人口182,977
 • 戶籍人口20.83萬人
 • 人口密度41.9人/平方公里
民族比例白族72.7%
漢族11.98%
彝族6.58%
傈僳族5.70%
GDP(2021)76.25億元人民幣
 • 人均41,817元人民幣
郵政編碼672700
電話區號+86 (0)872
車牌首號雲L
毗鄰東:洱源縣漾濞縣
南:永平縣保山市
西:怒江州瀘水市
北:劍川縣、怒江州蘭坪縣
網站雲龍縣人民政府

雲龍縣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縣政府駐諾鄧鎮。雲龍縣位於雲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部,總面積4400.95平方公里,2020年全縣人口182,977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6.23%,以白族為主。

歷史

「雲龍」二字得名於瀾滄江,因「瀾滄江上夜覆雲霧,晨則漸以升起如龍」故名。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設「比蘇」縣,屬益州郡。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起至西晉,比蘇縣屬永昌郡。西晉永嘉五年(311年)從永昌郡中分出比蘇縣,設置西河郡,梁末比蘇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屬南寧州總管府,稱為尹州。唐麟德元年(664年)改屬姚州都督府,仍稱尹州。南詔境內瀾滄江以東屬劍川節度,瀾滄江以西屬永昌節度。大理國屬勝鄉君,稱「雲龍淡賧」。元末設置雲龍甸軍民總管府並防送千戶所,隸屬金齒宣慰司。明洪武十七(1384年)改為雲龍州,明朝皇帝朱元璋授大理國第一代國王段思平的二十四代孫段保為雲龍土知州,屬大理府。明正統間,改屬蒙化府,後仍歸大理府。民國2年(1913年)改州為縣,屬騰越道。民國18年(1929年)改縣公署為縣政府,直屬省。1950年屬大理專區,1956年屬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撤銷雲龍士縣併入永平縣,1961年恢復雲龍縣建制,仍屬大理白族自治州。

地理

雲龍縣地處雲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部邊緣,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結合部。雲龍縣東連洱源縣漾濞縣,南鄰永平縣和保山市,西交怒江州瀘水市,北接劍川縣和怒江州蘭坪縣。雲龍縣位於東經98°52′-99°46′,北緯25°28′-26°23′之間,東西最大跨距91.8千米,南北最大跨距109千米。雲龍縣城距州府大理市158公里,距省會昆明市518公里。雲龍縣國土總面積4,400.95平方千米。[3][4]

全縣最高點是苗尾鄉的喇嘛枯山,海拔3,663米,最低點為民建鄉的紅旗壩,海拔730米,縣城所在地海拔1,640米[3]

氣候

雲龍縣屬於亞熱帶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1℃,年平均降水量781.4毫米。[4]

合併雲龍縣氣象數據(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C) 26.4 28.2 31.5 33.0 35.0 35.6 34.5 33.3 33.5 31.4 27.5 24.6 35.6
平均高溫(°C) 18.6 20.0 22.8 25.5 27.8 28.4 27.5 27.4 26.5 24.7 21.4 18.9 24.1
日均氣溫(°C) 8.4 10.5 13.8 16.9 20.3 22.3 22.0 21.4 20.1 17.2 12.4 8.9 16.2
平均低溫(°C) 1.1 3.1 6.5 10.1 14.2 18.0 18.6 18.0 16.5 12.8 6.7 2.3 10.7
歷史最低溫(°C) −3.5 −2.9 −0.3 4.0 7.5 11.0 14.1 11.5 8.9 4.2 0.3 −4.2 −4.2
平均降水量(mm) 9.6 17.3 29.4 22.4 56.0 102.9 154.4 165.1 118.5 74.9 23.1 7.0 780.6
平均相對濕度(%) 61 57 54 57 60 70 77 81 80 77 72 68 68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5]

行政區劃

雲龍縣下轄4個鎮、5個鄉、2個民族鄉[6]

諾鄧鎮功果橋鎮漕澗鎮白石鎮寶豐鄉關坪鄉團結彝族鄉長新鄉檢槽鄉苗尾傈僳族鄉民建鄉

人口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雲龍縣總人口(常住人口)共有57,944戶、182,977人,城鎮人口51,298人(占28.04%),鄉村人口131,679人(占71.96%)[7]。2020年末統計,雲龍縣戶籍人口共有208,277人[3]

2020年人口普查中,雲龍縣共有男性94,841人、女性88,136人,性別比為107.61。60歲以上人口共31,777人,占總人口的17.37%;65歲及以上的老齡人口共23,467人,占總人口的12.83%,按國際通行的標準界定,雲龍縣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雲龍縣15歲以上的文盲有6,660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4.41%,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人口有13,305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8.81%[7]

民族

雲龍縣境內有漢族白族彝族傈僳族阿昌族苗族傣族回族8個世居民族[8]

雲龍縣民族構成(2020年)[8]
民族 漢族 白族 彝族 傈僳族 阿昌族 苗族 傣族 回族 其他民族
人口 24,953 150,700 13,699 11,866 2,932 1,758 1,275 435 659
占總人口比例 11.98% 72.36% 6.58% 5.70% 1.41% 0.84% 0.61% 0.21% 0.32%
占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 82.20% 7.47% 6.47% 1.60% 0.96% 0.70% 0.24% 0.36%

參考資料

  1. ^ 任敏同志任中共云龙县委书记. 雲龍縣人民政府. 2022-03-11 [2022-08-18]. 
  2. ^ 领导之窗-白庆武. 雲龍縣人民政府. [2022-08-18]. 
  3. ^ 移至: 3.0 3.1 3.2 云龙概况. 雲龍縣人民政府. 2021-10-26 [2022-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3). 
  4. ^ 移至: 4.0 4.1 段麗元 主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云南省卷.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6: 2428–2429. ISBN 978-7-5087-5306-5. 
  5. ^ 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81-2010年). 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 2012-08-16. 
  6. ^ 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2. 
  7. ^ 移至: 7.0 7.1 雲龍縣統計局. 云龙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雲龍縣融媒體中心. 2021-07-08 [2022-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5). 
  8. ^ 移至: 8.0 8.1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大理州年鉴·2021.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21: 75. ISBN 978-7-5367-8809-1. 

外部鏈接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鏈接),主編是DukeduanTomchiukc116.52.11.29Chk2011,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