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峰山古建築群

出自云南百科
天峰山古建築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祥雲縣普淜鎮
坐標 25.29059°N 100.90766°E
分類古建築
時代明至民國
編號8-444
登錄2019年10月7日

天峰山古建築群位於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普淜鎮天峰山山頂,海拔2,570米,是當地著名的道教勝地,建築上的石雕、木雕和彩繪頗具特色。[1][2]

歷史

明萬曆年間,當地鄉紳在天峰山頂建老君殿。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建前殿以供藥王,並置兩廂房。道光二年(1822年)修茸改建,前殿改為單檐三開間,後殿重新彩畫,四周築起石牆。清咸豐七年(1857年)毀於兵燹。光緒初年重建老君殿、藥王殿,添建玉皇閣、靈官殿、觀音殿、土主廟、功德坊、三天門。[1][3]「文革」期間,天峰山建築遭到破壞。1986年修復老君殿,1987年翻修玉皇閣。1988年在附近開闢約1,200平方米的打歌場。1990年置大鐘一口。[4]

1983年5月30日,普淜老君殿被公布為第一批祥雲縣文物保護單位[5]。2012年1月7日,天峰山玉皇閣老君殿建築群被公布為第七批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天峰山古建築群被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

建築

建築群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玉皇閣、老君殿、靈官殿、土主廟、觀音殿、藥王殿、功德坊、三天門等建築,坐南向北,由四個院落組成,四周圍有石牆。總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800平方米。[2][3]

玉皇閣為民國四年(1915年)重建,重檐青瓦八角攢尖頂,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內分三層,外分二層,通高約11米。下層為方形,歇山頂,其格子門木雕精巧。上層為八邊形,八角攢尖葫蘆頂,上層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及侍臣。[7][1][3]

老君殿、靈官殿、藥王殿、觀音閣、土主廟均為三開間單檐小青瓦硬山頂木結構建築[8]。老君殿供奉三清神像,殿前掛「道德五千」匾,前檐柱為一對木雕雙龍抱柱,柱礎為童子抱柱石雕[1][9]。藥王殿供奉孫思邈[3]

三天門即山門,是紅沙石砌成的券拱建築,高8米,分三拱,中間門頂上石砌單檐歇山頂殿宇作裝飾,正面鑲「三天門」石碑,背面鑲「天峰山」石碑。兩側拱洞半封閉,上有瓦頂。三天門左側為照壁,書「天峰山」三個大字。[3][7]

龍勝門由功德坊、天柱門組成,整體結構以石料為主,中間立四棵石柱,前兩棵為蟠龍圓柱,由一對雄獅支撐,後兩棵為方柱,由一對大象背負,寓意前思(獅)後想(象)。[3][1]

天峰山歌會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的太上老君誕辰日,有大量彝族漢族民眾聚集在天峰山,參加天峰山歌會。歌會有洞經音樂誦經拜唱、彝族山歌對唱、三弦伴奏打歌等活動,每年觀眾可達數萬人,據考證從明代傳承至今已500餘年。[10][9][2]2017年,天峰山歌會入選雲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1]

參考資料

  1. ^ 移至: 1.0 1.1 1.2 1.3 1.4 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編); 尚榆民, 和生弟(主編). 大理丛书·建筑篇·卷二.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5: 99–101. ISBN 978-7-5367-6753-9. 
  2. ^ 移至: 2.0 2.1 2.2 祥云的两个老宝贝入列国家级文保. 祥雲縣人民政府. 2019-10-29 [2022-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3. ^ 移至: 3.0 3.1 3.2 3.3 3.4 3.5 祥雲縣民族宗教事務局(編). 祥云县民族宗教志.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7: 172–173. ISBN 978-7-5367-3990-1. 
  4. ^ 大理州彝族學學會編. 彝族研究. 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6: 299. ISBN 7-80525-301-3. 
  5. ^ 政協祥雲縣委員會編. 祥云县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郑允昌). 祥云文史资料·第九辑. 內部發行. 2006: 21. 
  6.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2019-10-16 [2019-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7. ^ 移至: 7.0 7.1 雲南省祥雲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 祥云县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 725. ISBN 7-101-01548-4. 
  8. ^ 政協祥雲縣委員會編. 祥云文物. 昆明: 雲南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8: 10. ISBN 978-7-5367-7948-8. 
  9. ^ 移至: 9.0 9.1 程瑩瑩, 梁啟萍(主編). 文化大理·祥云.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6: 211–212. ISBN 978-7-222-14788-1. 
  10. ^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大理州年鉴·2014.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4: 348. ISBN 978-7-5367-6404-0. 
  11. ^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云政发〔2017〕33号). 雲南省人民政府. 2017-06-02 [202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2). 

參見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Kcx36,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