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遠長虹橋

出自云南百科
開遠長虹橋
Changhong Bridge in Kaiyuan, Yunnan 04.jpg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雲南省開遠市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61年
編號8-0725-5-209
登錄2019年10月
位於東端橋頭的文保碑
西端橋頭石護欄上的「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石刻
東端橋頭石護欄上的「繁榮經濟、造福人民」石刻

開遠長虹橋哈尼語:Keil Yei Caq Haoq Qaoq,彝語:ꈁꑷꍤꉻꐇ),位於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樂白道街道楷甸村民委員會田房村民小組以東南盤江上的一座石拱橋,位於老326國道線上,於1961年建成,為國家一級保護橋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開遠市境內南盤江上最早的橋梁是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的南盤江吊橋,又稱鐵索橋,由雲南紅頂商人王熾捐銀修建,可以通行人馬,1927年毀於土匪。1944年抗日戰爭時期,為運輸軍需物資,在鐵索橋舊址上修建了一座鋼索柔性吊橋,跨度63.4米,載重10噸。1949年,國民黨軍隊為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追擊,將吊橋炸塌,次年再次修復。[1]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開遠發展成為雲南的工業重鎮,鐵索橋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運輸需要。於是在原鐵索橋以北約2千米處新建一座單跨超過100米石拱橋。[2]工程於1960年3月開工,原預計當年年9月完成,向國慶獻禮。然而在1960年9月25日下午4時45分時,正在建造的拱架因暴風雨影響由南向北發生坍塌,造成18人死亡、38人受傷。此次事故讓工期往後延了一年,於1961年9月正式建成通車。因在建橋過程中,工人們曾提出「攻克難關獻長虹」的口號,又因大橋雄偉壯觀,氣勢形如江上臨空飛架的彩虹,因此定名為「長虹橋」。長虹橋建成時是中國單孔跨徑最大的空腹式石拱橋,橋梁專家茅以升則認為長虹橋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獨拱石橋。[3]

大橋結構

開遠長虹橋為敞肩單孔大跨徑空腹式石拱橋,東西向跨躍南盤江。大橋全長171米,高30米,淨寬8.5米,主孔跨徑113米。[4]主孔兩邊各設5孔副拱。大橋兩側石護欄西端的石柱上刻有「高山低頭、河水讓路」,東端刻有「繁榮經濟、造福人民」的文字,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現狀

1996年昆河二級公路(新320國道)建成通車,新公路在長虹橋下游原鐵索橋處新建了南盤江大橋(今秀河線南盤江橋),此後主要的交通運輸任務由新橋承擔。2007年9月,長虹橋被公布為紅河州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2月,長虹橋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同年10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

  1. ^ 李海清. 南盘江上“桥”开远. 雲南網. [2021-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4). 
  2. ^ 雲南省開遠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开远市志》 1.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6年11月: 168頁、469頁. ISBN 7-222-02021-7. 
  3. ^ 移至: 3.0 3.1 黑山君. 风雨长虹桥. 雲南省交通運輸廳. [2021-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3). 
  4. ^ 國保文保碑上的介紹。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Zhangmoon618,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