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府
永昌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府。南詔置,大理国承襲之。1913年廢。
历史沿革
大理国后期改永昌节度置,治所在今云南省保山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永平县以南,澜沧江以西,怒江、龙川江以东及缅甸萨尔温江以东、南卡江以北地区。
元朝憲宗七年(1257年)改置千户。至元十一年(1274年) 改置永昌州,十五年(1278)又升為府。治所在今保山市。轄境相當今云南省保山市、永平县地。属云南等处行中书省。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改為永昌軍民府。二十三年(1390年)十二月改置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嘉靖元年(1522年)複置,並以潞江、鎮道、楊塘、瓦甸四安撫司及鳳溪、施甸、茶山三長官司來屬。三年(1524年)三年置保山县(今市隆阳区)为附郭县,又以騰越州隸府。轄境擴大,相當今云南省保山市及永平、施甸、騰沖等縣及高黎貢山以西地區。隸雲南承宣布政使司。
清朝初年因之,乾隆三十年(1765年)仍改為永昌府。又於三十五年(1770年)置龍陵廳;嘉慶中升騰越直隸廳,道光二年 (1822年)改屬府;又以孟定土府,灣甸、鎮康二土州,幹崖、隴川宣撫司及盞達副宣撫司,芒市、猛卯安撫司,孟連、戶撒、獵撒長官司等隸府。轄境相當今云南省保山、德宏二地州和永平、耿馬、鎮康、永德等縣。隸雲南省。
参见
|
|
|
|
本条目的最初版本来自中文维基百科(链接),主编是Yulurenyi、River1 chow,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CC BY-SA 3.0)发布,现版本可能与维基百科条目有一些差异。如果您重写或大幅修订这篇条目,请将这个模板移除,换上{{原创条目}}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