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介绍的是西汉至南朝梁时期的双柏县。关于今双柏县,请见“
双柏县”。
双柏县,西汉至南朝梁时期的县,一说在今易门县,一说在今双柏县东南,范围包括双柏、易门、新平等地。《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双柏县定于今双柏县东南部绿汁江北岸。
历史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开益州郡,设双柏县[3]。东汉时双柏产银,仍属益州郡[4]。三国蜀汉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双柏改属建宁[5]。西晋泰始七年(271年),武帝划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设立宁州[6],双柏县属宁州建宁郡。太安二年(303年),晋惠帝分建宁以西七县另立为益州郡,双柏县改属益州郡,永嘉二年(308年)改益州郡为晋宁郡[7]。南朝宋、齐属晋宁郡[8][9],齐时南中各地已被大姓爨氏控制,萧梁仅能遥领宁州,到陈朝即不再统治宁州。
东晋《华阳国志》载双柏县属建宁郡,任乃强认为劳水(李仙江)流域秦汉时为夜郎国境,双柏并非滇国地域,汉时以形便划归益州郡,晋分建宁郡与晋宁郡时,县人因历史关系要求归属建宁郡。
地望
《道光云南通志稿》[11]、方国瑜定于易门县;刘琳定于易门县南三十里元朝旧县;孟刚、邹逸麟定于双柏县东南;钱坫[15]、汪士铎[16]、谢钟英[17]定于昆阳西北(今昆明市晋宁区二街镇一带),《汉书》称即水“南至双柏入仆”,即水为绿汁江,方国瑜指出即水并未流经昆阳州,此说“其误显然”。
脚注
- ^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八上,第1601页:"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开。莽曰就新,属益州。……县二十四:……双柏。"
- ^ 后汉书,志二十三·郡国五,第3512-3513页:"益州郡,武帝置。……双柏,出银。"
- ^ 晋书,卷十四·地理上,第441页:"建宁郡,蜀置,统县十七,户二万九千。味、昆泽、存䣖、新定、谈槀、母单、同濑、漏江、牧麻、谷昌、连然、秦臧、双柏、俞元、修云、泠丘、滇池。"
- ^ 晋书,卷十四·地理上,第440页:"泰始七年,武帝以益州地广,分益州之建宁、兴古、云南、交州之永昌,合四郡为宁州,统县四十五,户八万三千。"
- ^ 晋书,卷十四·地理上,第441页:"太康三年,武帝又废宁州入益州,立南夷校尉以护之。太安二年,惠帝复置宁州,又分建宁以西七县别立为益州郡。永嘉二年,改益州郡曰晋宁,分牂柯立平夷、夜郎二郡。"
- ^ 宋书,卷三十八·州郡四,第1183页:"晋宁太守,晋惠帝太安二年,分建宁西七县为益州郡,晋怀帝更名。……双柏长,汉旧县,属益州郡,晋太康地志属建宁。"
- ^ 南齐书,卷十五·州郡下,第304页:"宁州,镇建宁郡,本益州南中,诸葛亮所谓不毛之地也。……晋宁郡:建伶、连然、滇池、俞元、谷昌、秦臧、双柏。"
- ^ 道光云南通志稿,卷三十二,建置志一之二·沿革二,第26页:"益州郡双柏 谨案:易门县历代志书谨云汉益州郡,不详何县。案:《水经注》叶榆水自邪龙东南经秦臧县,南与濮水同注滇池泽于连然、双柏县。则双柏当东临滇池。又汉《地理志》秦臧县牛兰山即水所出,南至双柏入仆。则双柏当西兼南安、嶍峨边界,西及新平斗门乡、丁癸江入礼社江处,而易门之为双柏似为可据。"
- ^ 新斠注地理志,卷十一,第29页:"双柏,应今云南府昆阳州地。"
- ^ 汪士铎《汉志释地略》,引自史记两汉书三史 补编,第三册,第62页:"双柏,昆阳西北。"
- ^ 谢钟英《补三国疆域志补注·九》,引自三国志补编,第523页:"双柏,汉旧县……汪士铎曰叶榆今礼社江,仆水今易门江,双柏城今云南府昆阳州西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