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出自云南百科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ᦈᦹᧈ ᦈᦹᧈ ᦵᦋᦲᧁᧈ ᦘᦱ ᦉᦱ ᦺᦑ ᧑᧒ ᦗᧃ ᦓᦱ
西雙版納州
自治州
自治州首府景洪市
自治州首府景洪市
西雙版納州的地理位置
西雙版納州的地理位置
雲南省
區劃代碼532800
設立1953年1月23日
政府駐地景洪市
下級行政區1縣級市、2縣
政府
 • 州委書記朱家偉
 • 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家福(彝族
 • 州長刀文(傣族
 • 政協主席張興
面積
 • 總計19,096 平方千米
 • 排名全省第12位(佔全雲南省4.98%)
最高海拔滑竹梁子,2,429.5 米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 年均溫18-21 ℃
 • 年降水1,500-1,800毫米
人口(2015)
 • 總計116.4萬人
 • 排名全省第14位(佔全雲南省2.45%)
 • 密度61人/平方千米
 • 城鎮(2015)50.52萬人
國內生產總值(2015)
 • 總量335.91億元人民幣
53.93億美元(匯率)
 • 總量排名全省第12位,佔全雲南省2.42%
 • 人均28,945元人民幣
4,647美元(匯率)
 • 人均排名全省第4位
郵政編碼666100
電話區號691
車牌雲K
網站http://www.xsbn.gov.cn/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雲南統計年鑑-2016》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仂語ᦈᦹᧈ ᦈᦹᧈ ᦵᦋᦲᧁᧈ ᦘᦱ ᦉᦱ ᦺᦑ ᧑᧒ ᦗᧃ ᦓᦱ,國際音標:[ʦɯ˧˥ʦɯ˧˥ʦəu˧ pʰaː˥˩saː˥tai˥˩ sip˥sɔŋ˥ pan˥˩naː˥˩],泰語:สิบสองปันนา ) ,簡稱西雙版納州,是雲南省下轄的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南端。州境北面與普洱市毗鄰,西南與緬甸相連,東南與寮國接壤。地處橫斷山脈南段,北面臨哀牢山無量山,東西兩側為山地,中部為谷地和盆地,瀾滄江縱貫州境。全州總面積19,096平方公里,人口116.4萬,漢族人口比例約30%,傣族人口比例約28%,自治州首府駐景洪市

名稱

「西雙」(ᦉᦲᧇᦉᦸᧂ,數字式為᧑᧒)在傣仂語里意思為十二,可能來源自漢語「十雙」,「版」(ᦗᧃ)是千的意思,「納」(ᦓᦱ)是一種田賦單位,「西雙版納」即一萬兩千塊田地,或直譯「十二千田」。故也有稱呼「十雙版納」、「十二版納」的,或簡稱「版納」。

亦有十三版納之稱[1]

歷史

西雙版納古稱勐泐,即傣仂居住的地方。據《泐西雙邦》(ᦟᦹᧉᦉᦲᧇᦉᦸᧂᦔᦱᧂ)記載,古代勐泐分為十二個邦(部落)。據《泐史》記載,1180年前後叭真(帕雅真)統一各部,建立「景曨金殿國[2],成為第一世召片領

西漢州境為哀牢地。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內附,漢朝析益州郡西置瀾滄郡,後改永昌郡。西晉泰始六年(270年),永昌郡改屬新置之寧州。元康九年(299年)於今景洪市境置南涪縣。東晉末至南北朝年間,中原王朝漸失去境內管治,後地入濮部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詔統一其它五詔,建立南詔。南詔設銀生節度,今境屬茫乃道。五代後晉天福八年(943年),傣族首領帕雅桑目底把轄地劃分為十二版納,稱「西雙版納」。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傣族首領帕雅真建立「景曨金殿國」,統治中心在勐泐,即今景洪市。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軍入雲南,「景曨國」內附。元貞二年(1296年)置徹里軍民總管府(治今景洪市)。泰定四年(1327年)改徹里軍民府為車裡軍民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景曨國」內附明朝,以其地置設車裡軍民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車裡軍民府為車裡宣慰司,並冊封召片領為宣慰使。隆慶四年(1570年)第二十四世召片領召應勐將三十多個「勐」合併成十二個「版納」:景洪、勐遮、勐混、勐海、景洛、勐臘、勐很、勐拉、勐捧、勐烏、景董、勐龍(「景」是城市,「勐」是壩子)。清雍正七年(1729年)析車裡宣慰司瀾滄江以東六個「版納」置普洱府。乾隆元年(1736年),普洱府增領瀾滄江外六版納各土司。

民國二年(1913年)析思茅廳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治今景洪市,隸滇南道(1914年改普洱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一區置車裡縣(治今景洪市允景洪街道),第二區置五福縣(治今勐海縣勐遮鎮),第三區置佛海縣(治今勐海縣勐海鎮),第四區置臨江行政區(治今勐海縣勐往鄉),第五區置鎮越縣(治今勐臘縣勐捧鎮,1930年遷治今易武鄉),第六區置象明縣(治今勐臘縣象明彝族鄉倚邦村),第七區置普文縣(治今景洪市普文鎮),第八區置蘆山縣(今普洱市思茅區六順鄉),皆屬普洱道;同年廢道制。1929年蘆山縣改名六順縣,省象明縣入鎮越縣;同年置第二殖邊督辦公署,各縣、行政區屬之。1932年省普文縣入思茅縣,改臨江行政區為寧江設治局。1934年五福縣改名南嶠縣。1938年撤銷第二殖邊督辦公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以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置雲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1942年改第四行政督察區,1946年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各縣屬寧洱專區,次年改名普洱專區。1953年1月23日建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委託普洱專區領導。1954年撤銷各縣,改設景洪、勐海、勐旺、易武、勐捧、勐混、勐遮、勐養、勐臘、勐龍、勐阿、曼敦十二版納,均相當於區級,及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區(治今勐海縣格朗和鄉)、布朗山布朗族自治區(治今勐海縣勐滿鎮)與易武瑤族自治區(治今勐臘縣易武鄉)。1956年6月廢除農奴制後,西雙版納自治區改設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由思茅專區領導。1957年7月,勐養、勐籠、勐旺3版納併入版納景洪,格朗和、布朗族2自治區與版納勐混、勐阿2版納併入版納勐海,版納曼敦併入版納勐遮,版納勐捧併入版納勐臘,易武瑤族自治區併入版納易武。1960年1月改各版納為景洪勐海勐遮勐臘易武五縣;同年9月將勐遮縣併入勐海縣,易武縣併入勐臘縣。1973年8月,西雙版納州與思茅地區分設,由雲南省直接領導。1993年12月,撤銷景洪縣,改設景洪市

原召景哈(外議事庭庭長)、召勐捧(勐捧土司)召存信(1928年—2015年)長期擔任自治區主席(1953—1955年)、自治州州長(1955—1992年)。第44代召片領刀世勛(1928年—2017年)後來成為學者。

地理

西雙版納是中國熱帶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地區,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生物基因庫」、「植物王國桂冠上的一顆綠寶石」等美稱,擁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

氣候

哀牢山阻擋了南下的寒流。

西雙版納地處熱帶北部邊緣,北有哀牢山無量山為屏障,阻擋了南下的寒流;南面東西兩側靠近印度洋和孟加拉灣,夏季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和太平洋東南氣流的影響,造成西雙版納氣候終年溫暖濕潤,無四季之分,只有乾濕季之別。乾季從當年11月到次年4月,濕季從5月至10月。全州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8.6~22.9℃之間。[3]

河流

瀾滄江-湄公河被美譽為「東方多瑙河」,與寮國、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水路相連,是面向南亞的重要通道和黃金水道,地理優勢、自然優勢得天獨厚。

植物

全州森林面積154.63萬公頃,有勐養、勐臘、勐侖、尚勇、曼稿、納板河流域6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02萬畝,其中70萬畝為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域內高等植物5000多種,其中特有植物153中,如望天樹、紅光樹、雲南肉豆蔻、四藪木、黃果木、胡桐、美登木、三尖杉等等。瀕危植物134種,如西南紫微、鐵力木、雲南石梓、雲南美登木等。眾多的植物種屬相互交錯生長,形成了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苔蘚常綠闊葉林、南亞熱帶針葉闊葉混交林、竹木混交林、灌木林等複雜多樣的植被景觀。

在各種植物中,藥用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全州有中草藥1724種,經過鑑定的有500多種。其中,有芳香健胃藥砂仁,健胃驅蟲藥檳榔,有製造國產血竭的主要原料龍血樹,製造雲南白藥的主要原料七葉一枝花,製造降壓靈的蘿芙木,製造奎寧的金雞納樹[4]等等。在西雙版納這個「植物王國」里,水果資源、花卉植物、油脂植物、香料植物、染料植物、纖維植物、澱粉植物、蔬菜植物也十分豐富。[3]西雙版納為亞洲大葉種茶原生地,是馳譽中外的「普洱茶」主要產地。[4]

動物

豐富的植物和溫和的氣候,是動物生存繁衍的理想家園,西雙版納有脊椎動物762種(其中陸棲脊椎動物539種),占該國脊椎動物類1/4;無脊椎動物3000多種,鳥類427種,占該國鳥類種數36%;哺乳動物108種,爬行野生動物74種,魚類100種,被譽為「動物王國」、「天然動物園」。在這些野生動物中,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就多達109種,不僅保存著中國最大的野生亞洲象種群,還較為集中地分布著野牛、印支虎(又稱勐臘虎、孟加拉虎印支虎)、綠孔雀、巨蜥、蟒、黑冠長臂猿、犀鳥及僅產於此地的鼷鹿等珍稀動物。[3]

礦物

西雙版納州礦產豐富,擁有岩鹽、鐵、銅、錳、鈷、稀土(磷釔礦、獨居石)、褐煤、油頁岩、鉛、鋅、汞、鎢、金、高嶺土等礦產。[3]

政治

現任領導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Danghui.svg
中國共產黨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人民政府

州長
Chart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logo.svg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委員會
主席
姓名 朱家偉[5] 許家福[6] 刀文[7] 張興[8]
民族 漢族 彝族 傣族 漢族
籍貫 雲南省瀘西縣 雲南省景洪市 雲南省景洪市
出生日期 1973年11月(51歲) 1964年11月(60歲) 1972年1月(53歲) 1964年7月(60歲)
就任日期 2022年6月 2020年5月 2021年2月 2021年2月

行政區劃

西雙版納州下轄1個縣級市、2個縣。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9] 區劃名稱
西雙版納傣文
漢語拼音 面積[注 1][10]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11]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12]
街道
辦事處
其中:
民族鄉
532800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ᦈᦹᧈ ᦈᦹᧈ ᦵᦋᦲᧁᧈ ᦘᦱ ᦉᦱ ᦺᦑ ᧑᧒ ᦗᧃ ᦓᦱ
Xīshuāngbǎnnà
Dǎizú Zìzhìzhōu
19,096.05 1,301,407 景洪市 666100 2 19 12 7
532801 景洪市
ᦵᦋᧂ ᦣᦳᧂᧈ ᦉᦹᧈ
Jǐnghóng Shì 6,867.11 642,737 允景洪街道 666100 2 5 5 2
532822 勐海縣
ᦵᦙᦲᧂ ᦣᦻ ᦶᦉᧃᧈ
Měnghǎi Xiàn 5,368.09 353,720 勐海鎮 666200 6 5 3
532823 勐臘縣
ᦵᦙᦲᧂ ᦟᦱᧉ ᦶᦉᧃᧈ
Měnglà Xiàn 6,860.84 304,950 勐臘鎮 666300 8 2 2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為1133515人[13]。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0118人,增長14.10%。平均每年增加14012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33%。其中,男性為587386人,占總人口的51.82%;女性為546129人,占總人口的48.1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7.55。0-14歲的人口為207690人,占總人口的18.32%;15-59歲的人口為821191人,占總人口的72.45%;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04634人,占總人口的9.23%,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70701人,占總人口的6.24%。

民族和宗教

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40431人,占總人口的30.0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793084人,占總人口的69.97%。

西雙版納傣族自稱傣仂(ᦑᦺᦟᦹᧉ [tai˥˩lɯ˩]),說傣仂語

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在版納,由於本地佛教傳統歷史悠久,並臨近寮國、緬甸等佛教國家,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在這裡深入人心,處處可見類似東南亞風情的佛寺、佛塔,傣族和布朗族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其他民族也有部分人信奉佛教。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民族構成(2010年11月)[14]
民族名稱 漢族 傣族 哈尼族 彝族 拉祜族 布朗族 瑤族 基諾族 苗族 白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340431 316151 215434 66964 61504 47529 22266 22124 19055 6433 15624
占總人口比例(%) 30.03 27.89 19.01 5.91 5.43 4.19 1.96 1.95 1.68 0.57 1.38
占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 39.86 27.16 8.44 7.76 5.99 2.81 2.79 2.40 0.81 1.97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友好地區

  • 美國奧斯汀
  • 寮國琅勃拉邦省[15]

注釋

  1.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1. ^ 「普洱在省城之西南,幅員遼闊,與緬甸之孟艮、猛勇、整欠接壤,南通南掌,所屬有九龍江、車里宣慰司及倚邦土守備、六困土守備,猛遮土千總、普籐土千總,猛阿、猛籠、猛臘、猛旺、整董、猛烏、烏得土把總,大小十三土司,俗稱十三猛,又稱十三版納。其間九龍江、猛遮、猛阿、猛籠、猛臘並猛遮所屬之猛海,及九龍江所屬之橄欖壩、小猛崙、猛搻、補角等處,均偪近外域。」。《嘯亭雜錄》卷五緬甸歸誠本末
  2. ^ 根據李佛一譯本。對應泰語:เมืองเชียงรุ่งเมืองหอคำ mueang chiang rung mueang ho kham。景曨即景洪
  3. ^ 移至: 3.0 3.1 3.2 3.3 西双版纳州概况.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4. ^ 移至: 4.0 4.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傣族.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8). 
  5. ^ 朱家伟任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委员、常委、书记任. 環球網. [2022-06-10]. 
  6. ^ 许家福当选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4). 
  7. ^ 刀文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8. ^ 张兴当选西双版纳州政协主席. 中國經濟網. [2021-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5-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10. ^ 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统计年鉴2015》.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5年9月. ISBN 978-7-5037-7573-4. 
  11. ^ 西双版纳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 [2021-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3). 
  12.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3. ^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統計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4. ^ 雲南省人口普查辦公室、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2年9月. ISBN 978-7-5037-6548-3. 
  15. ^ 西双版纳州国际友好城市结对情况. wsqwb.xsbn.gov.cn.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08-09-08 [201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3). 

外部連結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條目的最初版本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連結),主編是SpiKeJiangyiDaltYkliuChk2011Ping an ChangUrga,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發布,現版本可能與維基百科條目有一些差異。如果您重寫或大幅修訂這篇條目,請將這個模板移除,換上{{原創條目}}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