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修订间差异

来自云南百科
→‎外部链接:​清理无用模板 via AWB, removed: {{Authority control}} , {{Commonscat|Tang Jiyao}}
(移除多余内链 via AWB)
第7行: 第7行:
|image=Tang Jiyao.jpg
|image=Tang Jiyao.jpg
|caption=唐繼堯
|caption=唐繼堯
|party = {{KMT}}<br/>[[ 民治黨]] 、[[滇系]]
|party = {{KMT}}<br/>民治黨、[[滇系]]
|alma_mater=[[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alma_mater=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spouse= 
|spouse= 
|children=
|children=
第27行: 第27行:
[[File:唐繼堯.jpg|缩略图]]
[[File:唐繼堯.jpg|缩略图]]
[[File:唐繼堯2.jpg|缩略图]]
[[File:唐繼堯2.jpg|缩略图]]
'''唐繼堯'''({{bd|1883年||1927年|5月23日|catIdx=Tang, Jiyao}}),字'''蓂賡''',[[雲南]][[会泽县|會澤]]人,[[ 中國]] 军事人物,[[滇系軍閥|滇軍]]創始人與領導者。他於1915年宣佈雲南獨立,发动[[护国战争]],被視為[[ 袁世凱]] 下臺原因之一。一度與[[中國國民黨|國民黨]]合作,1925年欲討伐國民黨,但半途遭到[[新 桂系|桂系]] [[ 李宗仁]] 擊敗,勢力大減,1927年部下[[龍雲]]、[[胡若愚 (雲南)|胡若愚]]等發動[[政變|兵變]]而被[[ 禁錮]] ,尋病卒,一說被龍雲[[死刑|處死]]。
'''唐繼堯'''({{bd|1883年||1927年|5月23日|catIdx=Tang, Jiyao}}),字'''蓂賡''',[[雲南]][[会泽县|會澤]]人,中國军事人物,[[滇系軍閥|滇軍]]創始人與領導者。他於1915年宣佈雲南獨立,发动[[护国战争]],被視為袁世凱下臺原因之一。一度與[[中國國民黨|國民黨]]合作,1925年欲討伐國民黨,但半途遭到桂系的李宗仁擊敗,勢力大減,1927年部下[[龍雲]]、[[胡若愚 (雲南)|胡若愚]]等發動[[政變|兵變]]而被禁錮,尋病卒,一說被龍雲[[死刑|處死]]。


== 生平 ==
== 生平 ==
=== 清代 ===
=== 清代 ===
1903年,唐繼堯考上[[ 清朝]][[ 秀才]] ,1904年留學[[ 日本]] ,就讀[[ 東京]][[东京振武学校| 振武學校]] ,然后入[[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在學期間加入[[ 孫中山]] 所組的[[ 同盟會]] 。1906年5月振武学校毕业,按日本学制规定,到日本陆军金泽[[第9師團|第九师团]]炮兵第九联队见习,为二等兵。见习一年期满后,于1907年6月升入[[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第六期深造,1908年10月毕业。同期同学有[[ 孙传芳]] [[ 刘存厚]] 、[[李根源]]、[[罗佩金]]、[[ 李烈钧]] [[ 程潜]] [[ 尹昌衡]] 等人。
1903年,唐繼堯考上清朝秀才,1904年留學日本,就讀東京振武學校,然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學期間加入孫中山所組的同盟會。1906年5月振武学校毕业,按日本学制规定,到日本陆军金泽[[第9師團|第九师团]]炮兵第九联队见习,为二等兵。见习一年期满后,于1907年6月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深造,1908年10月毕业。同期同学有孙传芳、刘存厚、[[李根源]]、[[罗佩金]]、李烈钧、程潜、尹昌衡等人。


1909年初,离开日本,经[[ 仁川]] [[ 汉城]] [[ 滿洲]] [[ 天津]] 回北京,按清政府规定,参加了[[ 北京]] 的再考试,并受到[[ 军机大臣]] 召见。然后南下,取道[[ 英屬香港]] 、[[安南保護國|法属越南]],返回云南。任督练公所参谋处[[ 提调]] 、[[云南陆军讲武堂|昆明讲武堂]][[ 教官]] 、[[陆军第十九镇]][[ 管带]]<ref>第十九镇卅七协(协统[[蔡锷]])七十四标(标统[[罗佩金]])第一营管带</ref>。
1909年初,离开日本,经仁川、汉城、滿洲、天津回北京,按清政府规定,参加了北京的再考试,并受到军机大臣召见。然后南下,取道英屬香港、[[安南保護國|法属越南]],返回云南。任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云南陆军讲武堂|昆明讲武堂]]教官、[[陆军第十九镇]]管带<ref>第十九镇卅七协(协统[[蔡锷]])七十四标(标统[[罗佩金]])第一营管带</ref>。


=== 民國時代 ===
=== 民國時代 ===
1911年[[ 辛亥革命]] ,唐继尧受[[蔡锷]]之命率[[滇系軍閥|滇军]]援[[ 贵州]][[立憲運動|立宪派]],被推为贵州[[ 都督]]
1911年辛亥革命,唐继尧受[[蔡锷]]之命率[[滇系軍閥|滇军]]援贵州[[立憲運動|立宪派]],被推为贵州都督。


1913年,他支持[[ 袁世凱]] ,參與鎮壓孫中山[[二次革命]],攻打[[ 四川]][[ 熊克武]] 率領軍隊。同年10月,他繼[[蔡鍔]]任雲南都督<ref>袁世凯在致力统一中国时,云南始终是袁系势力范围的一个缺口,袁曾用权术和心机征调云南都督蔡锷到北京,他认为蔡有才气、有胆识,在南方得人心,召蔡入京等于调虎离山。蔡锷离滇前,袁要蔡推荐云南都督的继任人选,为了笼络蔡,也为了安云南民心,他接受蔡的推荐,把贵州都督唐继尧调为云南都督。(引自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ref>。1915年12月25日,不滿袁世凱稱帝,於是與蔡鍔聯合宣佈雲南獨立,並發起[[護國戰爭]],自任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任蔡锷为第一军司令官、[[ 李烈钧]] 为第二军司令官。該行動,被視為[[ 中華帝國]] 失敗主因。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
1913年,他支持袁世凱,參與鎮壓孫中山[[二次革命]],攻打四川熊克武率領軍隊。同年10月,他繼[[蔡鍔]]任雲南都督<ref>袁世凯在致力统一中国时,云南始终是袁系势力范围的一个缺口,袁曾用权术和心机征调云南都督蔡锷到北京,他认为蔡有才气、有胆识,在南方得人心,召蔡入京等于调虎离山。蔡锷离滇前,袁要蔡推荐云南都督的继任人选,为了笼络蔡,也为了安云南民心,他接受蔡的推荐,把贵州都督唐继尧调为云南都督。(引自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ref>。1915年12月25日,不滿袁世凱稱帝,於是與蔡鍔聯合宣佈雲南獨立,並發起[[護國戰爭]],自任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任蔡锷为第一军司令官、李烈钧为第二军司令官。該行動,被視為中華帝國失敗主因。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


1917年他與孫中山修好,並支持孫中山發動的[[護法運動]],1918年被推为护法军总裁之一,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
1917年他與孫中山修好,並支持孫中山發動的[[護法運動]],1918年被推为护法军总裁之一,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


1921年2月9日,驻川靖国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返回昆明,唐被驱逐。3月份[[ 孫中山]] [[ 唐紹儀]] [[ 伍廷芳]] 三廣州軍政府總裁聯名電請「唐蓂帥到廣州共商大計」,邀請唐出任[[护法军政府| 廣州軍政府]] 第四位總裁。
1921年2月9日,驻川靖国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返回昆明,唐被驱逐。3月份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三廣州軍政府總裁聯名電請「唐蓂帥到廣州共商大計」,邀請唐出任廣州軍政府第四位總裁。


1922年3月[[顾品珍]]被農民軍[[ 吴学显]] 部包围,突围不成自杀。唐回滇复任滇督,同月在[[ 陳炯明]] 的勸說下,表示不會支持[[ 國民黨北伐]]
1922年3月[[顾品珍]]被農民軍吴学显部包围,突围不成自杀。唐回滇复任滇督,同月在陳炯明的勸說下,表示不會支持國民黨北伐。


1923年创立[[云南大学|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的前身)。組織[[ 民治黨]] 倡導[[ 聯省自治]] 並堅持[[反共主義|反共]]。
1923年创立[[云南大学|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的前身)。組織民治黨倡導聯省自治並堅持[[反共主義|反共]]。


1924年孙中山曾任唐继尧为[[ 广州大元帅府]][[ 副元帅]] ,唐未接受。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后,唐忽而就职,但是[[ 国民党]] 不予承认。唐继尧命[[龍雲]]、[[胡若愚 (雲南)|胡若愚]]、[[唐继虞]]、[[卢汉]]率滇军主力7万人东下,企图推翻[[ 广州国民政府]] ,并向广西的[[ 李宗仁]] 开出“上、中、下”三策:上策与唐合作,联军入粤;中策接受700万银洋之借道费,为滇军让路;下策与唐对抗。李宗仁选择了“下策”,双方激战至7月,7万滇军被2万桂军击败,溃退回滇。唐继尧自此一蹶不振。
1924年孙中山曾任唐继尧为广州大元帅府副元帅,唐未接受。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后,唐忽而就职,但是国民党不予承认。唐继尧命[[龍雲]]、[[胡若愚 (雲南)|胡若愚]]、[[唐继虞]]、[[卢汉]]率滇军主力7万人东下,企图推翻广州国民政府,并向广西的李宗仁开出“上、中、下”三策:上策与唐合作,联军入粤;中策接受700万银洋之借道费,为滇军让路;下策与唐对抗。李宗仁选择了“下策”,双方激战至7月,7万滇军被2万桂军击败,溃退回滇。唐继尧自此一蹶不振。


1927年2月6日,其部下[[龍雲]]、[[胡若愚 (雲南)|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四[[镇守使]]发动兵谏,唐被迫交出雲南政權。同年5月23日病逝于於[[昆明市|昆明]](有说唐被處死),終年四十五歲。
1927年2月6日,其部下[[龍雲]]、[[胡若愚 (雲南)|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四[[镇守使]]发动兵谏,唐被迫交出雲南政權。同年5月23日病逝于於[[昆明市|昆明]](有说唐被處死),終年四十五歲。


== 逸事 ==
== 逸事 ==
 唐继尧曾在1926年电影《[[ 洪宪之战]] 》([[ 张普义]] 导演)中扮演自己。<ref>{{Cite web |url=http://culture.workercn.cn/c/2012/04/10/120410072650130326607.html |title=甘策,军阀唐继尧亲演《洪宪之战》 讲述“战争与爱情”,中工网,2012-4-10 |accessdate=2012-06-25 |archive-date=2020-12-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9131610/http://culture.workercn.cn/c/2012/04/10/120410072650130326607.html |dead-url=no }}</ref>
 唐继尧曾在1926年电影《洪宪之战》(张普义导演)中扮演自己。<ref>{{Cite web |url=http://culture.workercn.cn/c/2012/04/10/120410072650130326607.html |title=甘策,军阀唐继尧亲演《洪宪之战》 讲述“战争与爱情”,中工网,2012-4-10 |accessdate=2012-06-25 |archive-date=2020-12-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9131610/http://culture.workercn.cn/c/2012/04/10/120410072650130326607.html |dead-url=no }}</ref>


== 評價 ==
== 評價 ==
第59行: 第59行:


== 參見 ==
== 參見 ==
* [[ 唐繼堯川黔滇聯軍與廣西李宗仁之戰]]
* 唐繼堯川黔滇聯軍與廣西李宗仁之戰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2023年3月11日 (六) 21:59的版本

唐继尧
Tang Jiyao.jpg
唐继尧
个人资料
出生1883年
Template:QING-1862云南会泽
逝世1927年5月23日(45岁)
Template:ROC-1912云南昆明
国籍Template:QING(1883年-1912年)
Template:ROC-1912(1912年-1927年)
政党Template:KMT
民治党、滇系
母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军事背景
效忠Template:ROC-1912
服役时间1911-1927
参战护国战争
北伐
Tang Jiyao2.jpg
唐继尧.jpg
唐继尧2.jpg

唐继尧(1883年-1927年5月23日),字蓂赓云南会泽人,中国军事人物,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他于1915年宣布云南独立,发动护国战争,被视为袁世凯下台原因之一。一度与国民党合作,1925年欲讨伐国民党,但半途遭到桂系的李宗仁击败,势力大减,1927年部下龙云胡若愚等发动兵变而被禁锢,寻病卒,一说被龙云处死

生平

清代

1903年,唐继尧考上清朝秀才,1904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振武学校,然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学期间加入孙中山所组的同盟会。1906年5月振武学校毕业,按日本学制规定,到日本陆军金泽第九师团炮兵第九联队见习,为二等兵。见习一年期满后,于1907年6月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深造,1908年10月毕业。同期同学有孙传芳、刘存厚、李根源罗佩金、李烈钧、程潜、尹昌衡等人。

1909年初,离开日本,经仁川、汉城、满洲、天津回北京,按清政府规定,参加了北京的再考试,并受到军机大臣召见。然后南下,取道英属香港、法属越南,返回云南。任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昆明讲武堂教官、陆军第十九镇管带[1]

民国时代

1911年辛亥革命,唐继尧受蔡锷之命率滇军援贵州立宪派,被推为贵州都督。

1913年,他支持袁世凯,参与镇压孙中山二次革命,攻打四川熊克武率领军队。同年10月,他继蔡锷任云南都督[2]。1915年12月25日,不满袁世凯称帝,于是与蔡锷联合宣布云南独立,并发起护国战争,自任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任蔡锷为第一军司令官、李烈钧为第二军司令官。该行动,被视为中华帝国失败主因。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

1917年他与孙中山修好,并支持孙中山发动的护法运动,1918年被推为护法军总裁之一,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

1921年2月9日,驻川靖国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返回昆明,唐被驱逐。3月份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三广州军政府总裁联名电请“唐蓂帅到广州共商大计”,邀请唐出任广州军政府第四位总裁。

1922年3月顾品珍被农民军吴学显部包围,突围不成自杀。唐回滇复任滇督,同月在陈炯明的劝说下,表示不会支持国民党北伐。

1923年创立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的前身)。组织民治党倡导联省自治并坚持反共

1924年孙中山曾任唐继尧为广州大元帅府副元帅,唐未接受。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后,唐忽而就职,但是国民党不予承认。唐继尧命龙云胡若愚唐继虞卢汉率滇军主力7万人东下,企图推翻广州国民政府,并向广西的李宗仁开出“上、中、下”三策:上策与唐合作,联军入粤;中策接受700万银洋之借道费,为滇军让路;下策与唐对抗。李宗仁选择了“下策”,双方激战至7月,7万滇军被2万桂军击败,溃退回滇。唐继尧自此一蹶不振。

1927年2月6日,其部下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镇守使发动兵谏,唐被迫交出云南政权。同年5月23日病逝于于昆明(有说唐被处死),终年四十五岁。

逸事

唐继尧曾在1926年电影《洪宪之战》(张普义导演)中扮演自己。[3]

评价

中华民国总统褒扬令:“故陆军上将唐继尧,于洪宪叛变之际,首义滇疆,声讨帝制,保障民国;卒使奸回夺魂,国基重固,革命大义,于以昭宣,志节劲于风霜,勋业炳于奕视。当此起义纪念之日,弥深追怀前烈之思,唐继尧应特予国葬,以示崇敬,而资矜式。此令。”[4]

参见

  • 唐继尧川黔滇联军与广西李宗仁之战

参考文献

  1. ^ 第十九镇卅七协(协统蔡锷)七十四标(标统罗佩金)第一营管带
  2. ^ 袁世凯在致力统一中国时,云南始终是袁系势力范围的一个缺口,袁曾用权术和心机征调云南都督蔡锷到北京,他认为蔡有才气、有胆识,在南方得人心,召蔡入京等于调虎离山。蔡锷离滇前,袁要蔡推荐云南都督的继任人选,为了笼络蔡,也为了安云南民心,他接受蔡的推荐,把贵州都督唐继尧调为云南都督。(引自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
  3. ^ 甘策,军阀唐继尧亲演《洪宪之战》 讲述“战争与爱情”,中工网,2012-4-10. [201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4. ^ 后希铠. 唐繼堯與蔡鍔 ──紀念「雲南起義」七十周年並試釋唐蔡「爭功」公案. 云南文献. 1986年. 

外部链接

Template:贵州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