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真八角亭

出自云南百科
景真八角亭
Busu02 Jingzhen Temple Menghai.jpg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3-124
登錄1988年

景真八角亭,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景真山上,是一座佛教建築。該亭修建於公元1701年,建成後為當地的誦經亭和議事亭。該亭平面呈折角「亞」字形,高15.42米,頂部有8組屋頂。1988年,景真八角亭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據文獻記載,傣歷一〇六三年(公元1701年),該八角亭是一名當地僧人廳蚌讓景真中心佛寺的主持修建的,並在修建中得到了內地漢人的幫助。因其地處景真而得名。這座亭據傳為紀念釋迦牟尼而仿造其金絲台帽建造[1]:288-289。該亭是當地的誦經亭[2]:431,在傣歷的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景真一代的佛爺都會在廳內聽高僧授經、商議重大宗教活動。同事該亭也被作為議事亭使用,平日此處會處理日常重大事務。傣歷一二一四年(公元1852年)該亭被破壞[a],後得以重修。20世紀60年代時該亭再次被毀[1]:288-289,很多建築部件被拆走。1973年,雲南省博物館的人員調查了八角亭,確認該建築為值得保護的文物建築。1977年,文化部古建築研究所聯合省、縣的相關工作人員實地測量、繪圖,寫出了相關的維修報告。同年,雲南省下撥10000元人民幣作為專項維修資金,並最終成功復原該亭。1983年,景真八角亭被公布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雲南省文化廳撥款修建了護坡工程[3]:378-380。1988年,景真八角亭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990年,雲南省博物館為該亭做了防腐、除蟲等維護工程。1992年11月,雲南省文化廳專業人員再次重新測量八角亭並為其繪圖。1993年,國家文物局為該亭全面錄像,以便於當年11月開展落架大修工程。該工程共獲得經費24萬元人民幣[3]:380

結構

景真八角亭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城西的景真山上。該亭為磚木結構,通高15.42米,占地面積74平方米。底部為台基,高2.5米,亭身為磚砌,高2.5米,直徑8.6米,平面呈折角「亞」字形,共有32個角,每個角均覆有掛瓦,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個方向各開一門。內室面積36平方米,共有24面牆。南門外設有台階。內外牆均刷有紅漆,其上鑲嵌有各種彩色玻璃,並繪有花卉、動物等圖案。亭身上方承托木結構圓形屋檐,屋檐上承托11層8組屋頂,逐層向上收分。屋頂防止有一個直徑1.9米的鐵皮圓盤,正中央插有一根4米長的鐵剎杆。[1]:289[5]:12-13[6]:17

圖片

注釋

  1. ^ 有說法認為該亭實在當地的民族糾紛中被毀[3]:378-380

參考

  1. ^ 1.0 1.1 1.2 楊朝俊,龔金才 主編 (編). 云南风物志.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86-05-01. CSBN 17116·67. 
  2. ^ 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 編 (編). 傣族文化大观.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3-11-01. ISBN 978-7-5367-5880-3. 
  3. ^ 3.0 3.1 3.2 黃恩德 主編;雲南省政協文史委員會 編 (編).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57辑 云南文物保护记.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1-03-01. ISBN 978-7-222-03033-6. 
  4.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198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6). 
  5. ^ 刀永明 輯 (編). 中国傣族史料辑要.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89-07-01. ISBN 7-5367-0188-8. 
  6. ^ 征鵬,楊勝能 編著 (編). 新编西双版纳风物志.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9-04-01. ISBN 7-222-02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