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之战:修订间差异

来自云南百科
无编辑摘要
 
第3行: 第3行:
|partof      = [[滇西缅北战役]]
|partof      = [[滇西缅北战役]]
|image       = [[File:中国远征军占领芒市.png|300px]]
|image       = [[File:中国远征军占领芒市.png|300px]]
|caption      = [[ 中国远征军]] 占领芒市
|caption      = 中国远征军占领芒市
|date       = 1944年11月3日-12月1日
|date       = 1944年11月3日-12月1日
|place       = [[云南省]][[芒市]]
|place       = [[云南省]][[芒市]]
|result      = [[ 华民 ]] 胜利,日军退守[[ 畹町镇| 畹町]][[ 黑山门 战斗|黑山门]]
|result      = 中国胜利,日军退守[[畹町]]黑山门。
|combatant1    = {{ROC}}
|combatant1    = 中国
|combatant2    = {{flag|Empire of Japan}}
|combatant2    = 日本
|commander1    = {{flagicon|ROC}} [[ 卫立煌]]<br>{{flagicon|Taiwan}} [[ 宋希濂]]
|commander1    = 卫立煌<br>宋希濂
|commander2    = [[File:Naval Ensign of Japan.svg|22px|border]] {{link-ja|松山祐三| 松山祐三}}
|commander2    = 松山祐三
|strength1     = 
|strength1     = 
|strength2     = 
|strength2     = 
第16行: 第16行:
|casualties2    = 1,034人
|casualties2    = 1,034人
}}
}}
{{Campaignbox Burma}}


'''芒市之战''',也称'''遮芒攻击战''',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缅北战役]]的一部分。1944年11月,[[ 中国远征军]] 在光复[[ 龙陵县| 龙陵]]后,向西包围据守芒市的日军,于11月13日发动总攻,12月1日占领[[潞西设治局|潞西]]全境,收复[[芒市]]、[[ 遮放镇| 遮放]]等地。
'''芒市之战''',也称'''遮芒攻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缅北战役]]的一部分。1944年11月,中国远征军在光复[[龙陵]]后,向西包围据守芒市的日军,于11月13日发动总攻,12月1日占领[[潞西设治局|潞西]]全境,收复[[ 芒市镇| 芒市]]、[[遮放]]等地。


==背景==
==背景==
1942年4月,盟军在[[ 滇缅路战役]] 中失利,日军于1942年5月攻入滇西地区,占领[[怒江]]以西各地,与国军形成对峙状态<ref name="孙代兴"/>{{rp|131}}。日据时期,芒市是日军在滇西最大的据点,是[[第56师团 (日本陆军)| 日本陆军56师团]] 的驻地<ref name="孙代兴"/>{{rp|204}}。1944年5月11日,[[ 卫立煌]] [[ 中国远征军]] 强渡怒江,拉开[[滇西反击战|滇西大反攻]]的序幕<ref name="孙代兴">{{cite book |author=孙代兴 吴宝璋 主编 |title=云南抗日战争史 |location=[[昆明市| 昆明]] |publisher=[[ 云南大学]] 出版社 |date=1995.7 |isbn=7-81025-548-7 }}</ref>{{rp|127}}。9月8日[[松山战役|攻克松山]]后,11月3日[[龙陵战役|收复龙陵]]<ref name="龙陵县志">{{cite book |author1=陈景东 张祖成 主编 |author2=龙陵县委党史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title=龙陵县志 |location=[[北京市| 北京]] |publisher=[[ 中华书局]] |date=2000.4 |isbn=7-101-02539-0 }}</ref>{{rp|574}},随后计划在芒市进行会战。
1942年4月,盟军在滇缅路战役中失利,日军于1942年5月攻入滇西地区,占领[[怒江]]以西各地,与国军形成对峙状态<ref name="孙代兴"/>{{rp|131}}。日据时期,芒市是日军在滇西最大的据点,是日本陆军56师团的驻地<ref name="孙代兴"/>{{rp|204}}。1944年5月11日,卫立煌率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拉开[[滇西反击战|滇西大反攻]]的序幕<ref name="孙代兴">{{cite book |author=孙代兴, 吴宝璋 主编 |title=云南抗日战争史 |location=昆明 |publisher=云南大学出版社 |date=1995.7 |isbn=7-81025-548-7 }}</ref>{{rp|127}}。9月8日[[松山战役|攻克松山]]后,11月3日[[龙陵战役|收复龙陵]]<ref name="龙陵县志">{{cite book |author1=陈景东, 张祖成 主编 |author2=龙陵县委党史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title=龙陵县志 |location=北京]] |publisher=中华书局 |date=2000 |isbn=7-101-02539-0 }}</ref>{{rp|574}},随后计划在芒市进行会战。


 因芒市地处交通要道,日军决定死守待援,56师团中将{{link-ja|松山祐三| 松山祐三}} 以师团主力6个大队、山炮大队2个为骨干,固守芒市;神保贯逸大佐的一四八联队守备芒市以北地区;松井秀治少将的一三三联队防守芒市以东地区;龙陵溃退的今冈部队防守芒市西部 ,{{link-ja|第49 师团 (日本陆军)|第49師団 (日本軍)|49师团}} 驻守[[ 遮放镇| 遮放]]<ref name="州志政治卷">{{cite book |author1=陈德寿 总编 |author2=德宏州史志办 编 |title=德宏州志·政治卷 |location=[[ 芒市]] |publisher=[[ 德宏民族出版社]] |date=2011.12 |isbn=978-7-80750-583-9 }}</ref>{{rp|470}}。
 因芒市地处交通要道,日军决定死守待援,56师团中将松山祐三以师团主力6个大队、山炮大队2个为骨干,固守芒市;神保贯逸大佐的一四八联队守备芒市以北地区;松井秀治少将的一三三联队防守芒市以东地区;龙陵溃退的今冈部队防守芒市西部 ,49 师团驻守[[遮放]]<ref name="州志政治卷">{{cite book |author1=陈德寿 总编 |author2=德宏州史志办 编 |title=德宏州志·政治卷 |location=芒市 |publisher=德宏民族出版社 |date=2011 |isbn=978-7-80750-583-9 }}</ref>{{rp|470}}。


==经过==
==经过==
[[国民革命军 第五十三军|第五十三军]] 从右翼沿[[芒市坝|芒市盆地]]远距离迂回至[[遮放镇| 遮放]] 河谷,切断滇缅公路;[[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 第七十一军]] 经[[象滚塘乡|象滚塘]]、沿[[芒市河]]前进,攻击[[ 三台山德昂族乡| 三台山]]的日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军| 第二军]] 第七十六师作为左翼向芒市以东包抄合围<ref name="州志政治卷"/>{{rp|470}};[[国民革命军 第六军|第六军]] 由龙陵出发,沿滇缅公路向芒市的正面攻击<ref name="孙代兴"/>{{rp|205}}。11月13日9时30分,国军各部对守敌发动总攻<ref name="州志政治卷"/>{{rp|470}}。在炮兵和空军掩护下,第六军二〇〇师由北向南沿公路推进,至13时30分占领了芒市附近8个高地,当日夜与日军对峙于小攻门西南;第六军预备二师主力攻击大湾东山,于17时攻入日军阵地前沿;第二军第九师于19时向松园包、大洞坡的日军攻击,占领两地后转攻芒芝山;新三十三师九十七团于19时向左家坟日军攻击;第五十三军、第七十一军于19时分别向三台山、遮放两侧要点攻击前进<ref name="州志政治卷"/>{{rp|470}}。
第五十三军从右翼沿[[芒市坝|芒市盆地]]远距离迂回至遮放河谷,切断滇缅公路;第七十一军经[[象滚塘乡|象滚塘]]、沿[[芒市河]]前进,攻击[[三台山]]的日军;第二军第七十六师作为左翼向芒市以东包抄合围<ref name="州志政治卷"/>{{rp|470}};第六军由龙陵出发,沿滇缅公路向芒市的正面攻击<ref name="孙代兴"/>{{rp|205}}。11月13日9时30分,国军各部对守敌发动总攻<ref name="州志政治卷"/>{{rp|470}}。在炮兵和空军掩护下,第六军二〇〇师由北向南沿公路推进,至13时30分占领了芒市附近8个高地,当日夜与日军对峙于小攻门西南;第六军预备二师主力攻击大湾东山,于17时攻入日军阵地前沿;第二军第九师于19时向松园包、大洞坡的日军攻击,占领两地后转攻芒芝山;新三十三师九十七团于19时向左家坟日军攻击;第五十三军、第七十一军于19时分别向三台山、遮放两侧要点攻击前进<ref name="州志政治卷"/>{{rp|470}}。


 由于国军形成包围之势,日军面临全歼,日56师团残部于19日夜放弃芒市,退守三台山和勐戛白羊山,第二军第九师于11月20日4时光复[[芒市镇|芒市]]<ref name="县志">{{cite book |author1=何萍 主编 |author2=云南省潞西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 |title=潞西县志 |location=[[ 昆明 市|昆明]] |publisher=[[ 云南教育出版社]] |date=1993.9 |isbn=7-54150-685-0 }}</ref>{{rp|313}}。同日,[[国民革命军荣誉第一师| 荣誉一师]] 攻克三台山;24日,第二军第七十六师占领勐戛;29日,第六军预备二师收复白羊山;12月1日,第七十一军攻占遮放,潞西全境收复<ref name="县志"/>{{rp|313-314}}。
 由于国军形成包围之势,日军面临全歼,日56师团残部于19日夜放弃芒市,退守三台山和勐戛白羊山,第二军第九师于11月20日4时光复[[芒市镇|芒市]]<ref name="县志">{{cite book |author1=何萍 主编 |author2=云南省潞西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 |title=潞西县志 |location=昆明 |publisher=云南教育出版社 |date=1993 |isbn=7-54150-685-0 }}</ref>{{rp|313}}。同日,荣誉一师攻克三台山;24日,第二军第七十六师占领勐戛;29日,第六军预备二师收复白羊山;12月1日,第七十一军攻占遮放,潞西全境收复<ref name="县志"/>{{rp|313-314}}。


 芒市之战历时29天,歼灭日军1,034人,远征军伤亡、失踪官兵4,954人<ref name="德宏大观">{{cite book |author=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title=德宏大观 |location=[[ 上海 市|上海]] |publisher=[[ 上海文艺出版社]] |date=1993.3 |isbn=7-5321-1047-8 }}</ref>{{rp|99}}。
 芒市之战历时29天,歼灭日军1,034人,远征军伤亡、失踪官兵4,954人<ref name="德宏大观">{{cite book |author=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title=德宏大观 |location=上海 |publisher=上海文艺出版社 |date=1993 |isbn=7-5321-1047-8 }}</ref>{{rp|99}}。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reflist}}
{{reflist}}


{{中國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德宏主题}}
{{德宏主题}}
{{FW|芒市之战|瑞丽江的河水}}
[[Category:云南抗战史]]
[[Category:云南抗战史]]
[[Category:滇西缅北战役]]
[[Category:芒市历史]]
[[Category:芒市历史]]
[[Category:未完成本地化修改的条目]]

2021年10月28日 (四) 06:50的最新版本

芒市之战
滇西缅北战役的一部分
中国远征军占领芒市.png
中国远征军占领芒市
日期1944年11月3日-12月1日
地点
结果 中国胜利,日军退守畹町黑山门。
参战方
中国 日本
指挥官与领导者
卫立煌
宋希濂
松山祐三
伤亡与损失
4,954人 1,034人

芒市之战,也称遮芒攻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缅北战役的一部分。1944年11月,中国远征军在光复龙陵后,向西包围据守芒市的日军,于11月13日发动总攻,12月1日占领潞西全境,收复芒市遮放等地。

背景

1942年4月,盟军在滇缅路战役中失利,日军于1942年5月攻入滇西地区,占领怒江以西各地,与国军形成对峙状态[1]:131。日据时期,芒市是日军在滇西最大的据点,是日本陆军56师团的驻地[1]:204。1944年5月11日,卫立煌率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拉开滇西大反攻的序幕[1]:127。9月8日攻克松山后,11月3日收复龙陵[2]:574,随后计划在芒市进行会战。

因芒市地处交通要道,日军决定死守待援,56师团中将松山祐三以师团主力6个大队、山炮大队2个为骨干,固守芒市;神保贯逸大佐的一四八联队守备芒市以北地区;松井秀治少将的一三三联队防守芒市以东地区;龙陵溃退的今冈部队防守芒市西部,49师团驻守遮放[3]:470

经过

第五十三军从右翼沿芒市盆地远距离迂回至遮放河谷,切断滇缅公路;第七十一军经象滚塘、沿芒市河前进,攻击三台山的日军;第二军第七十六师作为左翼向芒市以东包抄合围[3]:470;第六军由龙陵出发,沿滇缅公路向芒市的正面攻击[1]:205。11月13日9时30分,国军各部对守敌发动总攻[3]:470。在炮兵和空军掩护下,第六军二〇〇师由北向南沿公路推进,至13时30分占领了芒市附近8个高地,当日夜与日军对峙于小攻门西南;第六军预备二师主力攻击大湾东山,于17时攻入日军阵地前沿;第二军第九师于19时向松园包、大洞坡的日军攻击,占领两地后转攻芒芝山;新三十三师九十七团于19时向左家坟日军攻击;第五十三军、第七十一军于19时分别向三台山、遮放两侧要点攻击前进[3]:470

由于国军形成包围之势,日军面临全歼,日56师团残部于19日夜放弃芒市,退守三台山和勐戛白羊山,第二军第九师于11月20日4时光复芒市[4]:313。同日,荣誉一师攻克三台山;24日,第二军第七十六师占领勐戛;29日,第六军预备二师收复白羊山;12月1日,第七十一军攻占遮放,潞西全境收复[4]:313-314

芒市之战历时29天,歼灭日军1,034人,远征军伤亡、失踪官兵4,954人[5]:99

参考资料

  1. ^ 跳转至: 1.0 1.1 1.2 1.3 孙代兴,吴宝璋 主编. 云南抗日战争史.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5.7. ISBN 7-81025-548-7. 
  2. ^ 陈景东,张祖成 主编; 龙陵县委党史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龙陵县志.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ISBN 7-101-02539-0. 
  3. ^ 跳转至: 3.0 3.1 3.2 3.3 陈德寿 总编; 德宏州史志办 编. 德宏州志·政治卷. 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11. ISBN 978-7-80750-583-9. 
  4. ^ 跳转至: 4.0 4.1 何萍 主编; 云南省潞西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 潞西县志.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3. ISBN 7-54150-685-0. 
  5.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大观.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 ISBN 7-5321-1047-8. 
Wikipedia-logo-v2-zh-hans.svg
本条目的最初版本来自中文维基百科(链接),主编是瑞丽江的河水,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CC BY-SA 3.0)发布,现版本可能与维基百科条目有一些差异。如果您重写或大幅修订这篇条目,请将这个模板移除,换上{{原创条目}}模板。